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背景下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2018-05-15何路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教育问题独生子女

何路

摘要: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局限性与优越性。在后天环境影响因素中,以教育对其影响最大。独生子女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反映出了当前独生子女教育的短板。基于“全面二孩”背景下独生子女关于二孩生育想法的调查,总结其中独生子女自身存在的不足,对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对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为当下独生子女教育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全面二孩;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3.047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3-0171-05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给我国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提供了二孩生育的机会。作为家中大孩,独生子女长期缺失同胞关系,而政策实施可以弥补这点。社会对独生子女群体一直较为关注,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对二孩的态度影响着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和谐稳定。通过調查了解独生子女大孩对二孩生育的想法,总结其中反映出来的独生子女问题,反思当下独生子女教育存在的不足,对此提出相应教育对策,对独生子女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二孩”背景下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方法及其内容分析

(一)调查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实证调查选择了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小学和大学各一所,对其中独生子女进行关于二孩生育态度的问卷调查,所得调查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研究分析。本次调查小学问卷共发放900份,实际有效834份;大学问卷共发放1800份,实际有效1679份,有效率总体达93.07%,所有调查参与者均采用不记名制。

(二)调查内容分析

通过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对二孩生育的想法和原因,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中反映出的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不足,为当下独生子女教育的发展提供建议。此次调查分小学组与大学组,其中明确表示不想要弟弟妹妹的人数占16.51%,其中小学组有12.59%的人反对,大学组有18.46%的人反对,但总体上大孩对二孩生育的支持度较高。

小学组中75.06%的人认为二孩让自己“有人一起玩”,2.84%的人因为“爸爸妈妈想要”,因此他们想要同胞。而反对的人中,担心“父母会不骂弟弟妹妹骂我”的人数最多,占27.74%,担心“零花钱会减少”的人数最少,占14.19%。进一步调查发现,29.77%的人想要弟弟,33.47%的人想要妹妹,36.76%的人认为都行。在想要弟弟的人中,选择“弟弟能一起玩”的人数最多,为42.46%,选择“妹妹太会哭”的人数最少,为7.78%。而在想要妹妹的人中,选择“妹妹能一起玩”的人数最多,为3 1%,选择“爸爸妈妈想要妹妹”的人数最少,为11.85%。

在大学组支持二孩生育的人中,除选择“没具体原因”的人,“想要成为兄长或姐姐”的人数最多,为19.11%,认为“父母年纪大再不生不能生”的人数最少,占3.19%。而反对的人中,认为“要照顾弟弟妹妹不自由”的人数最多,占21.93%,担心“学习生活中形成竞争”的人数最少,占5.15%。进一步调查发现,15.96%的人表示想要弟弟,28.82%的人表示想要妹妹,55.22%的人认为都行。在想要弟弟的人中,与小学组情况相同,选择“弟弟调皮活泼可以一起玩”的人数最多,选择“妹妹会哭闹太麻烦”的人数最少。有些人补充道“一男一女凑个好”“弟弟长大可以照顾保护我”和“弟弟好养活”,但也有人认为“男孩可以欺负和用来多干事情,”“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孩就够了”。而在想要妹妹的人中,选择“妹妹乖巧可爱”的人数最多为54.14%,选择“父母想要女孩”的人数最少,为5.81%。并有人补充道:“男孩可以欺负和用来多干事情,”“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孩就够了”。

通过上述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大孩对二孩的接受度较高,多数大孩对二孩未有明确性别偏好,但小学组与大学组相比二孩接受度和性别偏好度均略高。且随着年龄增长、教育持续深入,思考愈加理性客观,但调查过程中也暴露出在个性、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诸如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不足、独立自主性不强、较注重金钱、关心父母不够、亲子和同胞关系的焦虑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全面二孩”背景下独生子女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自我意识较强

两个样本组中均有独生子女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分享精神缺乏,这反映出他们自我意识较强。小学组中,反对父母生育二孩原因体现该点的占72.26%,他们不愿意和二孩分享吃的、玩的、零花钱以及父母的爱;大学组中反对生育二孩的原因体现这点的占39.88%,他们担心自己的吃穿用度和父母关爱减少,将来产生养老和遗产纠纷。两个样本组中都存在独生子女担心自己吃穿用度减少、父母关爱减少问题,但这一情况在小学组相对严重些。大学独生子女在接受持续性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同时,生活经历不断丰富,价值观、思维方式逐渐成熟,他们更加理解分享内涵,并逐渐学会分享。对于年幼的独生子女,他们还在学习成长。家庭作为最先也是最大的影响孩子成长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以身作则,分享教育穿插于日常生活,以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

(二)责任意识较弱

调查中发现,两个样本组中都存在部分大孩对自身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意识较弱,具体表现为对自我、家庭、他人、社会群体和环境的责任感。大学组支持二孩生育的人中,19.95%的人会以父母的年龄、身体状况及意愿作为是否支持父母生育二孩的重要参考,这表现出他们对他人的责任感。同时,16.96%的人表现出对家庭情况和未来生活的考虑,这是对家庭的责任感。小学组样本虽然年龄尚小,但支持二孩生育的人中,25.35%的人认为二孩能让自己当哥哥姐姐,这反映出了他们初步具有对自我的责任意识。但大学组反对二孩生育的人中,21.93%的人认为照顾二孩会不自由。甚至有个别认为,若二孩帮父母养老、父母给自己多些财产,就支持父母生二孩。可见,这些独生子女考虑自身利益较多,回避对家庭、父母、同胞的责任,不愿为家人付出。相比之下,这一情况在小学组中较为严重,但大学组中也有相当部分独生子女在接受了长时间段持续性教育后仍有人存在这个问题,这是需要家长和学校关注的。

(三)独立自主性不足

调查发现,小学组中5.3%的人由于父母的意愿影响个人对同胞的态度。在想要同胞的人中,10%的人受父母对二孩性别偏好影响进行选择。访谈中也有些独生子女由于邻居亲戚说父母喜欢弟弟以后不爱你了,所以想要妹妹,这在大学组中也有一定的体现。此外,大学组中,部分独生子女补充道:二孩生育父母决定就好,个人意见不重要。可见,家长和周围人对二孩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选择,且长期后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观念。也有些大学组独生子女认为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可凑好,男孩好可以传宗接代。时至今日,传统生育观念对人的行为和思想依然影响深远。两个样本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独立自主性欠缺的问题,主观易受他人影响而人云亦云,且小学组的独立自主性更差些。当下多数独生子女心理和思想成熟早,他们思维活跃,较早有了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但由于能力有限,资源不足,无法实现个人目标。并且独生子女受全家宠爱关注,一些家长甚至一手包办。孩子的依赖性增强,个体独立自主性降低,生理与心理的错位愈加明显,这极易引發心理问题。

(四)亲子同胞关系焦虑

调查发现,许多独生子女对二孩造成的家庭影响想法较为消极,在家庭成员关系上主要体现在心理上对亲子关系和同胞关系的焦虑。

在亲子关系上,多数人反对二孩生育是担忧父母关爱和关注度降低,优待二孩胜于自己,主要表现为吃穿用等资源分配不均。并且,他们担心父母责骂自己多于二孩。大学组调查中,27.54%的人认为若父母保证不比较两个孩子,就支持父母生二孩。25.87%的人认为若父母能保证不偏爱二孩,就支持父母生二孩。可见,大学组独生子女对父母偏向对待比较重视,而这在小学组中也有所体现。这种对亲子关系的焦虑,极易滋生嫉妒心理和消极情绪,对父母信任度降低,从而引发亲子关系危机。

在同胞关系上,调查中许多人由于对同胞关系焦虑而反对二孩生育。大学组中,25.53%的人认为二孩会削减自己的吃穿用度,使父母关爱减少、偏向对待。33.48%的人对同胞相处和交流担忧,担心两个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竞争,被经常比较。甚至有6.4%的人担忧两个孩子产生养老和遗产纠纷。而上述情况在小学组样本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反映出了孩子对亲子和同胞关系的焦虑和担忧,父母应及时纾解,引导其客观正面地看待同胞关系,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

(五)金钱观存在偏差

金钱观是指人们对于金钱的认识、态度、观点和看法的总和,包括金钱价值观、金钱获取观和金钱使用观,它与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调查发现,两个样本组中都有部分独生子女对金钱等物质利益较为注重。小学组中,14.19%的人认为二孩会使自己的零花钱减少,个别人担心二孩会和自己争财产。大学组中,11.70%的人担心二孩会使自己的吃穿用度减少,6.40%的人担忧将来养老和遗产纠纷。进一步调查发现,一些人认为如果财产平等继承,就支持二孩生育。也有人补充道:父母多给点钱给我买iPhone就行。虽然这部分人总数乍看不多,但其中一些想法较为偏激,不容忽视。小学组样本年龄集中于金钱观形成的重要阶段(6.12岁),大学组样本大多已迈过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其行为模式、观念等仍在持续发生变化,三观还在形成,受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家长和学校应根据不同阶段孩子心理成长特点,关注、培养和塑造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六)家庭角色认知不足

独生子女家庭中,代际中心发生下移,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家庭核心。面对二孩,独生子女将从被照顾者转为照顾者,家庭角色将发生转变,一些人对此较难适应。小学组中反对二孩生育的人担心二孩会影响自己的吃穿用度,导致父母关爱减少,甚至偏向对待,担忧未来家庭生活。而大学组中25.53%的人认为二孩会削减自己的吃穿用度,使父母关爱减少、偏向对待。33.48%的人担忧同胞相处,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竞争。甚至有6.4%的人担忧未来产生养老和遗产纠纷。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首先是子女,应尊敬孝顺长辈,尽其义务与责任。但代际中心下移使传统伦理的长幼有序被逐步打破。许多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他们考虑自身多于父母。这种对当前家庭角色的认知不足,使家庭角色转变难度增加。同时,一些人对兄姐的角色还未充分认识。他们对二孩可能带来的生活变化多数比较担忧。并且,日常作为被照顾者,他们不知如何照顾二孩以及如何与二孩相处。可见,独生子女自身对当前家庭角色和兄姐角色认知均存在不足。家长应引导他们家庭角色转换,这对调适孩子关系、减少孩子冲突、促进孩子间良好关系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三、“全面二孩”背景下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一)优化社会教育环境

1.加强大众媒体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文化相关媒体产品的监管、审核,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禁止不良音像制品流入文化市场,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各电视节目对黄金时段播放题材内容进行筛选把控,不播放含暴力、争斗等不利独生子女心理的影视作品。同时,完善网络相关法律,建立专门网络监管部门,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专项内容,统一制度法规,提高法律法规权威性和机构的办事效率。此外,加强网络教育宣传,对青少年和儿童组织网络安全教育,指导资源信息的筛选方法,提高信息判断分辨能力。并且,树立盈利场所的责任意识与社会公德意识,营业性网吧、KTV等场所要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也可制定针对性的禁入方案,严禁不良思想的影响。

2.优化市场经济环境

通过营造公正、平等竞争、诚心的市场经济环境,优化社会经济环境,来对独生子女价值观、金钱观等产生积极影响。商家企业应秉持道德底线,不为盈利损害社会、他人的利益。先哲要求人们面对利益应“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居利思义”,树立“义为利之本,利在义中,义利统一”的观念。凡于义符合的正当之利可取,而当个人利益与道义冲突时应“不顺其利”。至于人己关系,应“专欲益己”,端正心态,秉持道义,发扬利他精神。利己为利,利他为义。对于见利忘义、置道义、公利及他利不顾的行为,先哲是严厉谴责的。如果商家能坚持道义,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企业能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可有效避免食品安全、消费者信任危机等问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买卖方人际关系,营造促进孩子成长的公平、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家庭教育建议

1.重视角色认知教育

每个人的家庭角色随着年龄增长和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角色引导,是其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关键。

首先,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如今影响着许多家庭。家中长辈对性别的偏好不利于孩子性别观念的塑造,也会使家庭角色认知产生偏差。因此,父母长辈应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向孩子传递男女平等的讯息,并且不会因性别而差异对待孩子,会秉持客观公正处理将来的家庭问题,消除其对二孩性别的顾虑。此外,家长应端正自身性别观念,才能上行下效,帮助孩子塑造正确的性别观念。但要注意换位思考,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帮助其适应新的家庭角色。

其次,建立新的角色认知。二孩给独生子女增加了兄姐的新角色,但他们由于自小无同胞,对此大多不知所措,需要家长从旁引导协助。家长在孩子认清当前自身角色的基础上,帮助分析角色变化,教导其应对、处理方法,帮助孩子构建新的家庭角色认知。独生子女作为小辈,应尊敬孝顺、关爱体谅长辈;作为兄姐,应体恤父母等家中长辈,关心爱护二孩,帮助父母照顾。教育过程中,家长要采取适合孩子的方式来帮助转变观念,并将责任感、分享精神等培养贯穿其中。这在帮助孩子适应新家庭角色的同时,可以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促进个性发展。

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第一,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当前社会虽倡导全面素质教育,但许多家庭仍受应试教育影响。调查中一些独生子女担心二孩会和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竞争。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反映出家庭对学习成绩的重视。而其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品德方面的不足,如责任感不强、个体主义倾向重等,反映出了家庭教育在德育上的欠缺。无论是智育还是德育,家庭教育都承担着不容置疑的责任。智育固然重要,但德行是人的灵魂。学习成绩只能说明学习能力的强弱,但品德不良足以毁灭一生。无论何时,德育都需一以贯之。家长可根据孩子特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提升孩子的道德认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二,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调查发现,有些父母准备生育二孩,但未询问过一孩的想法。有的独生子女表示自己是否想要二孩不重要,关键是父母决定。长此以往,孩子身心受到压迫,会缺乏主见,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尊重孩子意愿,孩子与家长平等相处,营造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鼓勵孩子多参与家庭讨论,促进其个性健康全面发展。对于准备生育二孩的父母而言,尊重孩子对二孩的想法,对此进行亲子沟通交流,可避免一些由二孩引发的亲子矛盾。这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良好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孩子平等民主意识的形成。

第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两个样本组中均有部分独生子女对二孩心理排斥,担忧未来的家庭生活和个人处境,表现出对亲子和同胞关系的担忧和焦虑。有一些孩子回避问题,想法偏激。大学组中,一些人选择了和父母冷战,少数选择了离家出走,有个别甚至用自杀威胁,表示死都不同意。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而上述这些情况表示许多独生子女的心理状态并非如此。如果家长对此未及时引导解决,而孩子又不懂如何纾解,将对孩子成长十分不利。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发展变化。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学习一些心理知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以促进个体进一步发展。此外,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赖于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与学校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3.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

当前,许多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专家发现,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人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兴趣、品格、性格、意志、独立性、忍耐性等。调查中,独生子女独立自主性差、金钱观偏差、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都反映出这方面欠缺。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一,培养关爱他人能力。许多家长对待孩子十分关心爱护,与此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爱他人的能力。调查中,独生子女对二孩的排斥抵抗,甚至少数采取自杀、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反抗,都反映出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没有让孩子懂得亲人之间相互的责任,家长真正应该培养的是孩子对他人的关爱之心,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共情”能力。家长真正应该培养的是一种孩子对他人应有的关爱之心,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共情”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换位思考、懂得分享、学会承担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分享精神等多个方面。

第二,培养抗挫折和独立能力。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相对优越,自小被悉心呵护,成长挫折较少。他们遇到问题会不知如何解决,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甚至会不顾他人感受任性而为,出现偏激情绪和行为。对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主动进取的精神以及独立创造的能力。此外,家长要加强孩子的实践锻炼,参加如志愿服务、夏令营、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磨炼孩子的意志,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独立能力。

(三)学校教育对策

1.重视孩子全面发展

目前教育环境总体上重学习成效,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好坏,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也无法成长为人格健全、思想进步、品德良好、知识丰富的全面均衡发展的人。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环境特殊,许多家长缺乏独生子女教育经验,学校作为独生子女教育的重要场所,对独生子女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含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

2.改进心理教育模式

调查中独生子女心理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家庭和学校在心理教育上的短板。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许多学校心理教育由本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负责,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引人心理学专业人才和医疗人员,提升学校心理教育人才队伍的专业性。此外,教师应从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经常关心学生心理状况,对于二孩有偏激情绪的独生子女应加强关注引导。学校也可以组织和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放松身心,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此外,学校加强良好校风、班风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

3.加强家校教育联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都十分重要且各有优势,应加强家校教育联系,将其有机结合形成家校联动的教育模式。对独生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便于学校顺利开展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可及时与学校教师沟通交流,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尽早走出困境。对于学校举办的活动,家长自身响应的同时也要多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责任编辑:周海秋]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教育问题独生子女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