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激起千层浪
2018-05-18莫沃年
莫沃年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重视的是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导入是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这是因为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与此同时,课堂导入环节设计还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因此更需要引起 教师的重视。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开始增多,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难以做到各个学科均衡发展,而物理学科专业知识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比较抽象,学习的难度比较大。为此,作为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应该重视新课导入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阶段 物理 新课导入 提升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81-01
0
前言
初中阶段开始增设物理学科,而小学生由于刚进入初中阶段,一时间难以适应各个科目的学习,再加上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学习效果不理想。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要重视新课导入的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高效,同时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新课导入的策略进行重点介绍。
一、巧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教师教学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时十分必要的,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整体效果。在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影响整个班级的学生,当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巧设问题情境导入,能够将学生带入学习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光的反射》这节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天看见太阳、电灯,这是因为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才能清楚的看到太阳和电灯。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一些不发光的物体我们也是能看见的,比如教室、人、课本、衣服等,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讓积极主动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来猜想这是为什么。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这门学科,并且没有学过专业的物理知识,那么大部分学生可能无法运用专业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时候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了,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学习光的反射的专业知识。在学完这节课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答课前的问题,最终通过学习可知这是因为他(它)们可以反射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二、以生活为出发点导入新课,让学生主动探索
物理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是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教学,以生活为出发点导入新课,从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比如说在教学《串联和并联》这节课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家里的电路连接方法,让学生知道串联与并联的连接特点以及优缺点。其次,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哪个同学知道连家里的电路,并且画出电路连接图。相信当今时代很多学生都是不会连接电路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家庭电路连接为教学点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在这之后,教师就给予学生若干导线,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两节干电池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在学生连接电路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并且对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进行点评,从而帮助学生进步。通过以生活为出发点,让物理知识更好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将抽象化为具体,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索积极性。
三、巧用物理故事导入新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不言而喻。在学习物理学科时,也学习到不少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们的突出贡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初中生还处于对故事好奇的年龄,在教学中巧用物理故事导入新课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说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的相关知识时,给学生讲解牛顿、伽利略等名人的故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之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大量的实验,最终总结得出的结论。而伽利略主要的贡献是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就越慢,同时运动时间越长。教师通过在新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那么新课导入的方法就有很多种,但其目的都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新课导入方法以及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够探索出能够提升课堂效率的课堂导入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将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陈怡.一“导”激起千层浪——浅议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1).
[2]孙爱艳.浅谈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5(5):55-55.
[3]周勇.基于实验教学的初中物理新课引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4).
[4]秦玉娥.基于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