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双语教育中的优势性分析

2018-05-17褚慧冯建新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褚慧 冯建新

摘要: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典型的双语教育模式,一度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围绕当前困扰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双语教育的诸多难题,如多语种相互干扰,导致幼儿语言学习困难,语言环境的缺乏及硬件条件的匮乏,教学媒介语选择困难等。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育的概述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中的优势和价值,为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引入浸入式双语教育模式,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浸入式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学前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93-02

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育是指以非学习者母语的语言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双语教育模式。我国实施的英语浸入式教学则是尽可能地以英语为唯一教学语言,对母语为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儿童进行一系列教学话动,使他们浸泡在英语的语境中,达到熟练掌握英语的目的。[1]目前,浸入式双语教育因其在激发儿童英语学习兴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而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双语教育面临的困难,也会有所帮助。

一、双语和双语教育概念的界定

双语并不仅仅涉及两种语言,它同时包括多种语言的使用。双语与单语的区别指的是使用多种语言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比较。[2]

我国的双语教育主要有两类:保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双语教育和提升学生外语能力的双语教育。而我们关注的焦点是第二种双语教育。[3]

二、民族地区幼儿双语教育的困难分析

1.多语种相互干扰导致幼儿语言学习困难

Jessne指出,语言的维护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已习得的语言,将有可能造成对该语言的遗忘。[4]少数民族幼儿在家庭中主要使用民语或者民汉双语,在幼儿园中主要使用汉语,在英语课堂之外,幼儿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英语在其语言的习得和维护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因为年龄尚小,少数民族幼儿对民语和汉语的掌握还停留在听和说阶段,语言的熟练程度不高,语言体系的稳定性较低,因此,盲目学习英语课程可能加剧幼儿语言体系的不稳定性,影响民语和汉语的正常学习。

2.教学用语选择困难

教学媒介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所使用的语言。[5]过去的外语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等,教师直接用母语进行第二语言教学,后来的直接法、自然法等教学法则反对第二语言教学中出现母语。事实上,在幼儿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适当使用母语指导是合理且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民语还是汉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呢?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3.语言环境和教学条件对少数民族幼儿英语学习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拥有良好的民汉双语环境,其在自然状态下习得民语和汉语。但是,英语在词汇、语法及文化背景方面与汉语和民语有着显著的差别。少数民族幼儿学习英语的难度远比学习民语、汉语大得多。另外,调查研究表明,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硬件条件不足,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这都使少数民族幼儿的英语学习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6]

三、民族地区实施浸入式双语教育的优势性分析

加拿大早期的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虽然在培养幼儿的第二语言方面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培养幼儿的母语方面却不甚理想。如果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照搬加拿大式早期的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可能会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保护造成损害,而且加拿大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实施条件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借鉴加拿大早期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并实行早期部分浸入式双语教育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1.早期部分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含义

早期部分浸入式(immersion)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阶段,教师用母语组织半天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发展母语能力,另外半天用英语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完全沉浸在英语的语境中。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7]

2.选择实施早期部分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原因

(1)加拿大早期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的成功。1972年,兰伯特和塔克调查了法国圣兰伯特地区浸入式双语教育的成果。调查显示,该地区浸入式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虽然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幼儿(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家庭、智力等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实验组幼儿在发展母语能力和学业成就的同时,成功地习得了第二语言——法语。即实验组幼儿不仅能够听、说、读、写母语,而且其法语水平是对照组幼儿所达不到的。[8]实验组幼儿之所以能够获得进步,原因在于幼儿不仅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大量学习和实践母语的机会,而且浸入式雙语教育模式又为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法语环境,有助于幼儿的第二语言习得。

(2)可以解决双语师资匮乏的难题。双语师资匮乏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而在短期内培养大量精通英语、汉语和民语的教师是难以实现的,但是早期部分浸入式双语教育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其倡导的是半天制的语言交换教学方式,这不但符合我国幼儿园的实际,也便于配备精通不同语言的教师。[9]例如,让幼儿园每个班级里都有精通汉语和民族语言的教师和精通英语的教师,他们分别组织半天的教学活动。让少数民族幼儿既可以充分地接触母语,体验母语文化,又有充足的机会学习英语,感悟西方文化的魅力,这既有助于幼儿的双语学习,也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和活动。

(3)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幼儿浸入式双语教育的研究实验表明,在浸入式双语教育中,儿童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该项实验以某少数民族自治区师范幼儿园82个5~6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浸入式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3个月,并在3个月后与控制班儿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儿童在浸入式双语教育中的态度比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更为积极。[10]

四、结语

针对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问题与不足,浸入式双语教育模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缺陷,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给我国少数民族幼儿双语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中应用浸入式双语教育模式极具价值和优势。尽管浸入式双语教育在课程内容、学习者适应性、教材设计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其在弥补双语教师匮乏,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方面的价值,无疑对落实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双语教育目标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Robert Keith Johnson & Merrill Swain.Immersion Edu-catio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66.

[2]俞理明,Elizabeth Yeoman,韩建侠.双语教育论——加拿大浸入式教育对我国高校双语教育的启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潘章仙.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3(12):77—81.

[4] Herdina P,Jessner U T.Dynamics of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M].Cenoz J,Jessner U.English in Europe:The Acquisition of a Third Languag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2000.

[5]周星,毛衛娟.外语课堂教学媒介语研究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16-17.

[6][9]宋占美,阮婷.早期部分浸入式双语教育的探索—加拿大早期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2(110):56-59.

[7]张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5):64-67.

[8]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0]ShengLiLi.A study on English Immersion Teaching for Hui Children in Wuzhong[D].English department of XiBei normal university.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刑事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增强少数民族地区高物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