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2018-05-14景云静

知识文库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驱动核心

景云静

首先我们要明确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中所表现的内涵,顾名思义,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就被称为语文核心素养,它包括四个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而我们现在的高考作文也在考察这些素养。

分析语文作文发展的趋向便知:从恢复高考以来到现在,我国的语文作文题目经历了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几个类型的变迁。对于这几类作文有人对它进行了分类,孙绍振老师认为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是“从强制性的封闭性的主题性命题转变为开放性的自主立意”,将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评价为“从二元对立模式向多元有序转化”,当然,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还是在前两年的理论基础上继续发展,并且使二元对立与多元结构合理组合,寻求新的突破点使高考作文的路径越走越宽,越走越有理论支撑。从孙老师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考作文不再是简单的考察我们学生的文章组织能力,更多的是测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显隐性交织的考察。

在对这几类作文在中国语文作文的历史占据的时间研究,现阶段,标题作文持续21年之久,话题作文稳定了7年,材料作文盘踞考题9年。如此看来我们的作文类型在发展过程具有一个特点:稳定性。那么以此类推,我们至少可以猜测,任务驱动型作文也能稳居“文坛”一段时间。也就是说语文核心素养的考察会一直伴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左右。功利的看,这为我们高考复习提供了一定依据,学生可以加强此类文章的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不是为考场上能宿构或套用自己之前的文章,而是从现在开始训练学生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洞察能力,养成深切思考题目背后的含义与外延习惯,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首先,我们知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它是以完成某种交际任务为目的作文。那么要写好这类作文就要把题中提出的任务清晰的梳理出来,对它有一个宏观把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做到具体分析事件,深究整个事件发生的深层背景、社会因素、人的思想变化、以及大众对事件的看法,以期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再是之前大家所熟知的阐述型作文写作模式。阐述型作文可以多角度的议论,做到蜻蜓点水即可,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一定要做到,选取一点,集中精力深入挖掘,深化思维,寻找事件的具体对象,营造恰当的情境,让问题解决的方案在我们的思考下跃于笔尖,呈现出21世纪青少年思維的活跃和对生活的关注。

任务驱动型作文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文明交流。不是阐述型作文写作没有体现这一点,而是它们绝大多数只是从材料中摘取自己擅长的一个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有时渗透着粗糙的肯定或否定,反正能自圆其说便可。文明交流要求在对话过程中尊重他人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有相关的支持者,而大家的观点都应该在平等中交流,这样才能将理越辩越明,更进一步的强化我们写作的对象意识,不能生硬的要他人赞同自己的观点。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层核心素养来说,可理解为“处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文明交流就是交换意见,这种交换意见要与材料中给出的任务相结合,体现出任务型作文的规定性和任务性。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2017新课标全国一卷,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它的任务是从十二个“中国关键词”选取两三个词,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十二个词自由组合,这样一来考生发挥的空间会非常广,只要考生具备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某种能力,这篇作文的写作将不再是难题。

十二个关键词中有“京剧”、“长城”这些词延伸处就是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解读这些优秀文化就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密码,吸收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深切体会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察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集中体现。“中华美食”“广场舞”“美丽乡村”则是对于考生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考察。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繁重的学习任务压缩了我们观察生活的始建于乐趣,导致很多学生只读圣贤书,不问窗外事。而高考作文正是对这一点的扭转。当我们深入生活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高考作文材料的把握,就是在测试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鉴赏与创造的理解。

我们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那么在考试中要求考试写出关照审美鉴赏能力也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照与践行。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驱动核心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参考答案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