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绘本的应用策略

2018-05-16钱晋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问题小学低年级应用策略

钱晋莲

【摘要】作为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难点,数学知识和问题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但是传统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更加侧重于教师的直接讲解,却没有使学生从根本上明确相关数学问题求解的本质.而如果可以灵活运用绘本来辅助数学问题解决,那么可以迎合小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趋势,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提升他们解题实效性.本文在对绘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创新应用策略,希望为新常态下国内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应用策略

从学科教学目标来看,小学数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基本解题能力.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更加侧重于以运算图式认知结构和具体运算层次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为了确保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就必须要给予必要的教学内容支持.绘本不仅蕴含着小学低年级数学方面的众多概念与思想等资源,也更加符合他们的学习层次和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学辅助阅读材料.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应用绘本来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有效性值得深入探讨.

一、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应用的作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绘本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知识,形式也众多,尤其是其中涉及比较多的活动类题材,不仅可以开展表演类、手工类、美术类等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做实验,这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解题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使他们可以结合数学问题解题教学的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选择适宜开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可以借助绘本中多种趣味性活动题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全身心参与到数学问题解决中来,为解决数学问题奠定扎实基础.

(二)有助于辅助学生分析问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意识与认知能力比较差,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此时他们在解决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的时候会更加侧重于感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浅,相关数学问题中的题干信息及逻辑性常常会超过他们的思维范围,这就增加了他们解题的难度.如果可以灵活应用绘本,那么可以借助绘本中的相关故事或游戏活动等相关内容来辅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难度.

(三)有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在绘本中有丰富的数学内容,并配有丰富的图片,远比单纯的文字阅读效果好得多.在学生阅读这些绘本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这些图片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那么可以享受观察和分析问题的乐趣,这样有助于培養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绘本应用原则,奠定应用基础

绘本本质上是以绘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一类书籍.通过绘本的巧妙运用,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故事的过程中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也有助于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但是为了确保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顺利应用绘本,借助绘本来辅助学生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数学教师必须要明确绘本应用的趣味性原则与贴近生活原则.

(二)创设绘本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参与到数学问题解决中来,数学教师在应用绘本辅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等特征来创设适宜的绘本阅读情境.比如,借助游戏情境、故事情境、表演情境、多媒体情境以及竞赛情境等绘本阅读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可以在活跃的氛围中去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从本质上来讲,绘本阅读是一种趣味性数学阅读,这主要是由于绘本不仅具有文本知识形式,还具有故事和图形等特征,可以对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方法进行形象的阐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为他们解决数学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退位减法”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很难理解“连续退位”这个数学概念,更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解题中来.基于此,为了使学生深刻掌握该数学概念,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引入“喜洋洋和灰太狼”这个他们喜欢的动画片,通过将有关数学问题编成动画片中有关角色的具体故事来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又如,针对数学绘本《硬邦邦冰工厂的一天》,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角色扮演的绘本阅读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分别扮演绘本中的不同角色,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有关数学问题“如何求出硬邦邦冰块的体积?”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相互讨论和交流,积极思考如何求解该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来对相应问题的探索过程进行表演.

(三)间接呈现问题信息,启发学生思维

目前,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常常表现出“畏惧”的心理,觉得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非常枯燥、乏味,很难理解.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也无法有效地获取和筛选出关键的解题信息,尤其是无法挖掘出数学问题中那些间接呈现或相对隐藏的解题信息.在应用绘本来辅助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间接呈现问题信息来启发学生思维,这样对于他们来说虽是一种挑战,但是富有趣味性,有利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开拓他们的思维,从而在逐步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归纳起来,间接呈现问题信息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如下两种类型:

1.联想呈现,具体可以通过由此及彼的方式进行联想呈现.在学习新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来引导学生回忆和联想已经学过的知识,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探索解决新数学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掌握这些数学新知的目的.例如,为了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部分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歪歪的世界》这个绘本,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完成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个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思考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分割和重新拼接(割补法)来达到求解其面积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学生就能够意识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的计算.

2.推理呈现,具体可以通过归纳推理式的方式进行推理呈现.该种推理呈现方式实际上就是通过归纳处理和总结一些特殊数学信息来达到获取全新数学信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当中,有许多数学法则或预算定律均是通过该种方式得到的.例如,针对绘本《奇妙的计算》,其中包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比如,在开动大脑活动中解决“99-99=?”和“100-99=?”等问题.绘本中没有直接呈现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信息,只给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运算式,这时候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去推理和转化,归纳出相应的计算规律,最终得出这两个数学问题的答案.通过这种富有逻辑性的归纳推理,可以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有序的思维习惯,一举多得.

(四)注重加强教学评价,及时查漏补缺

为了有效提升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应用的质量,最大化绘本在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必须要注意强化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绘本辅助数学问题解决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确保可以运用绘本来辅助学生思考,不断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如果采用的绘本内容无法吸引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变更绘本内容及应用形式,力求可以充分发挥绘本的作用来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在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合理应用绘本,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辅助学生分析问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创造能力.但是为了最大化绘本在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必须要注意明确绘本应用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来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绘本阅读情境,同时还可以通过借助间接呈现问题信息来启发学生思维,最后借助教学评价来查漏补缺,及时发现和解决绘本应用中的不足,力求不断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顧琴.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J].新课程,2017(3):23-24.

[2]瞿建尧.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中华少年,2017(7):89-90.

[3]吴燕峰.运用数学绘本 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小学生,2017(6):197-198.

[4]廖素萍.巧用绘本“润色”数学课堂[J].中华少年.2017(16):82-83.

猜你喜欢

数学问题小学低年级应用策略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