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
2006-05-27韦国旗
韩愈的名作《师说》,历来被人们视为学习古文的好教材,但对文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各家解释却不一。 旧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1998年6月版)对“句读之不知”一句解释为“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这是把“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当作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一般是不翻译的)。 新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2000年11月版和2003年12月版)对此句的解释则改为“不通晓句读。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与这两个版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解释为“(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即把这个句子当作宾语前置句解释。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版)的《文言常用句式》的知识短文中,则明确把这个句子当作宾语前置句的典型例子(用“之”把宾语提到前边)。此外,关毓敏先生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语文教学之友》,1999年第7期),也同意此种解释,认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以‘之复指前置的宾语‘句读和‘惑,‘知和‘解是谓语”。薛金星主编的《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也将此句作为宾语前置的典型例子。
由此可见,现在人们一般都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解释为宾语前置句,认为“句读”“惑”都是前置宾语,“句读之不知”就是“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就是“不解惑”,两个“之”字是复指宾语“句读”与“惑”的(或认为“之”是结构助词,帮助宾语提前)。笔者以为这一看法值得商榷。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用“之”字使原来的主谓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它与“君亡之不恤”(《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子是之不察”(刘基《卖柑者言》)是形同而实异的两种句法类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一句中的“亡之不恤”与“群臣是忧”作为句中的一分句,共同构成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且都是宾语前置句,只是前一分句是用“之”字把宾语提前,而后一分句是用“是” 字把宾语提前罢了。“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也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今子是之不察”是宾语前置句,就是“今子不察是”的意思,与下一分句“而以察吾柑”内容也正好是相对的。可以说,像“君亡之不恤”“今子是之不察”这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式,在古汉语中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用“之”或“是”等把宾语提前的句子多是肯定式的陈述句,或是疑问(反问)句。例如: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惟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一段话。这里有一种修辞表达上的“分承”手法,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按其句子的分承关系将原文作这样的调整:“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师)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样就看得比较清楚了:“句读之不知,或师焉”与“惑之不解,或不(师)焉”各是一个分句,而“句读之不知”与“惑之不解”又是每个分句中的一部分,即作为短语充当该分句的主语。也正因为它们在这里不是作独立的句子存在,所以在“句读”与“不知”之间,“惑”与“不解”之间要分别加上连词“之”,使原来的主谓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看成宾语前置句,就是忽略了它们与“或师焉,或不焉”在意义上的紧密相关的连贯性,以致将“之”字在这里起的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的语法功能误会为起复指前置宾语的功能。
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看成宾语前置,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句读”与“惑”正好都是受事主语。受事主语在意义的支配关系上可以相等于动词谓语的宾语,所以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看成是“不知句读”“不解惑”似乎无可非议。其实就是在我们今天的日常口语中,“饭不吃”“觉不睡”“书不读”之类的话还经常可以听到,这都是主谓句式,“饭”“觉”“书”都是受事主语,没有必要把它们看成是提在动词谓语前的宾语。
比较互证法是帮助我们认识、判断某些特殊的语言现象的一个有效方法,我们可以用来检验一下。《师说》中还有这样一句:“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如果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那“师道之不复”也同样应当是。可是,如果我们细心体会文情语气,就不难看到,“师道之不复”与“不复师道”在意思上还是有差别的:“师道之不复”是说“师道没有得到恢复”,重在强调客观现象;而“不复师道”是说“不恢复师道”,重在强调主观态度。
所以我认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道之不复”等,都是同一类型的句法结构,都是用连词“之”字连接主语与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以充当句子主语,而不是宾语前置句。因此,旧版教科书的解释是正确的。
另外,“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全句的翻译,我认为还是按照类似互文那样,将后面分承部分调整顺序,译成“字句不明白,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解决,却不从师学习”为好。
(韦国旗,浙江省东阳市中天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