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8-05-15张丽蔡亚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

张丽 蔡亚峰

摘要:新媒体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崭新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入手,结合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讨了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3.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3-0013-0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凭借时效性、互动性、娱乐性、多元性等特点,迅速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大学生作为接触新媒体最广泛的群体,价值取向受到新媒体信息多元化的影响日益深刻,仅仅依靠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灌输,往往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产生隔阂,难以促进其思想品德发生内在的质变。因此,积极探索新媒体视角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延伸,则是指教育者将教育意向、教育内容通过间接、内隐的方式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引导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计划而有预期的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相比显性的德育知识灌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育目的的隐蔽性

区别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接地气”。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教育目的融入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中,以平等民主师生关系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感。

(二)教育内容的渗透性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课堂、讲座等形式向受教育者正面灌输的,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其他非课堂的形式影响受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项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受教育者从中体验、感悟和反思,从而完成思想道德教育过程。

(三)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模糊。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旦能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所传递的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内心产生累计效应,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持久。

二、新媒体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一)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性相契合

新媒体环境构建了独立于社会现实生活的虚拟网络空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互相浏览信息而不直接参与互动,以虚拟身份交流信息,辅之以数字、图片、视频、信号等方式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运用隐性的教育方法,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认可相关的教育理念,这就迫切需要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新媒体创设的虚拟环境刚好符合隐性教育内容的隐蔽性,借助新媒体的虚拟身份进行传播,使得思想观念传授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传授过程更为柔性,更易于大学生接受。

(二)新媒体主体的平等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自主性相契合

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能通过网络,个性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平等,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重视大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和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无意识的自我教育,这些都与新媒体环境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十分贴切。

(三)新媒体服务的个性化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相契合

95后大學生思想敏锐、自我意识增强、精神需求多样,面对社会现象和新闻热点,都有自己独特的间接,不愿意全盘接受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在接受信息时也偏爱论坛、社区、社交软件,搜索引擎、户外媒体等新媒体渠道,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受限于时间、空间的要求,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大量的载体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依靠形式多样的手段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提升其内在的认同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教育主体引导创新乏力导致德育内化低效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美日等发达国家在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培养和健全人格教育等方面,采取了相对委婉和含蓄的方式,通过设置综合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物质情景、文化情景、人际情景、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和各种社会组织等渠道向学生传授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良性循环,从而切实提高隐性教育的效果。我国高校真正引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并引起重视的时间并不长,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实践中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上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引导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有效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教育客体接收信息多元化导致价值认同困境凸显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新媒体这种新的社会经济状况背景下的产物,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对其价值观影响和嬗变势不可挡。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功能和海量信息,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实现了“一对多”到“多对多”的转变。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相伴,新媒体的特性使得大学生内在思想更为复杂和多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造成负面影响,新媒体技术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无形中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控难度,伴随新媒体而来的各种新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等思潮的兴起,如何构建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认同,已经成为当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三)教育介体开发资源滞后导致持续参与意愿降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以传统课堂和教师为主和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教育模式。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一些条件相对较弱的高校仍未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纳入规划,发展相对缓慢,隐性教育资源开发相对滞后。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研究课题和新媒体平台发展日新月异,但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网络化程度依然较低,没有整合出有效、快捷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和平台,力量较为分散,不能及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形式方便快捷地传递给学生,并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凝聚学生思想,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互动与反馈。

(四)教育环体传播规则缺失导致人际交往危机加速

人际传播规则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遵守平等相待、以诚相待、相互尊重等社交礼仪,而在网上交往中这些规则会被自动忽略。与现实交往相比网络交往的好处在于,网络交往提供了虚拟的环境,不用顾忌现实中要考虑的身份,环境等因素,从而给交往主体带来一种错觉:话是可以乱说的,不友好待人也没有什么损失,可以自由的享受着为所欲为的“交往”,面对这种线上线下人格分离时,学生就会出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认知错位,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频繁地转换,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同时大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的交流,会造成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疏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随之减少,从而变得孤僻冷漠、不善言辞,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进一步加速人际交往危机。

四、新媒体视角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创新教育引导方式,彰显隐性内化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隐性教育的效果。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蕴含了隐性思想教育的理念。他主张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非正式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接受应有的道德训练。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很难满足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缄默知识的重要性,采用文化熏陶、情境设定、分层教育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在焦点关注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积极地感知、辨别、检讨和澄清,从而不断生成缄默知识。结合和吸收内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依托新媒体平台,结合传统文化和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吸引等多重因素,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方式,引导大学生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审视,从而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二)强化和谐师生对话机制,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

建立民主平等、增进了解、求同存异的对话与交流机制,是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一书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她指出“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师生之前除了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制度化的沟通途径外,还需要通过新媒体开设学校对内对外接待平台、公开投诉渠道、建立平等对话机制等,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援助,释放内在压力,避免迫于舆情压力而丧失自我,出现沉默螺旋的集体缄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实施隐性教育,就需要从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人手,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选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

(三)构建教育媒介平台,提高网络教育和监督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和拓展。美国传播学者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发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来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新媒体作为议程设置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其自身具备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点,容易导致学生的道德弱化,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控制的风险,因而传统舆论的议程设置引导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积极搭建新媒体教育媒介平台,打造成熟的网络教育系统,实现新媒体网络全覆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面对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利用议程设置对发布的信息和各种链接进行筛选和过滤,提高网络教育和监督能力,引导和帮助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优化校园网络内容,加快家校联动体系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与价值观的传输往往同时进行。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m what efiects)的“5W”模式。依据这一理论,我们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优化校园网络的内容建设,使信息传播能被大学生所接受,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恋爱情感、学业规划、心理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就业与创业等问题。依托新媒体技术可以搭建起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通过QQ、微信及手机短信等渠道,家长可以及时获悉学校动态、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等信息,同时,家长也可以把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新媒体平台反馈给教师,家长与教师之间发挥合力,加强两者之间的协同配合,最大限度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潜力,实现繁荣富强

[责任编辑:韩璐]

猜你喜欢

新媒体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