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2018-05-16王军
王 军
结石性胆囊炎是指胆囊颈部、胆囊内产生结石反复嵌顿、堵塞胆囊管,使胆汁无法正常排除,肠道细菌逆行感染致使胆囊功能异常,是临床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群[1]。该疾病发病率高,多数患者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反酸、腹胀、嗳气、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降低患者生命质量[2]。临床上保守治疗以控制症状、减少炎性反应为主,多给予抗感染、解痉、止痛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甚微。手术治疗主要通过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就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用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3~75岁,病程3 d~5年;参照组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25~75岁,病程5 d~5.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均知晓实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心脏疾病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胃肠疾病患者;意识模糊、神经疾病、配合度低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禁水6~12 h,手术时开放静脉补液通道,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开腹手术多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改气管插管全麻或喉罩麻醉。腹腔镜手术选择气管插管或喉罩麻醉,连接麻醉机通气,开始手术。①参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治疗。在患者右肋缘下用手术刀作4~8 cm的切口;解剖胆囊三角,分清“三管”关系,分离处理好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胆囊选择性顺行、逆行、顺逆结合切除法切除胆囊。②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引导患者取仰卧位,选择“三孔法,在患者右侧肋缘下、腹壁肚脐、剑突下三个部位分别作0.5~1 cm切口,建立人工气腹,注入二氧化碳使腹压保持在10~12 mmHg,置入腹腔镜、手术器械,通过腹腔镜观察胆囊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腹腔有无粘连等,充分暴露胆囊,钝性分离腹腔粘连,解剖胆囊三角,明确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位置关系,暴露胆囊动脉、胆囊管,通过可吸收夹将胆囊动脉、胆囊管夹闭、离断后,将胆囊采用电刀顺、逆结合切除法进行剥离,切除后对胆囊床行电凝止血,将胆囊用分离钳从剑突孔取出,再次探查腹腔,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等异常症状,无异常症状退出腹腔镜、器械,放出气腹,结束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VAS疼痛评分、肠胃蠕动恢复时间、床上活动时间、床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胆漏、切口感染、肠粘连、胆道损伤)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胆囊切除彻底,患者腹痛、恶心、嗳气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严重并发症;有效:患者腹痛、恶心、嗳气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并发症较少,经处理后均消失;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病情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疼痛评分、肠胃蠕动恢复时间、床上活动时间、床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指标 研究组 参照组 t P手术时间 (min) 52.6±5.1 71.2±8.2 14.9198 < 0.05术中出血量 (mL) 36.5±10.8 78.9±12.5 19.8814 < 0.05 VAS 疼痛评分 (分 ) 3.8±1.2 6.9±1.313.5727 < 0.05肠胃功能恢复时间 (h)12.5±3.6 26.5±8.2 12.1092 < 0.05床上活动时间 (h) 15.2±4.2 28.6±5.6 14.8279 < 0.05床下活动时间 (h) 24.8±4.1 43.5±8.1 15.9551 < 0.05住院时间 (d) 4.3±1.2 11.0±4.5 11.1435 < 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病因众多,主要与家族遗传、饮食因素(多食高胆固醇、精制食物)、生育因素、肥胖、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如治疗不及时易发展为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胰腺炎、胆囊癌等疾病,预后差,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
手术治疗是结石性胆囊炎最常见、有效的治疗方法。开腹手术术野开阔,手术操作方便,治疗效果明显,但需要在患者腹部做4~8 cm切口,对神经、肌肉的创伤大,且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患者切口处疼痛明显,易引发切口感染、肠粘连、术后疤痕等众多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4]。本次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效果突出,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好。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腹腔镜手术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三孔法胆囊切除术通过在患者腹部作3个0.5~1 cm小切口,通过置入腹腔镜,能够清楚观察胆囊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腹腔有无粘连等情况,在可视状态下进行手术,术野清晰,能准确解剖、分离胆囊三角,切除病变部位,且该手术通常在30~90 min内完成,手术时间短,减少对腹腔内脏器官的扰乱,减少术中出血量[5]。腹腔镜手术通过腹壁戳孔取代腹壁切口,能有效减轻对腹壁肌肉、神经、血管的损伤,治疗彻底,切口小,避免腹腔内脏组织长时间暴露,避免尘埃、空气、细菌对腹腔的刺激和污染,减少胆管损伤、肠粘连、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处美容效果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6]。术中通过可吸收夹先对胆囊管、胆囊动脉进行夹闭、离断后再用电刀剥离,止血彻底,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在患者发病初期,胆囊水肿症状轻,与周围组织粘连少,易分离、解剖,可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如患者胆囊三角充血、水肿,发生严重粘连时解剖不清,不可强行腹腔镜手术,应立即中转开腹手术。本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疼痛评分、肠胃蠕动恢复时间、床上活动时间、床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术后肠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少,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晓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5,9(8):30.
[2] 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60~263.
[3] 侯湘德,白剑,谢开汉,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59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77~379.
[4] 胡志雄,杨胜帮,李良成,等.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对比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6):4542~4544.
[5] 李驰,吴刚.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4):891~892.
[6] 吴志强,王卫东,刘清波,等.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3):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