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数学史话培养数学情感
2018-05-18张振忠
张振忠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在数学学科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潜藏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中不仅包含大量的数学理论知识、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探究方法,而且还包含着数学家拼搏向上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数学史料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小学数学学科课堂趣味性提升的需要,也是熏陶学生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修养形成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史;数学情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201-01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缩影,是数学知识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重视对数学知识的教学,忽視了对数学文化的传承,让数学成为了学生眼中“枯燥”“乏味”“无趣”的代名词,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情感提升,阻碍了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要改善这一教学现状,就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数学史这一人文性的教学资源,提升课堂趣味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用好数学史话、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呢?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利用名人轶事,渗透品质教育
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是我们在知识学习与探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这一素质也是数学家们普遍具备的素质。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问,也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在数学学科发展史上存在着许多看似难以攻克的学术难题,而数学家们却凭借他们卓然的智慧和超然的毅力完美的将其攻克下来。故在小学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发展史上的名人轶事,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榜样,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
例如:在“小数乘法”知识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对我说:“老师,好难呀,我是不是太笨呀,所以老是出错,我是不是学不会呀!”于是,我就给他讲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讲陈景润如何了解到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如何突破凭借自身的毅力摘得了学术的桂冠。然后,我对他说:“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数学家也不例外,但他们之所以取得那样惹人注目的成绩,是因为他们从未想过放弃。”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引用名人轶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强化学生数学情感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毅力,促进了学生的品质提升。
二、介绍历史成就,培养爱国情怀
数学学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君子六艺”中就包括“数”这项内容,在我国的历史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伟大的数学家,他们的存在是中国数学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数学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力凭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力和文化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介绍古代数学成就的方式导入数学课堂的。
在课堂的开始,我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了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讲述祖冲之是如何凭借自己的执着和智慧在恶劣的条件下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并告诉学生们西方科学家是在什么时间取得这一数学成果的。在对比中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发展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提升了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促进了学生爱国意识的生成和爱国行为的出现。
三、感受数学形成,提升探究兴趣
数学是一门研究事物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思维性。而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知之甚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如果直接将数学知识教给他们,那他们很有可能理解不了,但若是以数学史的形式将该知识呈现出来,那么知识理解难度就会大大的降低。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引入数学史料知识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
例如:在“分数”知识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们在人类文化的早期人们因为需要测量或者均分就开始使用分数,但是各民族的分数运算方法不同,在我国古代著名的《九章算数》中明确的记载了“合分”“减分”“乘分”“经分”等概念。然后,我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古代关于分数算法的解释,以古人对分数及其运算法则的解释,辅助学生理解分数相关知识。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史料介绍的方式创设了故事化的数学知识教学情境,吸引了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活力的充分调动,进而削弱了知识研究难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
总之,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深入研究数学史料知识,提升数学史料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渗透数学史,让数学课堂别样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8(35):47-48.
[2]刘莉.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个案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