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角度看“非遗”进校园
2018-05-14冯鹃
冯鹃
当下职业学校的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样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了解甚少,渐行渐远,传承者更是少之又少。学校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载体,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非遗”进校园既是对本土文化的发扬,甚至对民族文化的继承,还对职校的德育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 职业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是90后、00后的孩子,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从小在蜜罐里泡大,父母对他们大多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他们中有很多常常追求不劳而获,迷恋被曲解了的嘻哈和盲目的自由。有调查研究显示,职校学生的现状与缺乏恰当及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学生往往都缺乏文化熏陶和道德素养的积累。对此,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德育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而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扎根于德育文化建设。职业学校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育活动与学校德育教育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2 “非遗”进校园的必要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学校就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非遗”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代代相传,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非遗”不是固化的存在、古旧的延续,应该是一种文化建构,每一代人可以有他们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加入时代的元素,以新形式去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而且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参与者的动手、动口、动体等多种能力,因此,在学校落实“非遗”教学及其活动,是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非遗”的传承已不容忽视。但事实上,“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感到陌生,甚至遗忘,传承者更是少之又少,“非遗”正离我们,尤其是与90后、00后的学生渐行渐远。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历史时期,学校德育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学校被赋予了传承传统文化技艺的历史使命,为了让学生熟悉并能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把“非遗”引进校园、走进课堂是必要的选择。
3 “非遗”进校园的可行性
将常州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职业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中,既有必要性,同时也具备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再学习要求上有所不同,他们没有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有利于学校实施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创新德育教育方式,给予“非遗”进校园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二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职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当地,对民族性、地域性的本土“非遗”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方言上的便利。三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对灌输型的文化课应试教育有着一定的挫败感和抵触情绪,把当地“非遗”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将核心价值观通过手工缝制、雕刻、捏塑等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新颖别致令学生兴趣盎然,又有效传承了“非遗”文化,可谓一箭双雕。四是常州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课程,尤其是美术课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构图、绘画、色彩等技能,学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最富有本土地方特色、适宜师生开展活动的项目进校园,既符合展现“非遗”地域性和学校专业性的特点,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亲近感。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这些主要因素决定了 “非遗”进校园是可持续发展的。
4 “非遗”进校园对职业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4.1 “非遗”进校园,开启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新窗口
能否利用好学校这一教育传播载体来深入有效地传承非遗,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相适应非遗文化项目。江南常州,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传统文化丰富悠久。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作为一所专门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师范学校,自2017年开始,专注于“非遗”进校园项目的开发与研讨,历经几番资料研究、实地考察和签约备案, 2018年1月学校与武进博物馆正式携手共建“非遗”大师工作室, “虎头鞋”、“,面塑”和“留青竹刻”这三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被引进课堂,它们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相结合,让学生活用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感受到了“指尖上的非遗”。工作室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非遗”的平台,更是让师生在实践中,体会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为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增添了亮点与特色,为学校德育文件建设开启了新的窗口。
4.2 “非遗”进校园,有力提升学校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
“非遗”文化是先民在漫长历史中凝聚的文化创造力的结晶,是学校宏观发展的文化之根、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时代,“非遗”进校园是一项全新的学校教育课题,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传承过程中的师资力量薄弱甚至匮乏,传承教材开发面临很大的挑战,传承教学不够系统等。针对问题,学校作为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阵地,必将努力寻求改善之道,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学校要担负起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任,就需要积极深入思考和探索发展之道。学校自身的办学资源,其内部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将对“非遗”进校园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做好“非遗”进校园的这一项目,学校必然需要着力丰富办学资源以满足传承“非遗”文化的需要。此外,教师与学生是校园内传承“非遗”文化最直接的参与者,也是影响“非遗”进校园成败与否最基本的元素。因此,教师和学生也必将乘势而上,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总之,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水平都将在“非遗”进校园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得到改善与提升,学校自身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将得以进一步发展。“非遗”进校园作为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成长需要有肥沃的土壤,反之,它的发展也将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将不断推动学校整体的前进与发展。
4.3 “非遗”进校园,有效完善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非遗”进校园是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创一个创新举措,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 “非遗”进校园、传承“非遗”文化的引领者,教师的专业性发展能给予学生更专业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非遗”进校园,将极大地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激发教师的自我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非遗”进校园将激发教师积极参与保护与传承常州“非遗”文化的热情。在学习并传授“非遗”文化的基础上,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效促进并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助于实现全员德育文化建设的目标。
4.4 “非遗”进校园,宣扬民族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巨大感召力,对提高青年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跟随“非遗”大师学习,学生将专业技能运用到“非遗”课堂,在实践操练中逐步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精髓,对传统文化产生敬仰之心,对“非遗”倍加珍视,这是对民族自尊与创造力的表达,同时將激发他们的爱家爱国情怀。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未来将走上幼儿园教师的岗位,他们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群体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具备的民俗情怀和民族精神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真正做到传承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进校园将给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学校要以传承“非遗”为己任,积极开展一系列“非遗”课程与活动,提升德育文化建设水平,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