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地方应用型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提升
2018-05-14刘萍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给应用型院校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很多应用型院校目前还存在专业与培养计划设置缺乏科学性、学生与社会衔接能力低、就业率低等问题。为了在社会制度与经济改革的背景下实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应用型院校应该准确定位,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信号理论关注就业率,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与专业进退场制度。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院校 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 衔接策略
[作者简介]刘萍(1983- ),女,江苏常州人,无锡太湖学院,讲师,硕士。(江苏 无锡 2140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新常态背景下江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JYC00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1-0044-05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地区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机遇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很多应用型院校领导和地方政府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搭乘经济发展的顺风车,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求。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改革,成为地区应用型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转型期地方应用型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的内在耦合
(一)地方应用型院校的专业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地方高等院校的专业发展可以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地方应用型院校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应用型院校王牌专业与品牌专业,发挥强势专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打造自身的品牌专业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各应用型院校发展与吸收优质生源的重要法宝,应用型院校王牌专业不论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还是中期,都具有很强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对打造地方区域经济的拳头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建设应用型院校特色专业,使高等教育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首先需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区人才市场需求供给侧要求,设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同时,需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在应用型院校内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从教育的源头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第三,打造地区高等院校专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与产业模式的转型发展。专业集群指若干个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组成专业几何体,专业集群的建设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成果,对于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立体化等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地方应用型院校的专业建设
第一,地区经济发展决定了人才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高等院校的发展与毕业生就业很大程度上需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对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依赖程度更高,如国际贸易专业。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复杂、国际地区贸易保护现象严重,导致我國国际贸易市场发展速度放缓,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二,地区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要依靠区域经济发展为其提供资金和教育资源。高等院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财政对高等院校发展的资金支持额度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求。在很多理工科类院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及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可以争取到数额可观的发展资金,使自身专业得到快速发展。
第三,专业结构的调整应以地区经济结构为主要依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各省都出台了针对本省经济改革的经济区域化转型和结构升级调整政策,如海南省农产品精加工出口模式改革、浙江省进出口贸易与电子商务交易制度改革等。这一方面可以强化本省经济支柱型产业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的一种体现。区域经济制度转型与改革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又会导致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变化。各应用型院校应实时关注各级经济主管部门每年公布的经济发展统计情况,充分运用信号理论的正反馈作用,做到主动适应乃至提前调整专业的内在结构。
二、地方应用型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主导下的统筹规划尚有待加强
我国当前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对应用型院校发展改革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许多地方高等院校多由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和划拨经费,这类应用型院校大多明显存在地方行政管理不到位现象,同时也有部分高等院校存在地方政府过分干预现象。应用型院校的发展是师生共同受益的事情,管理也应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政府可以加强引导,但不可过分干预。
第二,应用型院校大多是严格按照国家的专业划分方式设置专业目录,专业更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更新速度较慢。一些省市甚至已超过三年没有设置新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发展脱节。地方政府在为应用型院校提供资源支持时,也可以加强与应用型院校的沟通,结合本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应用型院校协商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地区应用型院校的教育资源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第三,政府对应用型院校发展的管理与指导存在盲区。近年来,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经济产业结构逐步发展转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然而部分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却未能开放思想,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导向和定期评估,导致本地区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得不到有效指导,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第四,落后专业的淘汰机制也未完全形成。我国应用型院校现行的专业制度多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的,很长时间没有进行系统的更新。部分专业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建立科学的淘汰机制,对确实落后的专业执行规范的淘汰程序。
(二)应用型院校专业建设中内涵建设不足
1.专业数量与质量发展不均衡。专业数量与质量发展不均衡是当前很多应用型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第一,为了扩大专业数量、实现学校专业多样化,以期“升格”为综合性大学,这种现象在专业类院校中尤为普遍。同时,部分优势学科较单一的综合性大学也希望通过扩大专业数量来增加学校整体专业结构的综合性。第二,为了扩大规模,以彰显学校的实力,这种现象在二本院校中发生频率极高。很多二本院校为了争夺生源,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忽视自身能力、资源不足等问题,不断申报新专业。
2.专业实力差距加大。专业差距较大的现象大多发生在办学历史较长或刚刚进行过合并改编的高等院校,尤其是专业实力差距较大的院校合并,更能导致校内各专业实力差距较大,出现“富者更富”的现象。这不仅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也是学校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重视程度不均衡造成的。
3.存在拉大旗、轻建设的现象。和不断申报新专业一样,应用型院校也存在不顾自身实力不断申报新项目的问题。项目申报之初,应用型院校教师和管理者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责任心,在完成立项、获得资源以后,就失去了原先的热情,甚至部分项目到最后也未能达到预期成果,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物力。
(三)应用型院校专业建设制度体系不完善
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范围较小、合作力度不足,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和保障机制。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生产与发展提供专业性较强的高端技术人才,校企合作不仅能帮助学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增加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也能帮助企业发展提前储备人才。事实证明,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在就业中明显占据主动优势。但是,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大量应用型院校的大学生涌入企业实习会给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管理带来很多不便,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敢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激励和管理措施,引导校企合作的正常化进行,保障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完善的保障机制引导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经济转型期地方应用型院校专业建设与提升的路径
(一)政府宏观管理是保证
1.制定应用型专业质量评估标准。应用型院校专业建设应该打破教育系统内部评价方式,由学校、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参与,建立适应现代应用型专业发展的科学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新的评价方式不仅需要反映教育中不同主体的需求与收获,也要体现新的教育方式在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岗位实习等多方面的教学成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高校,评判不同类型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也存在差异,这就意味着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校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作为政府主体来讲,需要进行分类研究,制定出符合应用型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质量指导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仅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教育方式的考察,每一个阶段的教育质量评估都可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提供丰富经验,也为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提供第一手资料。
2.建设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重点专业群。“十三五”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高等院校可以借助经济发展的良好资源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等院校重点专业群。例如,浙江省当前正在建设的国际贸易专業群、跨境物流专业群等,正是借助当地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立起来的。对于学科优势明显的专业,高等院校可以适当增加支持力度,鼓励其建立专业群体,实现学科优化、资源共享和高水平专业建设。
3.建立专业发展信息平台,引导应用型院校专业建设。建立专业发展信息共享平台是网络信息时代高等院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使用较多的专业发展信息交流平台主要包括:一是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动态信息,包括学生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的反馈;二是人才市场需求动态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变化及国家政策动态等。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应用型院校、学生、企业、社会等多方的信息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育发展动态与社会人才需求动态,还能通过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了解市场动态、了解国家政策动态,帮助应用型院校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学生选择专业与就业方向提供指导。
(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是根本
1.做好专业建设整体规划。专业整体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组织建设工程。第一,专业整体建设需要详细的建设规划与科学的建设依据。第二,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与各院系需要处理好各个专业之间的关系与资源分配问题,保证各个专业发展均衡。第三,基于教育的周期性特点,各院系可以在专业实践中结合周期发展经验,不断完善专业发展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改革是存在于教育的全过程中的。应用型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不同于普通本科类教学,应用型专业的教学不仅包括理论学习,更重视实践技能的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与完善,需要教育者结合实际教学效果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实践技能的教学改革可以从实践出发,将案例分析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引入实践教学中,增加实践操作机会,丰富实践教学方式。
3.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主要是对高等院校提出的,加大应用型专业课程建设力度可以从优化培养方案、转变教育理念、加强管理重视、增加教育资源分配的倾斜、关注学生需求与社会需要等方面展开。
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根本,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加强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如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定期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实践能力培训,在完成一定周期的学习后再回到教育岗位。同时,可以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实习,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发展动态,更为真实地感受实际生产活动,发现教学与生产间的差距,为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提供准确的信息。
5.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当前,应用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这方面的建设还有待提高。首先,需要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与资金投入;其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争取与企业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借助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应用型院校教育活动服务,同时应用型院校也可以利用本身的优秀科研团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三)完善专业建设机制是保障
1.完善应用型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是教育发展的质量保证,同样,科学的专业建设评估机制也是专业建设与长期发展的保证。应用型专业建设评估可以从专业设置、专业教学、个体就业、特色专业建设方面来进行。专业设置与专业教学能力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个体就业是教学质量的反映,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优势,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2.健全应用型专业建设调节机制。建设专业调节机制是应用型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一大制度特色,应用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时刻保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定期对专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调整。第一,建立健全新专业建立机制,将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专业引入应用型院校教学中,比如电商、物流等;第二,建立旧专业淘汰机制,对于理論与技能较落后、实际应用范围较小的专业要逐步淘汰,比如电报专业等;第三,健全现有专业强化机制,保证现有专业体系的正常发展。
3.引入行业参与,建立内外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建设评价机制。应用型专业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实践教学部分。因此,应用型专业评价机制的建设应引入行业力量,建设由应用型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就业质量等多方面对应用型的专业建设进行评价。
社会制度与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深化专业建设与提升研究既是地方应用型院校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经济改革与市场变化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地方应用型院校可以借助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完善相关专业建设体制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实现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李亚娟.基于服务地方的广西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0(3).
[2]王友航,郝庆.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中国政府在行动[J].高校教育管理,2010(1).
[3]刘仁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中的“教学型、地方型、应用型”解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0(1).
[4]赵家君.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5]胡立和,傅家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高职教育专业布局的策略选择——以湖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6]乐军波,朱晓卓,沈励铭.宁波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思路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