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引领、助推下的家校共建生态化路径的实践探索
2018-05-18慕仨吴晓
慕仨 吴晓
摘 要:生态学引入教育已多年,可与之相适应的家校共建却面临诸多困境,我校在“生态式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在学校的引领、助推下,经由“学校强制,家长被动——学校开放,家长接受——学校主动,家长关注——学校民主,家长乐意——学校努力,家长积极”的过程,逐步向家长渗透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探索出了五步四维多向的家校共建路径,以期构建家校共建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建;生态化;路径
本文以环县第五中学积极实践新生态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生态课堂实践、生态德育体系、教师生态成长机制、生态课程建设体系和生态教育互助体系等改善学校教育生态的系列化实践研究为基础,从实践研究的角度对家校共建的生态化路径进行行动推进。
一、 家校共建的生态化
教育生态学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教育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得以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关注教育问题,关注人的生命。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圈中的各个成员无论相识与否都会相互作用和影响,这种生态现象通常被称为群体动力。学校、家庭分属于教育生态圈中的成员,只要两者紧密地沟通协作,彼此间的多维多向互动被激活,优势得到互补、融合,就可使群体动力最大化、效果最优化,这种教育合力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家校共建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互动为形式,以增强家校合作团队力、优化家庭教育生态环境为追求,全面优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生态发展,提高二者的教育力与教育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教师、家长、孩子共同成长的目的。家校共建的生态化应该是学校和家庭通过相互协作达到的一种科学、平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旨在共同促進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系统。
二、 学校引领、助推的必要性
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的事,需要家长和学校的通力合作。可现实中,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不管不问,尤其是农民及外出务工人员。如果把孩子的教育比喻成爬一架人字梯,那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别是人字的一面,只有两者相互支撑才会让孩子爬得更高。所以,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相互作用凝聚合力。家校双方需要在家校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一种共同推进学生发展的向心力。
笔者所在的环县第五中学是2010年全县教育布局调整时为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上学难而新建的一所完全中学。该校在建校伊始就大力倡导“生态式教育”,尝试走新课改之路,力求把学校变成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成长的绿色环境。从建校以来,该校就积极建立联谊机制,着力营建信息畅通、互动高效的生态教育圈,对家校共建生态化路径不断地进行着探索。
但是,由于该校城镇户口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10%。家校共建面临诸多困境:其一,家长无家庭教育意识,更无家校共建意识,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尽了教育的义务,具体怎么教那是学校的事;其二,家庭教育无从谈起,父母外出打工赚钱,认为给孩子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是对孩子好,或留年迈老人在孩子身边,或让孩子孤身求学;其三,家长教育素养低,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要么过分溺爱,要么严厉苛责,甚至用棍棒教育;其四,家长无处习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想要学习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和恰当的教育方法,可是社会上这类的培训中心少之又少。
家长背景和态度、教师的实践、学校及其周围的“气候”是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生态环境。这些因素与家长参与之间存在方向和程度都不同的影响关系。基于此,要想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走出家校共建的困境,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就得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因素,学校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去唤醒家长,改变家长,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有和学校沟通的意识,继而打通家校共建的渠道,架起家校共建的桥梁,引领家长、助推家长走上这桥梁,最后给予他们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只有以学校为主体引领家长,由学校搭建各种平台,吸引家长关心并参与学校教育,让家长的教育责任得以回归,才能助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融合,形成教育合力,互相配合和支持,使两者的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实现家校共建的生态化。
三、 家校共建生态化路径的实践探索
在我校“生态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直致力于在学校的引领下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家长观念,实现生态化的家校共建,经过几年探索实践,经由“学校强制,家长被动——学校开放,家长接受——学校主动,家长关注——学校民主,家长乐意——学校努力,家长积极”的过程,由观念到方法向家长逐步渗透,初步形成了五步四维多向的家校共建路径。
(一) 学校强制,家长被动的三级承包
很多家长把学生送进学校就不再过问,为了摆脱家校共建停滞不前的困境,学校选择主动出击,实行三级承包制度,“行政领导包年级、年级领导包班级、科任教师包学生”,下移管理重心,层层落实责任,强制让科任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学习状况,向家长渗透家庭教育理念并对具体教育方法做以指导。在每学期开学之初,政教处就将三级承包名单及反馈表(走访表和汇总表)下发每一承包人手中,每一位科任老师承包10~15个学生,要求老师走访所承包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在家中的表现,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状况,更重要的是给家长做思想工作,让家长有家庭教育的意识,有和学校携手协作的意识,引导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走访后教师将走访情况做以梳理上交政教处,同时在汇总表上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和家长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转变,到学期末在汇总表上记录学生的转化情况并上交政教处,以备后期跟踪观察。
三级承包制度的落实点最终在科任老师,因为科任老师和学生的接触最多,也最了解学生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和家长进行沟通就容易得多,在沟通中,就为家长和学校架起了一座桥梁。多次走访后,家长就愿意了解自己的孩子,愿意配合老师转变学生存在的问题,自然就有了家校共建的意识,而且,通过面对面的心灵交流,家校双方对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全面、更深刻,有利于双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 学校开放,家长接受的家长开放日
为了进一步增强家长的家校共建意识,让家长主动了解孩子,学校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学校。每学期中考后的一周为前半期工作总结周,在这周分年级分时间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为期一周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为保证较高的家长参与率,班主任提前一周就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预约。学校、年级组都特别重视,提前本着以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制定活动方案,大概流程包括班主任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班主任及各科老师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给表现优异的学生家长颁奖,家庭教育良好的家长分享经验等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根据本班具体情况设计内容和形式并落实,最终呈现出来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了提高家长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体现学校办学民主的理念,家长開放日活动也由部分家长和学生参与设计和主持。学校还特别对体艺特长生设置了专场家长会,由特长老师负责,特长学生协助。此外,我们也将家长开放日活动根据校历做以延伸,学校每学期的重大活动都邀请家长前来参与,比如文艺晚会就邀请家长前来参观并参演一些节目,以此拉动家长与学校、与学生的距离。
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家长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感染和带动家长参与家校共建的积极性,可以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三) 学校主动,家长关注的网络互动平台
通过教师走访以及家长开放日活动,很多家长已经对学校和孩子开始关注,愿意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这时候,学校趁热打铁,利用移动互联网开设各种网络平台,引导家长关注我校校园网,加入班级QQ群和班级微信群。为了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我校的网络家长会也正在实践,老师和家长可根据需要随时通过网络视频召开家长会,出席率更高,大家畅所欲言,互动内容更丰富。通过网络平台,其一,可加强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增进双方对学生的关注度。老师和家长每天及时将学生情况互相反馈,使得双方的教育有针对性,提高双方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其二,可加强家长之间的联系。家长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丰富教育方法。久而久之,家庭教育素养就会得到提升,家庭教育方法就会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网络平台,无疑又是学校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而且成本低、方便快捷、及时有效,信息量丰富。
(四) 学校民主,家长乐意的家长委员会
要想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家校共建中,光有桥梁还不够,还必须得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于是,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选聘社会各阶层、代表各职业的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委员会设置理事长、分职理事和家长代表,建立和学校的双向交流通道。学校采取信息公开平台,向委员会介绍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委任、收费明细、工作计划等;家长委员会则形成议事制度,把最能代表家长心声或体现社会关注的问题向学校进行反馈,也可以个人名义向学校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家长委员会每年换届一次。
家长委员会是实现家校共建的有效合作组织形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可加强家校对话,协调家校关系,有效整合家校教育资源,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还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监督,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民主权利,很多家长真真切切地参与到了学校的工作中,在参与中就来了热情,来了激情,就会带动更多家长参与到家校共建中。
(五) 学校努力,家长积极的家长课堂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很多家长都有了家校共建的意识和主动性,想要协同学校一起教育孩子,可是,苦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于是,我校的家长课堂应运而生。
我校的家长课堂由七名专业老师分别对家长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多样。1. 现场家长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对家庭教育的理念、理论、方法进行宣讲,意在唤醒家长,让家长转变更新观念。2. 开设讲座:针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年级组开设主题讲座,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家庭教育方法给予恰当的指导。3. 家长沙龙:针对某一类型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专题沙龙,比如把厌学学生的家长汇聚一起,家长老师共同探讨最佳解决之道。每次沙龙15~20人,确保沙龙的高效性。4. 个体咨询:家长课堂有专业老师针对问题较大学生的家长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培训。5. 建立环县五中家长课堂专属微信群。所有学生的家长都加入这个微信群,家长培训,老师每天早上六点钟会准时在群里发送早点分享,每周星期四晚上七点到八点,培训老师会有一次微课讲座,平时家长有好的想法和方法也都可以分享出来。家长课堂的老师也将好的经验和方法及时搜集起来,通过各种平台推广出去,以点促面,带动更多家长参与到家校共建中,目前,相关负责老师已整理出《环县五中家庭教育手册》,我们也将继续让这种教育活动课程化,积累教育案例,整合理论和实践成果,逐渐形成校本课程。
家长课堂的初衷就是从意识上唤醒家长、从观念上转变家长,从方法上指导家长,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和学校合作的必要性,能够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从而和学校教育形成一种合力。我们不仅仅致力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家校合作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经由以上五个步骤,从学校、老师、家长、家长培训老师四个维度,实现了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多向互动的家校共建路径,使家长回归家庭教育的本位,促成家庭教育的行为自觉,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统一并相互促进。通过这样的路径,引领、助推、促进了家庭教育,提高了家长的教育素养,优化了家校共建的生态环境,给学生一个健康的绿色的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庆春,易申君.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课堂生态问题的探讨[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1):53-57.
[2]牛跃辉,赵婷.课堂生态观——一种新型的外语课堂观念[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4(2):176-179.
[3]蔡汉棠.家校互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J].教育导刊,2010(11):49-50.
[4]魏同玉,李祥文.家校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及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7(19):21-23.
[5]范国睿,王加强.当代西方教育生态问题研究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9):39-45.
作者简介:
慕仨,吴晓,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