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灵动 实用有效
2018-05-14阮晓燕
阮晓燕
一、课前全方位预设
1.着眼一线教师可观、可仿、可思
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一线34年的教师,站在江苏省特级教师的角度,需要呈现1节课,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课堂应该具备示范、导向、引领作用。笔者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通过考虑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所使用的教材,对于场地的布置、器材的使用,以及能为对本次观摩课期望值较高的观摩教师们呈现1节带给他们反思及启迪的课。笔者根据活动的主题及自身的教学风格,并考虑到借班上课,确定了水平二(三年级)《无器材障碍跑》为教学内容,厘清思路的同时研究教材、钻研教法、挖掘教材的内涵,并设计了教学方案与策略。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指导下,在健康促进和终身体育的引领下,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希望让观摩教师与上课学生各有所获。
笔者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进行了课前预设,如,将学生身体作为拼搭障碍的资源,将简单做到精致。让观摩教师不仅可观察教学方法和效果,而且可进行模仿和开拓,产生对于障碍跑的教学以及体育资源开发的深刻思考,在笔者呈现的课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多、更新的利用人体拼搭障碍的方法,丰富体育课堂教学,采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实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2.着眼上课学生可学、可练、可用
设计主题无论是什么,其着眼点和受益者都应是学生。在预设时,笔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实用性,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障碍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可运用的实用性。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丰富、喜爱游戏、好胜心切、敢于尝试,已经具备一定的身体活动能力,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行为、持续学练的动力需要培养。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没有器材,利用人体合作拼搭障碍跑的学练,诱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障碍的拼搭,促使学生在学练中乐此不疲,通过团结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勇于体验和尝试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同时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在身动、心动、思动的不断刺激下,通过不同形式和方法的学练,掌握安全、快速通过障碍的技能,并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延伸到课外,与同伴以及家长进行合作练习,通过不同障碍的技能与技巧,挖掘学生的潜力,并运用掌握的方法,有效提高野外生存能力,凸显教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培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着眼授课教师可操、可做、可行
无器材的障碍跑教学避免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布置场地、器材,课后再回收器材,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困境。因为是异地借班授课,教师无需携带、准备器材,只要有一些标志贴、一块篮球场、一个音响即可。本课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简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为主线,以游戏为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练中,激发学生身心结合,体现实用的可操作性、可行性的方法,展示简约灵动、实用高效的教学风格。
二、课中多角度呈现
1.教学策略
人体障碍,实用高效。运用人体搭建障碍,对学生充满着巨大的诱惑力,形象化地将学生的身体搭建成“河”“桥”“隧道”“山洞”“小树”,学生的好奇心被迸发,想象力瞬间被激活,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练中。
团结合作,引导迁移。安全快速地通过障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河”“桥”“隧道”“山洞”“小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调动平时的生活经验加以迁移。合作拼搭不同形式的人体障碍,并快速安全地通过拼搭的障碍,使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挑战自我、体验成功。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中体现其价值。课的开始部分,教师就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通过不同障碍物时,适时鼓励学生敢于向更高一级的难度挑战,享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团队意识和责任感,成为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敢者。
2.课堂教学场景
体育课上的游戏活动是学生喜爱上体育课的动力之一,在教学中将以游戏的形式对过障碍的方法进行串联,为学生搭建学练和展示的平台。如,在准备活动中,全体学生直立、手臂上举模仿“小树”,根据教师口令,每名学生绕过若干棵“小树”;全体学生头上击掌作为动态“小树”,根据教师的口令,每名学生绕过5棵“小树”,2名學生1组根据教师的口令迅速做出相应动作,学生在体验中,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又如,钻过“隧道”及钻“山洞”环节中,4名或8名学生为1组,利用身体快速、安全地拼搭“隧道”及钻“山洞”并展示钻过“隧道”及“钻山洞”的方法,引领学生学练“钻”过不同高度、不同大小的障碍。
学生在课堂学练中不仅身动,在准备部分中教师喊号,学生集体在跑动中绕过人体障碍,体现准备活动的多样化;4名学生为1组的“钻”到整个场地上同时在“钻”的过程;从“大”高度到“小”范围钻障碍;从练习到比赛,以及从跨、跳、钻、绕过障碍的组合运用比赛,学生始终处于运动中。同时还心动:学生始终在合作中练习,在练习中沟通互动,在比赛中学生的呼声、笑声,反映出心理活动的愉悦。还调动思维:以搭桥的不同“物体”,钻的方法、如何去钻,与其他同伴钻的方法有何不同?如何钻得更快,以一个个的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思维从低到高,提高思维分析的能力。课堂中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动觉多种感觉参与练习,促使其理解动作要领,学会动作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本节课身动、心动、思动,多器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