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8-05-15孙邦颜
孙邦颜
摘 要: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统一标准式的等级评价为主,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为忽视,评价过分重视学生的最终考核分数,此种评价显然难以起到激励学生自觉参与体育的作用。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重视过程与非学业成就的新型评价理念,将其运用小学体育课堂中显然能够改善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文章将从其運用的必要性出发,进一步提出表现性评价的运用。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91-01
20世纪90年代,表现性评价在美国教育中兴起。此种教学模式是在批判传统学业成就测验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学生自我评价极为重视,且在国内外教育中应用极为广泛。表现性评价的核心在于“做”,而非是否知道,表现性强调过程与结果是同等重要的。而小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动态式的课程,教师在展开教学评价时,也应当积极使用表现性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体育学习的过程,才能使体育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1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学中要立足生本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亦是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理当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改变传统“教师权威中心”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和全面化的评价内容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包含多个方面,主要由体育知识、游戏和技能等几个环节来组合而成,但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身体素质、运动水平等方面具有差异化,所以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呈现的体育优劣也较为明显。因此,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扬长避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时激励、评价学生。
综合上述的新课改要求,以及小学体育教学基本内容状况,体育教师展开表现性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的表现性评价,实际上就是在关注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体育运动的素质水平高低,展开的一种纵向性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对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学生塑造、完善和发展自我意义重大,更为学生获得成功而提供了机会。为此,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2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
2.1 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
以往体育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进行示范讲解,然后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练习结果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教师是评价的“专属权利”,学生基本不参与评价,而即使是参与了评价,也不过是形式化罢了,在教师的眼中,小学体育只需“过过场”罢了,无须在意,这显然是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符合新课改要求。而表现性评价的提出,则要求教师要鼓励并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之一,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
例如,展开“乒乓球”教学时,教师便可将评价权利交与学生,并为学生留足思考空间,在教学生托球、对墙打等学习中,将学生间的互评和学生自评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积极鼓励学生在与同伴相互学习时,适时地进行评价。此时,学生便能够勇敢地说出哪位同伴的手势不够准确,哪位同伴姿势动作优美,接球速度快等评价。而这些评价实际上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补足教学中忽略的细节之处,而学生在自主评价中也会更加了解乒乓球的学习内容,从而完善自我球技。
2.2 要点设计,构建清晰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体育授课,也带有评价内容,但教师的评价方法往往带有随意性,缺乏“评价要点”的设计,对于学生动作技能的评价更多的是简单的对错评价,这实在难以体现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而表现性评价中便提出了关于评价要点的设计,清晰明了的评价要点能够让表现性评价更具有效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若想实现评价主体的课堂回归,势必还要构建起明晰的评价标准。
例如,教学“篮球”时,教师就不应当过分拘泥于篮球专业技术的讲解,因为小学生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若是过于重视篮球相关专业术语化的要点讲解,显然会带给学生极大困惑性。因此,教师便要有效提炼“专业讲解”,简化为“一拍、二绕、三抢、四传、五投”几个要点,评价亦是围绕这几点展开。首先是学生自评。一拍:原地拍球是否不脱手;二绕:是否能顺利拍球绕过障碍物,三抢:一人运球,一人能够抢断球;四传:胸前双手传接球,能否借助同伴间的传球;五投:双手投篮姿势是否准确。根据评价要点,学生的练习也会更加起劲。此后,便是学生间互评,划分小组进行传球接力赛,或是投篮接力赛,看哪组表现最好,配合最有默契。此后进行集体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自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不会对体育课产生烦躁感,反而会更好掌握技术动作,且课堂氛围也更为轻松自由。
2.3 反馈明晰,完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体育课堂表现性评价,能够让教师充分的把握学生体育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以新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虽然教师鼓励了学生自评、共评,但是学生评价完成后,并不意味着评价就此结束,表现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自己的劣势,完善自我,取得更好地进步。因此,教师也应当在带领学生参与评价时,科学指导学生更好地反馈自我,如:从中自己学到哪些技能,收获了些什么,下次要如何改善、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反馈,让学生在自我反馈的过程中,更好的完善自我学习行为。
3 结语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表现评价,既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能有效改善体育教学质量,使教学成效更为显著。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自评、学生共评还有评价后的及时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我,完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更有利于生生、师生间的交流联系。总的来说,教师要善用表现性评价,让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自由课堂,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晶晶.例谈表现性评价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5(29):59-60.
[2] 徐海澜.对小学生体育课表现性评价的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7(4):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