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途径
2018-05-18彭新安
彭新安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拓展,其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上,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不再局限于课内。在这一背景下,校本课程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课程,校本课程更具灵活性,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特点。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140-01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兼具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在开展课堂授课时,往往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以及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和如今的新型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各项素质与素养的提升。为了更好的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其教育价值、教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凸显,教师必须不断建设和探究校本课程,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符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更加贴近本校的教学理念、更加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一、挖掘资源,落实校本课程建设的切入点
校本课程的实践和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前期的资源开发和素材积累。因此,教师在建设校本课程时,就必须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挖掘和积累资源,让校本课程的建设能够更加顺利和高效。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学叙事,将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探究价值的事件记录下来,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切入点。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教师需要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和深入探究,为校本课程的建设积累更加丰富的资源。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和其他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展开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合作,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的建设。除此以外,在挖掘资源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教材内容,不能过度的脱离教材,使校本课程过于随意、盲目、无序,无法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想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
二、开展互动,落实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途径
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
首先,从教师和教师这一方面来说。同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教师对本课程的认识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不会相差太大,彼此之间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有助于校本课程的开展。就拿《走近老师》这节內容来说,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就可以针对这节内容展开探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特点,打造出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校本课程。
其次,从教师与学生这一方面来说。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似乎不可能让学生参与。我们都知道,课程开发和课程建设主要有三种基本取向,分别是忠实取向、相互调试取向以及创生取向。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更加倾向于创生取向,在这一取向下,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调动。就拿《友谊与成长同行》这节内容来说,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比如同学之情、朋友之谊等等。由于这种问题比较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对本节内容产生探究积极性。除此以外,在正式上课前,教师也可以抛出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或者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学习内容,再针对这些内容展开讨论与交流。
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建设必定能够更加顺利,校园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探究氛围也能够更为良好。
三、整合实践元素,拓展校本课程建设的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涵盖了大量的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关的内容。教师在建设校本课程时,需要以生活为基本,多建设一些实践性、综合性、整合性的校本课程。以实践参与、实际锻炼为主要形式的校本课程,能够有效的诱发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探究积极性,也能够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得到充分凸显。比如,教师可以以校园实际生活为基础,以人与社会、大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建设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校本课程,如“探究生命”“网络生活”等等。这种形式多样、类型多变的校本课程,既和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拓展,是教学内容的创新、丰富、延伸。在这一类校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对学生的指导、引领、点拨,注重探究过程中的引导,防止探究过程、实践过程偏离中心,导致校本课程的效果无法获得充分发挥。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一系列教育资源,让校本课程的开发范围、开发领域能够拓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如此一来,校本课程便能够始终保持新鲜感、生动性,学生的参与状态、探究状态便能够始终保持最佳水平。
四、总结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精神、综合素养,教师必须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实际情况,让其教学价值、教学效果更为显著。教师可以从挖掘资源、开展互动、整合实践元素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校本课程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全面的开发。如此一来,校本课程的价值自然能够最大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探究积极性也能够最佳化,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郭秀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活动化的实践与思考: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