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16刘德雄
刘德雄
现代学徒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最成功的模式,正被发达国家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优先发展。我国十分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国务院在[2014]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学校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化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同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为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入了实质推进的阶段。
作为广东省首批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为构建中山特色现代职教体系,打破体制掣肘,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培育一批服务产业升级的工匠型技能人才,2017年中山市打出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组合拳”——创建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德实验班)。着力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紧缺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实现传统产业加快升级、高新产业阔步崛起夯实技术技能人才基础。
一、“双元制”的本土化
(一)什么是“双元制”
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一直处于不断的创新之中,在不同的国家背景下,其实现形式也不同,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根据培养形式和学徒学习方式的不同,产生了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和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等。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并始终领跑世界,而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便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個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二)“中德实验班”的“双元制”本土化
“中德实验班”引进德国工商大会AHK职业认证标准,将德国“跨企业、跨学校”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本土化。“中德实验班”的技能培训由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专门负责。该培训基地位于中山市三角镇民森信息科技产业园,建筑面积为1.3万多平方米,拥有先进实践设备5000多万,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工业机械工、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六大专业(方向)。该培训基地集技能提升、技能竞赛、职业资格鉴定、师资和员工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五位一体,引领职业院校,将中山打造成辐射珠江西岸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华南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广东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中德实验班”实现了“从学校到基地,从基地到企业”的双轮驱动的教育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基地培训职业技能。基地吸纳了国际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注重实际技能训练。“中德实验班”实现了“学校+基地(政府)+企业”的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德国“双元制”的本地化。
二、招生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成立招生测试委员会,测试委员会由企业专家、基地培训师傅、学校专业教师和学校招生负责人四位一体组成。测试委员会依照行业指导标准和企业实际需求,按照学校、基地和企业联合招生的现代学徒制招生方案进行联合招生。
中德实验班招生与学校招生、企业招工同步,招生对象主要面向2017年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山市招生委员会首次把“中德实验班”纳入中职类提前批录取。所有被录取的学生均要参加测试委员会的严格测试与考核。在2017年首次招生中,填报志愿“中德实验班”的应届毕业生达到了1797人,竞争共210个名额。根据招生方案,填报志愿的学生以1:3的比例入围提前批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体能情况等。所以,要进入“中德实验班”就读,不但要求学生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而且还要经过招生测试委员会的严格考核挑选,最终才有机会就读中德实验班。严格的招生测试筛选,确保了学生的质量,为以后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德实验班的“双元制”本土化做法就是:学校、基地和企业三方共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基企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承担素养课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基地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承担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最后企业承担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培养,真正实现了学校、基地和企业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
中德实验班培养学生的目标是:(1)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工人;(2)多工种、复合型人才;(3)技能精湛;(4)学生毕业时踏进企业就能熟练参与生产。
结合“双元制”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的行业职业标准和企业的岗位标准,学校、基地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等。
(二)双元制的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按双元制的要求分为理论课教学计划和技能培训课教学计划。其中。理论课的教学全部在学校完成,技能实训课的教学内容全部在基地完成实训。培训计划的内容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修改与更新,紧紧跟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改进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企业的需求实施训练。教学计划要体现初中毕业生特点,教学时间安排为理论与实训时间之比为1:2,每学年安排40个教学周。
(2)教学大纲分为理论课教学大纲与实习培训课教学大纲两部分。其中理论课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阶段划分,教学目标指明学生应努力的方向,教学内容分为“了解、概括、掌握和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阶段划分又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推进。实习培训课总纲主要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三部分组成,技能培训的目标分为会、能与精通三个不同的掌握层次,逐步深入。
(3)双元制的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一切好的教育形式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双元制教学过程实施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双元制教学的质量。所以,高效的教学过程是双元制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在中德实验班的教学过程组织实施中,由校基企三方参照德国双元制专业课程体系,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共同开发教材,教学过程突出了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强化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与体验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双元制人才培养考核标准
中德实验班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主要由理论知识课程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认证考核三部分组成。理论知识课程考核主要由学校根据学生综合素养课和专业理论课考试进行考核评价;专业技能考核由教育实训基地按照德国双元制考核标准要求进行考核;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是中德实验班的一大亮点,实训基地与德国工商大会(AHK)合作,学员完成相关培训并通过由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大会组织的统一考试,学生可获得由德国工商代表大会颁发的德国职业证书。该证书在德国及欧洲的国家和地区等小企业通用,而且可优先取得在中山市内优质外资企业的招聘资格。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作为广东省首批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中山市为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投入了巨大的人才财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之路,所以在实践中还存在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突出体现如下:
1.从中德实验班招生的角度看,由于是首次将中德实验班列为中职学校的提前批录取,很多志愿的学生由于对中德实验班录取要求和流程没有了解,最终错过了面试考核机会。所以,应该把中德实验班的招生工作前移,在初三学生填报志愿时就应该告知学生中德实验班的录取流程和时间安排。
2.教学过程的协调实施是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基地的实训在时间上不一致、課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有效对接等等。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校基双方必须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确定下来,及早沟通协调,确保学校在做下一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前明确时间与人员,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延续性。
3.学生管理机制完善。由于学生在学校与基地时间分别为1:2,也就是一周在学校理论学习,两周在基地技能实训。所以,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有利于保障学生安全,确保学习技能的时间与效率,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中德实验班是中山市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挑战,但作为新时代的广东精神的践行者,中德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中山市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跨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传承了15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中德实验班将吸纳国际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注重实际技能训练,采取工学结合培育中山本地化的技术工匠;中德实验班必将助推中山打造成辐射珠江西岸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也将为广东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