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举措浅探
2018-05-15张锦霞
张锦霞
摘 要:数学素养是每一个人所必备的素养,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其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提高个人素质与知识水平。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小学数学能力的目的有了质的转变,教师不仅应该仅仅注重其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应数应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素养 培养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79-01
数学素养是通过学习数学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提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及学术问题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处在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阶段,因此可塑造性极高,但是许多教师仅仅局限在将课本知识对小学生进行重复记忆与巩固,不利于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运算能力等等,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1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必要性
数学核心素养不是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但它反应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反应了他认识、理解、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水平。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思想和方法的教导,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壓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背景下教导学生,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思想方法,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现代化教育里必不可缺的,教育学生培养数学素养是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数学专业能力与素质,教师必须以学生的提高为要求,建立教师培训的目标,使其具有综合性、持久性,提升教学水平,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目的。当然,也不能缺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是泛泛而谈的,是要走实际行动的。将数学素养落实到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贯穿在数学教育的整个过程,脚踏实地走好数学教育,才能更加有力快速的提高数学素养。
2.1 创造生活乐趣,启蒙数学感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数学课堂就贴近生活。数学课堂如果脱离了生活,那么不仅课堂变得枯燥无聊,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可以看出,生活对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而对数学的感知力是无法通过传授来的到的。对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时必须引导其联系自己的生活,不断地教导他们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源泉,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建立于丰富的生活情趣背景下,让学生自我感悟、探究,用数学语言交流表达,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不断的提高自己对数的敏感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观印象。
2.2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小学数学最贴近于普通人的生活实际。小学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小学时期培育起对数学的兴趣,有利于之后的数学学习。对于数学的学习,达到活学还不够,还需达到活用,以活学数学促进活用数学,使数学更贴近实际,使其真正的为人所用,为人生活所服务。以人教版为例,在学习长度、面积以及体积单位以及测量物体的方法之后,学生对于量取物体长度并且利用长乘宽公式有了深刻理解,让学生运用此学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田地的长度、面积,门窗的长宽及面积等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长度、面积的理解与记忆,巩固测量的方法以及计算面积的方法,而且使得学生们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各种数据。在这种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其数学能力、动手作业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有利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不仅数学,其他学科也应当如此。
2.3 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感受
数学教学中往往或碰到一些及其抽象的概念,,但是它所体现的意义的又是现实的,与人民的生活有着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是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不仅局限于数学方面。实施这条原则时,教师必须将数学基本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环境与条件紧密相连,使得学习某种教学内容变难化易,坚持教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4 建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程度,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当然,这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方面。生僻的知识会让人产生抵触的情绪,毫无感情的交流只会加剧学生的心理负担,要尽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把握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要进行坦诚的、真挚的,充满情感的教育,创建起与学生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到情深心暖,语言生动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其愿意和教师亲近。课堂上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会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可以大大缓解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要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乐趣和探索未知的冲动,不断鼓励与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3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成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假如学生对学习抱有强烈的兴趣,那么他一定会在学习上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又该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求知欲较强,学习能力较强。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从传授者转变为创造者和引导者,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创造性的课件,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播试的引导,点燃起学生的智慧火种,唤醒学生的兴趣。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技巧,而在于鼓励、激发。”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唤起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诱导出对知识强烈的渴望与学习动机,让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教师也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跟上时代的潮流,追求新的教学艺术,不断鞭策学生创新,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4 结语
培养学习兴趣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赋予情感的交流,真正的达到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罗中琼.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青海教育,2006(Z1).
[2] 高向斌.课堂教学交流初论[J].教学与管理,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