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时武义璟园中

2018-05-14丁梅琴

浙江林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古民居戏台江南

丁梅琴

当走进璟园古民居博物馆时,古朴静谧的感觉扑面而来。在这里,80余栋明清时代的江南民居建筑静静伫立,结构严谨,雕工精细,精心布局,俨然一座江南古民居大观园,记录着祖祖辈辈的聪明才智,令人仿佛穿越时空……登高而望,徽派建筑高低错落,马头墙此起彼伏,间或伸出一些竹枝,翠盈盈地让人心情大好。沿级而下,村中小径蜿蜒延伸而四通八达,石阶两旁长着苔藓或蕨类植物,漫步其间有种久违的感觉,没有鸡鸣狗吠,宁静而不寂静。“游一园可尽览江南古民居之风貌,居数日则领略士大夫日常之风雅。”在璟园,不仅可以欣赏古色古香、风格各异的建筑,还可以在三榭茶舍品茗,在禅意生活馆听学,在云雪堂抚琴,在剑瓷苑论剑……这是一座有灵气的园林。

璟园成千樘古木之大观,集五百工匠之大巧。每一座古民居皆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沉淀,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山水之精华。经过科学规划,璟园在搬迁的同时既保护了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完整性,又传承了古典园林的系统性。其规模之大,品质之高,不可再复制。登高进“观景亭”,倚栏俯视璟园,犹如卧龙摇头摆尾盘踞在“塔石垄”山谷中。民居依山绕着小溪群聚,整个建筑布局,头有“文昌阁”“三山书院”,身接“内火洞大厅”连“爱日堂”“魁榜堂”“无有堂”,靠后有“赛金花馆”“近悦堂”“清朝戏台”,折腰处“剑瓷苑”,拐弯至“鹏熙堂”,另有“恩德堂”“云雪堂”“童话书屋”“槐庭宗祠”节节相连,尾至“中山文岳宗祠”。古民居之外,又配套建造有花园、亭台楼阁和水榭观景。

璟园总占地300亩,除了建筑以外,一半以上面积都是绿化景观,园内300年树龄以上的古银杏树、古樟树近百株,各种花卉苗木数以万计,恍入桃花源之境,且都有挂牌标识,以便增进游客对古树名木的了解。为了提升绿化水平、丰富景观层次,璟园内又新植毛竹、茶叶、枫香等各种苗木。

“山月窥檐入,溪风掠坐来。炉薰兼茗饮,净拂绿琴埃。”在中式建筑中,屋檐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初入璟园,蓝天白云之下,抬眼所及之处,皆有飞檐峭壁,日光投影到斑驳的墙上,屋檐或大或小,成了一种惬意的荫蔽。更巧妙的是,园中青竹片片,枝干挺拔,便有飞檐隐于葱茏的绿意之中,给原本单调乏味的白墙黑瓦增添了几许光彩。

“庭树不知人去尽,秋春还放旧时华。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水是园林中一道难以抗拒的柔和之美。璟园中,凡是有水的地方大多有一方莲花池,夏日时节便可欣赏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态,尽享“柳影渗渗水底天,荷气微风香暗通”的情趣。突然,水波开始变得不平静,原来是几只野鸭在其中游荡,它们神情憨然,姿态端庄,给这一汪池水带来了勃勃生机。花叶之下,还有成群的小鱼在嬉戏玩耍,更是多了份灵动与情趣。等到秋意渐浓,池中又是另一番景致了,残荷虽败,风情尤甚。

有水的地方必有桥,璟园作为江南园林,自然不缺乏小桥流水的婉约雅致,这些桥不仅连接起一幢幢的建筑群,而且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或为亭台楼阁之陪衬,或为水面之点缀,烘托倒影,增添无限佳趣。宋代诗人欧阳修有诗云:“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江南园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而有之,集风光、建筑、艺术于一身,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走进璟园,不仅可以欣赏其中的山水文化、建筑文化、诗词艺术,还可以细细品味蕴含在园林中的古代文人的人文心态及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

据园中的管理人介绍,“璟”字意为玉的光彩,璟园建造的初衷即在于荟萃江南古建,希望它们能在这尽情绽放“玉的光芒”,这也是取名“璟园”的意义所在。每一幢精美的古民居都有不同的建筑文化和特色,像是一块“活化石”向游客诉说着其特有的人文、历史故事,行走其中,就像是穿行在不同时空之中,看一眼,满满都是乡愁。如:建瓯儒林郎第,百柱落地,财不外漏;江西乐平古戏台,雕梁画栋,演绎千古风流;施姓槐庭宗祠,石头为柱,特色鲜明;清代民间讼师李家大宅,占地千方,规模宏大。

园内还有明清家具馆、古琴馆、围棋馆等文化产业项目,回归历史,置身在充满人情味的古民居中,俨然有时光倒流之感,另有一番情怀。雅集是来自古文人的一项雅聚活动,晋代有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宋代有苏东坡、黄庭坚等的“西园雅集”,并绘有《西园雅集图》传世。文人雅士风云际会,挥毫洒墨,吟诗赋词,抚琴唱和,曲水流觞。璟园深处,就有这样一处所在——云雪堂琴馆,众人在此以琴会友,还未走进琴馆,便隐隐约约闻得美妙的丝竹之音,此时你会发现,所谓诗情画意,不仅是环境,更是心境,即使身处喧嚣,内心也能建起一座园林。

文昌阁设前院、后院,五间二层,两侧为厢房。明间用四柱九檩,后檐用牛腿承托挑檐檩,铺望砖。在文昌阁下方,还有一家三山书院,它原先是家族私塾,从中可一窥古代书院的样子,如今身负着打造璟园特色文化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书院背依文昌潇湘阁,身环清池碧玉带,脚蹬明正古朴桥,书卷气息散满园。走进院内,令人仿佛顿入古时,似乎能看见屋内一群托腮静思、耐心倾听的孩子们。

武义是著名的婺剧之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旧时武义人热爱婺剧的天性重新被唤醒。唱戏演戏都离不开戏台,于是在众盼所归之下,江西乐平的古戏台也被搬进璟园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戏台为传统木构架式:台面为牌楼式,遍饰戏文浮雕;屋面飞檐翘角;外墙绘有各种山水、花草及戏曲故事等吉祥图案,颇具文雅格调。院场用青石板铺地,两侧各植一棵高大树木,平添一份恢弘气势。驻足在璟园古戏台前,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当年演戏、观剧的情景仿佛浮现在眼前。此处的古戏台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静态建筑物,更是婺剧活态展示區,配合着园内的保仪堂戏馆。这里会不定期举办婺剧演出、婺剧教学等活动,古戏台的两个厢房还分别布置了化装间、更衣间等,游客、市民可以登台亲身体验戏曲演出的魅力。

“打造古民居博物馆,就是为了文化传承,保护古村文化,让后辈看得见乡愁。”璟园中的管理员如是说。望着充满历史气息的马头墙,走在如画的风景里,追寻旧时武义的故事,找寻一份江南情结。

猜你喜欢

古民居戏台江南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观林家嘴村萝卜坯戏台
充分利用古民居开拓旅游资源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考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贫困村落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圆明园戏台考
浅论民居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杜潘芳格的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