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5-18江黎黎
摘 要: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不在于培养善于解决数学难题或是有望成为数学家的一批人才,而在于通过以数学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们的一种数学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简单地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要意义,在此基础运用教学实例给出一些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一、 引言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多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就数学教材上有的各项知识体系的传授,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引导和培育,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一个必要的思维能力工具并没有得到教师们的绝对重视。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注重初中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为大势所趋,下文就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详细论述。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要意义
初中作为学生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其在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包括思维能力在内的各项综合素质的掌握程度上都直接关系着学生们在今后高中乃至大学学习上的自我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的情况。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数学解题工具也应当成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检测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现代教育体制逐渐要求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背景下,每个具体学科的教师也应当更新观念,不应再局限于自己本身学科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更应当注重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数学学科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既与数学本身的学科性质契合又能够在这其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们的学科素养,一举多得。总之,不论就初中教师而言还是就学生自身乃至社会大环境而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三、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
(一) 以感性化教学为引子
基于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由以往的简单直观向较为复杂抽象方向提升的趋势,尤其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本身也是作为一个抽象的存在的现实,倘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直接简单粗暴地通过一些本身就是抽象性较强的例题强制向学生灌输逻辑思维有可能就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当延续小学阶段中的具体直观化教学方式的前提下,通过有意识地延伸拓展运用感性化的课堂教学逐步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例如在初中数学有关三视图的章节授课中,首先作为教学导入,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三视图特征如国家歼—10战斗机等立体图形小型模型,通过从正面、侧面和底面不同角度的展示,让学生们在强烈的视觉感受下对三视图有个基本的了解,又比如在正方体各个面与其展开的平面图形是如何一一对应的相关问题讲解中,如果教师直接说运用自己的立体感就能判断出来就会导致一部分缺乏立体感的学生找不到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时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运用一些文具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个正方体模型再展开观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总之就是通过对特定章节的感性化教学,在学生趣味性和直观性学习下掌握了基本定义之后,再引入抽象化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这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传统的数学教学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使得教师的授课任务以及学生就课本内容的接受上能够有更高的效率,但是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考试机器”、不利于学生们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更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判断。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及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等,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这个主体。例如在初中“可能性与概率”一章的教学中,对于“掷骰子”的各个面出现的概率问题,课本上首先给出的结论就是每个面出现的概率都是1/6,但是教师既不应该将结论直接给学生更不能不问任何缘由地就要求学生们就此结论解决其他数学问题,而是应当首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问的方式,给出“掷骰子的过程中是否每个面出现的概率一定是1/6?”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和判断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当我掷骰子的次数不断增加,由6次到60次甚至到600次的多次重复实验中这个结论是否必然成立呢?”的问题,了解学生们这次给出答案的不同之处,最后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们自主做实验通过记录得出结论,对比书本上的是否一致来培养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思考习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又将使得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三) 注重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初中阶段,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基础都开始显现差别,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存在,其形成和发展都是潜移默化的,它需要有一个具体可行的标准进行指导,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当掌握科学方法的同时注重对检测标准和具体方案进行探索,定期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考查,这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们的阶段数学学习情况又可以使其根据检测结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从而优化逻辑思维培养方案,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作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主题,必须在具备应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耐心地进行教学引导。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长期工程,从宏观上来讲,它需要国家通过相关的政策引导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微观主体来讲,它既要求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师观念的革新又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只有在多重因素的相互配合与支持下才能真正使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落到实处,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国家的教育体制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方炼.强化逻辑思维:初中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養[J].考试周刊,2018(07):74.
[2]黄国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7(98):113.
作者简介:
江黎黎,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