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现代林业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18-05-14胡侠

浙江林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康养林业培育

胡侠

加快推进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林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手段,是抢占绿色产业革命制高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浙江林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兴林富民成效显著,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生态文化蓬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

浙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两山”重要思想,以“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为平台,着力打造特色明显、产业融合、绿色共享、生态高效、竞争能力较强的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着力实施“三个提升” 全面增强现代林业经济的富民能力

提升林业主导产业。要认真落实木本粮油产业、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安吉、龙游、遂昌等县的竹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推广油茶产业转型的“常山模式”、花卉苗木产业转型的“海宁模式”“长兴模式”,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要主攻木本油料产业、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和铁皮石斛产业四大主导产业提升。要稳步扩大油茶、香榧、山核桃等木本粮油产业规模。要加强道路、灌溉等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复合经营模式,大力推广和使用良种,加快老油茶园的改造,着力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增加附加值。至2020年全省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力争超过580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10亿元。竹产业要实施笋、竹同步发展策略,要努力引入工商资本大力发展二产加工业来带动一产的发展,要积极推动竹缠绕、竹装饰板、户外地板、卡车垫板等新材料技术和竹笋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化对林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在环保倒逼的背景下,要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集中废水废气处理,实行清洁生产,推动绿色发展。力争2020年竹业年产值超过550亿元,竹产值超10亿元的重点县(市、区)15个以上。花卉苗木产业要实施提质增效、开放辐射、多元融合三大发展战略,积极打造花卉产业集聚区,培育花卉龙头企业和新型业态,力争2020年花卉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730亿元,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亩左右,花卉产值超10亿元的县达到15个。铁皮石斛产业要强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加快产业集聚区培育;要强化与药企的供需对接和与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产业的衔接,积极开发化妆品、日用品、饮料等系列产品,力争2020年铁皮石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提升森林休闲养生产业。要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地域特色文化,发挥森林的独特作用,打响森林特色品牌。要强化景观森林、古村落、古道、古树等森林休闲养生资源的修复、保护和利用;积极开展省级森林休闲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基地、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精品民宿培育和创建工作,培育点、线、面结合的森林休闲养生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森林康养+旅游、康养+体育、康养+文化等新业态,强化不同树种对特定人群康养保健作用的研究,加快森林康养创意产品开发,将森林康养产业打造成浙江森林休闲养生的升级版。到2020年,力争创建10个以上省级森林休闲养生示范县、30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认定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00处,命名500个森林人家,初步形成集医疗、养生、康复、保健、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打造国际知名的森林康养目的地和森林康养大省。

提升“一亩山万元钱”推广服务力度。“一亩山万元钱”行动是振兴林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浙江林业产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充分认识“一亩山万元钱”行动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它的显著效益,积极制定扶持政策,结合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一亩山万元钱”科技人员挂钩帮扶机制,加大技术服务和培训力度。要大力发展林业复合经营,积极推广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三叶青、竹荪等“一亩山万元钱”经营模式,要着力提升雷竹、毛竹生态覆盖,香榧、山核桃、甜柿等高效生态复合经营模式,努力把“盆景”裂变为“风景”,让更多的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到2020年,力争发展“一亩山万元钱”示范推广基地10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一亩山万元钱”富民典型200个。

认真做好“三个培育” 不断激发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培育新型主体。要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大力培育家庭林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引导林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积极探索村集体统一流转模式,推动分散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股份合作化经营转变,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到2020年,培育林地流转面积2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500个以上,建成股份制林业合作社200家。

培育林业品牌。要积极开展森林食品品牌认定试点,以标准化为基础,建立质量追溯、企业诚信、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体系。到2020年,要培育50个以上安全放心、社会公认的森林食品品牌,依托各林产品行业协会,培育2—3个覆盖全省的森林食品一级品牌、8—10个区域品牌,并开展中国森林食品推荐品牌评选推荐工作。要引导各地积极申报浙江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等,争取培育创建50个以上浙江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要开展“标准化+”行动计划,实施100项标准化生产推广项目。支持林业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努力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0家。要实施食用林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森林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培育产业集群。要推进林业特色产业强县建设,实施“一县一品”特色林产品优势区提升计划,培育扶持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显著、辐射能力强的林业产业集群和集聚地。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以现代林业园区为基础、以主导产业加工集聚区为核心、以三产融合发展为特征的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区和省级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20个以上。以德清、安吉、龙游、遂昌、庆元、云和、嘉善、江山、南浔等为核心,培育家具、木门、木地板和竹木加工制品产业集群;以常山、青田、诸暨、东阳、临安为核心,大力培育特色木本油料产业集群;以萧山、长兴、金东、嵊州等为核心,打造花卉苗木产业集群;以乐清、天台、义乌等为核心,培育铁皮石斛产业集群。各级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工作,将其作为确保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林业部门的重要任务,抓紧、抓细、抓实。

努力提高“三种能力” 加快促进现代林业经济转型升级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要完善科技推广工作机制,提升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和服务应用水平,到2020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0个以上。要强化地方与院所、企业与院所的合作,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技术集聚,建设木本油料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林业科技创新园区。要加快种苗繁育、营造林、干果采摘、产品加工和森林消防等林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推进种苗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强化林木种业创新。

强化要素保障能力。要建立健全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投入机制,提升林业要素保障能力。要推进林区道路建设工程,提高道路建设质量,改善林区供水、供电、通信及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条件,特别要重点支持森林休闲养生设施、服务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及营销服务等,进一步改善山区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发展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林业生产设施用地管理的政策規定,支持林业生产用房等必要的林业生产设施建设。要创新林业金融产品,积极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探索木本花卉大苗资产抵押贷款,扩大授信规模,提高林农贷款获得率,要积极争取将林业龙头企业纳入政策性金融范围,用好、用足林业贴息贷款等政策。要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指导开展经济林产品地方特色品种保险试点。

强化社会服务能力。要巩固提升林产品促销平台,办好重点林业展会,加大林业专业市场培育力度。要大力实施“互联网+林业产业”行动,加快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深入实施“电商换市”,把“网上林业”与“实体林业”相结合,引导各类林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要建立林业三产融合的服务大平台,积极实施林业金融服务扶持、林产品市场开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学习临安区发布山核桃指数的做法,着力培育区域性产业集聚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信息发布中心。要大力发展林业中介服务业,将适合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公共服务交由中介机构来承担,积极扶持采伐、采摘等林业专业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康养林业培育
本期导读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推进康养产业党建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