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隧道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8-05-14吕宣

科技风 2018年19期
关键词:应用前景

摘要:世界上第一条船舶隧道——挪威斯塔特隧道已得到批准正式开建,船舶隧道也进入大众视线,船舶隧道作为新型工程,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对此,本文对船舶隧道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优势劣势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与分析,结合重庆市两江游片区的实例,给出船舶隧道的适用范围,对船舶隧道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在目前形式下,船舶隧道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船舶隧道;应用前景;两江游片区;航运创新

1 船舶隧道的现状

1.1 世界上第一条船舶隧道

目前世界上获得批准正式开建的第一条船舶隧道为挪威斯塔特隧道,从1874年起开始提议船舶隧道到2017年获得批准,经过一百多年的争议与论证,第一条船舶隧道——斯塔特隧道(Stad tunnel)终于得到落实,该隧道位于挪威西南海岸的斯塔特半岛一645米高山之下,拟连通Moldefjorden与Kjodepollen两地。该隧道全长1700多米,高度将达49米,宽度将达到36米,可供重量达1.6万吨的轮船通过,水深达12米,斥资27亿挪威克朗。隧道建成后,预计每天来往船舶达60艘。

1.2 船舶隧道的产生背景

斯塔特半岛北接挪威海,南邻北海,为当地的旅游胜地。但附近海域气候恶劣而导致大风急浪、水面波动、航行条件差,使得途经此地的船舶必须等待海面平静、航行条件优良时才可继续行驶,由此常常延误船期与货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将发生海难事故,据统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斯塔特半岛海域共发生46起海难事故,导致33人死亡。[1]

挪威海岸线曲折,海湾深入内陆,为典型峡湾地形。全国仅3%可耕土地,渔业及海上运输业为其经济命脉。[1]斯塔特半岛两边区域的联络被峡湾所阻隔,且航行条件较差,为了沟通两地的联系,降低海难事故的发生率,提供更优质安全的航行条件,挪威政府终于批准建造连通两岸的隧道船舶隧道。

此地主要为花岗岩,异常坚固,开挖运河成本较高,还会破坏当地环境。挪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即使地势险要,航运条件差,挪威人宁可绕远路也不愿随意破坏天然的峡湾地区景观。

1.3 船舶隧道的优势

1.3.1 效益优势

挪威斯塔特隧道落成后,将对该区域有明显改观。从通航效率方面来看,在斯塔特隧道建成之后,每天往来的船只将达到60多艘,船舶隧道将大大缩短通航时间、提高通航效率、增加有效通航时长,船舶准点率得到提升,减少绕行行驶距离后,对通航成本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压缩;从航行安全方面来看,船舶隧道使船舶行驶条件得到优化,减少航行事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船舶行驶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该船舶隧道还能在大风大浪等极端天气成为船舶的“避风港”,进一步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经济发展来看,船舶隧道一旦建成,其本身必将成为当地的新景与标志性建筑,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的第三产业收入。

1.3.2 技术优势

挪威拥有世界一流的钻山技术,在进行船舶隧道开挖的过程中保证了技术支持。斯塔特隧道中将安装通风(产品库、求购、供应系统以稀释NOx(氮氧化物)之类的有毒气体,及驱散火灾造成的浓烟,从而提高船舶隧道的运行质量。

〖LL〗1.4 船舶隧道的缺點

1.4.1 不可预见性

由于船舶隧道的复杂性,修建难度大等特点,且船舶隧道在世界范围尚处于起步阶段,挪威斯塔特隧道为世界上第一条船舶隧道,当下关于船舶隧道的学术研究及实践理论较为缺乏,因此在其山体开挖、隧道施工、整体完工及投入运行等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突发情况。由于没有相似情况先例,因此无法对于可能发生不可抗事件的提供参考。

1.4.2 通航存在瓶颈

挪威斯塔特隧道为单行船舶隧道,每小时都会调转一次方向,以方便两边船舶通行。但这也带来了一定问题。首先,调转方向可能会使船舶积压;其次,当通过船流量较大时,两方向船舶相向而行,具有发生船舶事故的安全隐患。

2 对于船舶隧道的展望

继高速公路、高铁之后,船舶隧道也顺利进入大众视线,对于船舶隧道的发展趋势,本文仍认为其处于乐观发展的状态。世界上存在多处同挪威斯塔特一样的困境,因此船舶隧道适用范围广阔,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

本文将以重庆两江游片区为例,分析船舶隧道的利用前景。

重庆市最佳夜景观赏地点之一——两江游片区,位于渝北区与南岸区、江北区三区交汇处,嘉陵江与长江相汇流,始于黄花园大桥,总航程约20公里。沿途建有大量建筑景点与文化遗产,带动旅游业与货物贸易发展。 但重庆两江游片区存在观景路线的绕段与折返问题,可在两江游片区航道起始端和末尾端修建一条船舶隧道,隧道洞身横穿渝中区中段,解决两江游片区的绕段问题,缩短船舶航程时间,提高水上交通通行率。

3 结语

本文对世界上第一条船舶隧道——斯塔特隧道的现状与产生背景进行了详细阐述,斯塔特隧道虽尚未建成,但已经具有了不可撼动的工程地位,它标志着船舶隧道的开端。船舶隧道在提高通航效率、保证航行安全、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同时,船舶隧道也存在不可预料性与通航瓶颈的局限性。在船舶隧道适用范围方面,结合重庆市两江游片区的实例,展望船舶隧道的应用前景。在目前的形势下,船舶隧道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佚名.挪威政府决定建造世界上首条船舶隧道[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04):109.

[2]佚名.世界上第一条船舶隧道获批开建[J].港口经济, 2017,(03):64.

[3]佚名.世界上第一条船舶隧道获批,即将开建[J].珠江水运, 2017,(03):44.

作者简介:吕宣(1997),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在读本科生,就读于重庆交通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研究方向:通航建筑物、三峡工程、港口设施。

猜你喜欢

应用前景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量子点探针显影的应用研究进展
物联网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
利用新的广电媒体技术带动广电事业发展
遥感技术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浅析
无线通信技术电网通信探讨
信息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