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朗读教学初探

2018-05-18滕辉群

关键词:句读字音感情

滕辉群

【摘要】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培养学生文言文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言文本身,理解内容,把握情感,感受文言文文质兼美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文言文 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08-01

0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教育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它跟以往相比有着显著的变化,文言文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篇幅增多,比重加大。它质朴典雅,蕴含了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及先哲的道德思想。学好文言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言文教学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的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更重视字词和句子翻译,而忽视了有感情朗读。学习文言文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反复诵读。本文从文言文的“音讀、义读、情读、美读”四个方面谈谈对于文言文朗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一、音读

音读,是指在面对一篇文言文时,首先将文章里的字读准。读准字音不仅让诵读听来有美感,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字的含义。文言文朗读中要注意两种文言现象,才能更好地做到读准字音。

1.通假字:文言文中通假字比较常见。如:“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通“弼”,解释为“辅佐”,这里念“弼”的音。又如“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有”念“又”;“乡为身死而不受”中的“乡”念“向”;“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当然也有一些通假字字音不变,但字型及字意完全变了。如:“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一厝朔东”中的“厝”通“措”。

2.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字词的词类活用比较多,读音也常常有所变化。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雨”念“yù”,活用作动词,意为“下”。又如“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王”念“wàng”,活用作动词,意为“称王”。

二、义读

义读,是指学生在读准了字音后,多读几遍,把握节奏,读对句读,读懂文章内容。

1.读对句读。读对句读,正确停顿则是义读的先决条件。文言文中的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二是句中停顿。句中停顿需重点关注: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虚词及句子整体的结构。如“若夫/淫雨霏霏”;“且/焉置土石”;“余闻之也/久”,这些句子的句间停顿都注意了这些特殊词语,而“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停顿则兼顾了句子结构。

2.理解文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诵读能够帮助学生真正领悟文章的意义。古人读书强调“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诵数遍”。多次诵读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对于自己真正不会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记笔记,反复记,达到熟练,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总而言之,义读让学生最好做到熟读成诵,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储备。

三、情读

情读,即在疏通了文章内容后,带着自己对于文章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老师要根据文章体裁及题材引导学生情读文章。如在进行《与朱元思书》的教学时,一位老师就从读出广度、长度、深度、高度、速度、响度六个方面在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思想,体验文章意境之后,通过停顿、延长音调、重音、轻音、语速、语调等朗诵技巧的处理,把感情以声音、眼神、表情、动作等形式发于外,声情并茂地指导学生朗诵好这篇文章,不仅使学生迅速地熟读文章,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景色之美,写景之妙。

四、美读

美读,指的是通过反复的朗读,将文中意境真切地体会感悟出来。初中语文所选的文言文往往是篇幅短小且文质兼美,字字珠玑的美文。通过美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读中潜移默化地积攒起文言知识,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者有莫大的收获。”如诵读《醉瓮亭记》时抓住该文章的语言特点,全文二十一个“也”,读出了“也”字的语气、语调,也就读懂了文章,着力训练学生口诵心悟的能力。交流读“也”的感悟;试读“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提出各自的理解和朗读处理。一篇《醉翁亭记》,欧阳修他“寄情山水”但也忘不了现实,忘不了抱负,忘不了自己。这些均需要美美地读,入情入境地读才体悟到。

总之,于漪老师曾说过,文言文的教学“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入情入境地理解文言文,在朗读中获得知识,在朗读中陶冶情操。

[ 参 考 文 献 ]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魏红豆.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分析.课外语文,2017(28).

[3]焦长梅.新课改下如何加强文言文朗读教学.教师教育,2017(24).

猜你喜欢

句读字音感情
最好的感情
短句(主语+谓语)
感情工作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咬文嚼字”三篇
不分对错
沈括识音
感情强烈的叹号
明晰字形字义 防范错字别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