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策略分析
2018-05-15李梦莹
【摘要】在现今的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反馈英语课听不懂,不想上课。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笔者通过与2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访谈,分析整理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种类并提出合理化激发其动力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习动机;策略
【作者简介】李梦莹,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前言
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现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较弱且存在不同差异,笔者采访了20名高职院校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分析整理了其对于英语的学习动机种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发其英语学习动机的可行性策略。笔者希望通过这次访谈,能够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激发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提升其能力。
一、英语学习动机的分类
笔者在高职院校选取了不同专业的20名学生进行访谈,其中包括10名男生及10名女生,根据整理访谈结果,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分为以下几类:
1.兴趣动机。兴趣是学习者在学习时的深层内部动机。根据笔者的访谈,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听英文歌曲,看英文原声电影”,在观看电影时学生较易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并潜移默化地模仿捕捉其中的语言信息。50%的学生认为“对英语国家的人及其文化背景感兴趣”,对一个国家及其文化感兴趣将会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但仅有少数学生表示喜欢英语这个语言本身。
2.证书动机。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在大一下学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B级考试,因此大部分的学生表示获得B级或A级证书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此类学生期待取得证书后,在未来的求职生涯中可以有所帮助并增强自身竞争力。证书动机会驱使学生更加关注语法,阅读及写作训练,从而忽视培养英语听说这样的实际交流能力。
3.环境动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在访谈中笔者发现,70%的学生都认为在将来的职场工作中,英语表达能力会增强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动机是学习者在外界的影响下对学习的反应,属于工具型学习动机。
4.情感动机。笔者在访谈中发现75%的学生把对任课教师的态度迁移到了英语学习中,这类学生努力学习或是放弃一门课程完全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喜好。认真负责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敬仰之情,这样会增强学生学习时的自信心并获得认可感及成就感,这种因对教师的信任及认可所产生的动机称作情感动机,而这样的动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会因为对教师的态度转变或更换教师而丧失学习动机。
二、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1.性别因素。经研究发现,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相较于男性学生会更为显著。相对于男生,女生的英语基础较佳,从而在学习中更易建立自信心,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女生更喜欢观看英文原声电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也较感兴趣。
2.专业因素。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高职院校中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科生对于语言及文化更加敏感,因此较易产生更多的内部动机。对于理科生,英语语言能力是其求职及升职的媒介,凭此他们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技能及知识,甚至得到出国培训深造的机会。
3.家庭背景因素。高职院校中,出身农村家庭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明显弱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75%的城市学生初次接触英语的时间是在6-10周岁,而60%的农村学生第一次学习英语是在10-15岁。英语学习的时间长短决定了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并影响其之后的学习生涯。同时,城市家庭的家长更加能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并敦促学生学习,这些学生多数从小学开始就会参加英语兴趣班,获得更多的练习英语的机会。
三、激发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阶梯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与成就感。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成绩较低,在学习时会有较强的挫败感,从而轻言放弃。无论在课内或是课外的活动中,教师都应关注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多以鼓励为主。在教学时,教师应多关注每位学生的能力,设置任务及活动时应根据其难度进行区分,采取阶梯式教学,尽量鼓励学生都参与其中,提高其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2.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兴趣。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在进校之后都抱有一种混日子的心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及其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设立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的确立将会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并且提升其课堂参与度。
3.开展互动式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情感动机而激发学习动力,教师应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多开展互动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亦可引入竞争环节,在小组活动时加入分数评比,并且小组的方式可以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建立自信心。丰富的课堂活动模式更易吸引學生的眼球,激发其求知欲及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汤闻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J].外语教学,201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