伊曲康唑治疗39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
2018-05-19王志光
王志光
真菌性角膜炎属于一种致盲率较高的严重感染性眼病,临床上又称为角膜真菌感染,通常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对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眼角膜外伤、隐形眼镜的佩戴等使眼部的微环境发生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角膜感染病灶呈灰白色、轻微隆起、部分出现羊脂状、外观干燥无光泽以及下方组织紧密粘连等[1]。临床上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式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主要是对使用伊曲康唑药物进行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研究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共选取患者39例,随机抽取后分成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22~67岁,平均(44.53±7.52)岁,疾病类型:曲霉菌7例、镰刀菌11例、其他真菌2例;对照组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24~69岁,平均(46.51±7.57)岁,疾病类型:曲霉菌5例、镰刀菌10例、其他真菌4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后发现并无统计学上的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即患者具有异物接触史、明确的植物外伤史,起病的过程较为缓慢,患者的角膜溃疡面呈现牙膏状隆起,且干燥、粗糙、质地紧密,病灶周围见浸润灶;②本研究均经所有患者同意后进行。排除标准:①对伊曲康唑药物过敏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手术,术后进行1个月的用药治疗。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二性霉素B(本院自行配置)联合氟康唑药物治疗。使用浓度为0.15%的二性霉素B滴眼液对患者进行滴眼,同时使用浓为0.3%氟康唑(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85)对患者进行滴眼,两种药物交替进行,间隔时间需在10 min以上,每小时进行1次滴眼。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伊曲康唑治疗。使用伊曲康唑胶囊(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67),口服,剂量0.2 g/次,1次/d。在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细菌、病毒感染,应及时进行治疗,且术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经临床检查显示结果为阴性,进行涂片结果送检后显示无致病性真菌,临床相关症状彻底消失;②有效,检查前房病变面积,显示缩小范围≥50%,通过临床相关研究显示为阴性,涂片结果送检后分析得出无致病性真菌,临床症状改善明显;③无效,角膜病变检查显示,病变面积无明显改变,临床检查结果为阳性,行涂片送检得出存在致病性真菌。
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有19例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12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3.16%,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异物感、畏光流泪、角膜溃疡以及前房积脓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x±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中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有由致病真菌所引起觉得感染性角膜溃疡疾病,主要的致病真菌为曲霉菌、镰刀菌,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农民和老人,且多发病于夏秋季节,季节性较强,该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而引起并发症,最终造成较严重的后果,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抗真菌治疗方法[4-5]。
多烯类、唑类是临床上两大抗真菌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伏立康唑、那他霉素、伊曲康唑以及两性霉素B等药物。其中伊曲康唑属于一种新型的三氮唑类的口服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通过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进行选择,对真菌甾醇合成产生障碍,并能够对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起到抑制的作用,对真菌的生殖进行阻滞,最终让真菌死亡;氟康唑属于三唑类光谱抗真菌药物,可对麦角甾醇合成酶进行抑制,从而进一步抑制了真菌得繁殖;两性霉素B则属于一种多烯类抗真菌药物[6]。与单纯使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药物对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在此基础上使用伊曲康唑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则更加理想[7]。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分组后对伊曲康唑对真菌性角膜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伊曲康唑组患者的角膜溃疡、畏光流泪、前房积脓以及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由此可见对真菌性眼角膜患者实施伊曲康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其总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苏云,严琴梅,王美华,等.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36(4):833-835.
[2] 李宁,王剑锋,卜京丽,等.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174-175.
[3] 黄芳.口服伊曲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5,19(12):2411-2413.
[4] 曹志超,刘平.碘酊烧灼联合盐酸特比萘芬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6,50(3):247-248.
[5] 赵倩,王婷,史伟云,等.角膜移植术后复发性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及疗效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33(4):338-341.
[6] 朱铖铖,赵桂秋,刘园园,等.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6,34(6):522-526.
[7] 李红丽.角膜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