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

2018-05-18骆秀芳

关键词:观察激情兴趣

骆秀芳

【摘要】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五个方面去阐述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为学生引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乐于写作。以我手写我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 观察 兴趣 激情 自由表达 想象翅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097-02

0

《新课标》提出中年级段的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想象,乐于分享,尝试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等。所以在习作教学时,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在习作课堂上,我主要教给学生简简单单的两样东西:其一,不拘形式,乐于表达;其二,在课堂活动中达到一种愉悦感。其实习作课的效果并不是看它能产生多少篇优美的文章,而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信心是否真的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而《新课标》也提出:“作文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激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心中有这样的教学理念,结合每次习作的要求,设计指导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不拘形式,乐于表达,乐于分享,让学生在说与写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增强自信的同时也扎实了自己的写作基础,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眼中的精彩。那么,我是如何做学生习作上的引路人呢?

一、引导观察,指明掘材之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生动。可是小学生的观察特点是随意性强,观察时走马观花,观察的事物过于笼统,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那是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意志的自控力弱的缘故。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指导习作《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一课时,我是如何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小动物的呢?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课中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观察。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最喜欢小兔子。于是,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先指导学生观察小兔子浑身上下毛的颜色,再引导学生观察小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和尾巴等的形状。这样,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抓住特点,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小兔子。从有序观察到有序描述,是水到渠成之举,不仅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还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掘取写作素材。同学们对这次习作都充满了信心,就连平时总跑到我跟前说自己不会写作文更害怕写作文的李可欣同学也写出不错的习作来:我外婆家有一只小兔子,它全身都是灰色的,头上两只大耳朵总是竖起来,一双红红的眼睛圆溜溜的,好像两颗红宝石,一个三瓣嘴特别爱吃东西。它尾巴很短,前腿也是短短的,后腿却长得多了,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这不仅写出小灰兔的外形特点,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灰兔仿佛就在我们面前!只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到眼里有物,心喜此物,笔尖下才会是真情流露。最后,学生明白了: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就有取不尽的写作材料。学生再也不怕写作文了,巧妙帮助学生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大难题。

二、设境激趣,调动内在激情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写作的一切要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习作有兴趣。写作之途,想写就好。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其实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就要依从于他们对言语生命的指令,顺应他们内心潜伏着的言语的欲求,而不是强求他们听命于老师的指令,使他们不得不屈从于老师的意志写他们不愿意写的东西。

每个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因此,在指导写《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时,我以猜动物谜语引入,学生一下子都来了兴趣。加上写作内容为学生所喜爱的小动物,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学生浓浓的兴趣,对于教师的写作指导是十分有利的。本次习作课创设了动物明星会这一活动环节,学生感觉非常有趣,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在引导学生观察小猫咪的生活习性时,我有意安排让学生出出主意,还可以写些什么。这个环节是教学过程的需要,也是激發学生兴趣的需要。学生有的说写小猫吃东西的样子,有的说写小猫的玩耍和睡觉时的样子……老师及时表扬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潮。当然收获也是丰厚的:为了家里的安宁,奶奶执意要养一只小猫。小猫很奇怪,每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它总是卷缩着身体在客厅的茶几底下睡大觉,我用手摸它,它毫无反应。我用脚拨它,它闭着眼睛,挪动一下身子又呼呼大睡起来……这是一个平时不大言语的学生的课堂习作,文风都接近老舍的了!可见,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好的习作便跃然纸上。

三、自由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年级的作文训练,应该十分注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在课堂上,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训练的:一是遣词造句的训练;二是表达具体、形象的训练;三是条理清楚的训练。同时,我重视给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机遇和空间,使他们在宽松、协调的气氛中互相辅助,互相评价,互相提高。我盼望自己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表情都能牵动学生的热情。我对他们的要求不多,也不高,只有学生敢说、愿说,才能越来越会说,越来越会写。在指导《我最喜爱的小动物》时,我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畅所欲言,把自己最会说或最想说的内容有条理地说具体、形象。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段话,任选小动物的某一方面来说。因为气氛轻松,很多同学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发言。师:下面请同学说说。生1:我家的乌龟头儿小小的,尖尖的,有时伸得长长的,有时又缩回硬硬的壳里,好像很胆小的样子。生2:我家的小白兔可漂亮了,全身长满雪白的绒毛好像穿着一件白色的衣裳。生3:小狗全身黑乎乎的,两只耳朵总是竖起来,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最奇怪的是那条翘着的小尾巴,一刻不停地摇着,像钟摆一样。生4……同学们说的都是妙语连珠啊!倡导自由表达,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助推学生在习作路上的起跑力。

四、展开想象翅膀,让习作飞扬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这是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就小学生而言,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往往也会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表达也会越有情趣。丰富的想象可以丰富表达内容,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使普通的事物耐人寻味,使文章更富感染力,表现力,从而提高作文的吸引力。只有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创新插上飞翔的翅膀。而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在指导习作《花的世界》课堂上,我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引导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经过启发,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同学写迎春花:“它是春天的使者,提着黄色的小喇叭向人们宣告:春天来了!”有同学写菊花:“一园的菊花各有各的姿势:有的全开了,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笑而不语;有的还是个花骨朵,像一个个淘气的娃娃躲到花丛中……”还有同学写:“花坛的花儿都开了,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黄的似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文思如泉涌,还有助于发展思维,更为学生在习作路上的飞扬鼓风加劲。

五、讲评得法效,习作征帆得远洋

一次完整的习作课至少应该包括“习作指导——独立习作——习作评讲——再次修改”这样四个环节。习作讲评是习作教學的重要环节,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面对这一语文教学的软肋,努力提高习作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每次习作课我设计了交流展示活动,给每位同学展示的机会,首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朗读自己的习作,自评打星。组员共议,再修改。自由读读自己的习作后,每组评出优秀习作,推荐参加全班的习作展示。师生共同评价,评出优秀的习作。作文批改要紧扣当次的作文要求,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以上三点是关注习作的基本要求;在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好词佳句,精彩的片段,在讲评作文时,展示给全班同学,建议同学们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作为写作的资料积累下来。讲评得法才能得效,看到效果,学生才更愿意在习作这片“海洋”里继续启帆远洋,而老师永远都是航灯。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种对话,是学生、老师与生活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过程必须由教师引领,并且围绕着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或者几个富有张力的、能拓展思维的、直抵学生心灵的对话话题而展开的。同时,作文教学必须植根于生活,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捕捉生命之光,写出更具生命力的作文。在这一切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引路之人,我就是这千千万万的引路人之一!

猜你喜欢

观察激情兴趣
萌动的激情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