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立自信“笛”造辉煌
2018-05-18曲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展语文教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事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竖笛演奏及其他音乐,注重铺垫导入,创设情境,趣解文本,拓展积累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竖笛;运用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家冼星海曾这样表述音乐。而语文是有灵魂有生命力的学科,它诠释着人的思想、情感、心灵,与语文教材内容相协调的音乐内容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而竖笛的音色纯正清丽,柔和轻盈,简单易学,更适用于语文教学诸环节,促进语文教学的多样性,趣味性。
一、 音乐铺垫,激趣导入
新课的导入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大多数歌曲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歌词和动听的旋律。课前播放乐曲、吟唱歌曲,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进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圍之中。学习《幸福在哪里》一文,先欣赏歌曲《幸福在哪里》,让学生初步对幸福加以理解。学习《长江之歌》,先让学生用竖笛吹奏歌曲,让学生感悟长江恢宏磅礴的气势,有效导入使学生兴趣更浓,思路清晰,并为解读文本进行了有序铺垫。
二、 创设情境,熏陶感染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文本的解读,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和智育,而把语文的美育淡视,甚至忽视。而音乐有它独特的魅力,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旋律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如果将语文教学和音乐教学相互整合,无异是锦上添花,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字、思想性与人文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让音乐进入语文课堂,让其美蕴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乐趣,挖掘写作的源泉,放飞想象的翅膀,深化审美的情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多角度的渗透美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伴有音乐的语文教学中感悟人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恰当使用背景音乐,将有利于情境的创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就能够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三峡之秋》一文时,先让学生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特点,并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中范读文章,让学生感受自然美和文本美。
三、 激发情感,表情达意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凡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要使学生用心灵去感悟作品,用真情去启迪人生,就需要教师创设与之适应的情境,营造与其作品相适应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作品中去。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难点,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而作文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而音乐却能唤起想象力,能达到音乐与作文的有机结合。因为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所引起联想,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再因学生在欣赏乐曲时极易展开想象,从而使人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如写《我最敬佩的人》,先让学生回忆感受至深的动人故事,让他们学会做人,懂得感恩。但这乏味的说教孩子们还是无动于衷,无从下笔。我于是让一位同学用竖笛独奏了《妈妈的吻》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在充满深情的音乐感染下,学生的脸上能清晰地展示出他们内心的激动与歉疚,甚至可以看到有人的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结果这次孩子们写的作文一改“假大空”,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四、 课外拓展,提升素养
竖笛作为民间乐器,相对来说,成本较低,且方便携带,因此普及性强。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业余生活,真切表达人们心里的“喜怒哀乐”,体现艺术不同凡响的魅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古诗词音乐,以及与各年段课文相配套的歌曲,加以吹奏,从《蜗牛与黄鹂鸟》《小燕子》等儿歌中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多姿;从《歌唱二小放牛郎》《红军不怕远征难》等革命歌曲中体会革命者宽阔博大的胸怀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水调歌头》等流行歌曲中,体会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求吹奏,并吟诵背会,达到文学和音乐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把音乐带入语文课堂,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青睐的情境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合理地把音乐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还能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
曲芳,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