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2018-05-14张路杨王钦懿
张路杨 王钦懿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规模、国内经济形势、企业需求、学生自身观念、学生个体需求、学生能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定位和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重要着力点、实践点和教育模式,遵循这一思路、视角和方向,以“人”“家”“校”“国”四个维度重新审视和认清就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出的“生存线”“希望线”“保障线”“稳定线”的意义和地位,重新回望和思考由“供给侧”不平衡所带来的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重新研究和探索实现大学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的可供选择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2-0129-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因此,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在致力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目标、道德建设、爱国爱党等宏观的政治思想维度的关注、强调和聚焦外,更要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需求的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大学生生存状态、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命世界、生活内涵、生活质量等微观的、差异的日常生活世界聚焦,因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人们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定位和方向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展提供了重要着力点、实践点和教育模式,这一思路、视角和方向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认清就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地位,重新回望和思考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重新研究和探索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可供选择的实践路径。
一、四个维度:大学生就业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是“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3]。对学生来讲,就业是他们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活利益关切点。就业导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重新认识和审视:从大学生这一主体维度看,就业是其自身日常乃至未来发展的“生存线”;从家庭维度讲,就业牵系父母和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寄托的“希望线”;从学校维度说,就业是检验人才培养和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的第一个“出口”和“支撑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线”;从国家的维度看,是社会和谐和持久进步的“稳定线”。
(一)主体维度:自身发展的“生存线”
教育源于生活世界,与生存相关,赫伯特·斯宾塞曾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指导人们如何生活,教育的一项功能就是为人们生活得更好提供基础、前提和准备”。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业“关乎生计、关乎尊严,既是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身份地位和社会认同,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4]。大学生若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就会处于生活无保障、内心无希望、对外无尊严、精神不充实的境地,更有甚者出现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有的甚至为了求得一份工作误入传销活动最终致死并付出了深痛的代价,2017年7月份,震惊国人的山东大学生“李文星之死”事件和贫困大学生“张超之死”事件再次向我们呼吁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这两个极端事件既折射出了大学生就业的艰难,也折射出了就业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充分而又高质量的就业,对大学生而言具有双重维度的意义,一方面,是生存的需要、生活的基础、生命的保障,另一方面,是获取自身幸福感、彰显价值和尊严、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家庭维度:幸福寄托的“希望线”
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拥有一个孩子,孩子承载着父母、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全部希望,若大学生不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会动摇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坚定性和“知识改变命运”的确信性,从而出现“恶性循环”和由此产生的“水晕效应”。以笔者曾带的学生为例来说明这一观点,笔者对三年来的毕业生进行统计,数据显示,从学生来源看,农村和城镇比例相当,农村略低于城镇。从学生的消费情况看,城镇学生消费平均在1 500~1 800元,1 500元左右的居多,个别在2 000元左右,但数量不多。农村学生消费平均在800~1 000元,主要集中在1 000元左右。大四学生有些由于考研,报辅导班,买书、试卷、资料等花费较多。概言之,大学生一年的花费平均大约在2万~3万元。而在大学生家庭收入上,因地域、职业等不同,收入也有所不同,总体上农村家庭的收入平均大约一年2万元左右,城镇家庭的平均收入大约3万~4万元,好一些的在5万~6万元。从这个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庭的收入主要花费在供孩子读书上了,尤其是农村的学生,若有两个及以上孩子在校读书的话,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如果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或找到一份并不满意的工作的话,这样不但不能缓解大学生自身以及现有家庭压力,而且还意味着这四年父母的付出和供应(时间、精力和金钱)没有得到更高的回报,甚至有浪费和辜负的感觉,这样父母的压力将会在日后持续凸显并伴有失望和焦虑。可见,就业承载着家庭的希望。
(三)高校維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1]对高校而言,大学生就是它生产、培养、制造的“产品”和立身之本,衡量这个“产品”的优劣与好坏以及高校在多大程度上贡献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评判尺度便是学生能否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因为一方面,就业的好坏与学校的招生人数、生源质量等又紧紧相联,形成循环,另一方面,只有学生能实现充分的和高质量的就业,学生自身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在“安居”的基础上“乐业”和“敬业”,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力,才能有热情和激情去为社会奉献青春、贡献智慧、创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高校向社会展示自身实力、育人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彰显生存价值,实现良性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 社会维度:和谐发展的“稳定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5]。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若他们不能实现充分的和高质量的就业,一方面,辜负了父母和家庭的希望,浪费了教育的投入和教育的资源,另一方面,还会让学生自身产生心理阴影,严重的会造成心理扭曲,甚至有些还会产生对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不满和怨恨,进而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怀疑,从而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高校平安和社会和谐。因此,从长远看,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大学生充分的和高质量就业,不仅能增强学生获得感,还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社会和谐,实现人才强国的“稳定器”。
二、“供给侧”不平衡:大学生就业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从供给侧理论的视角看大学生就业的实质是“供给”与“需求”的匹配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困境与症结在于“供给”与“需求”存在不平衡和不能良性互动的结构性矛盾,具体主要表现在学生主体自身、学校、社会及用人单位三个方面。
(一)学生主体自身层面的因素
在大学生自身层面主要存在“个人利益取向与社会利益取向的错位、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的失衡、“关系渠道”依赖与“市场渠道”怀疑等现象”[7]。这一层面究其本质而言,主要体现的是学生过度注重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被物质奴役而失去主体地位、自身发展片面等特征的“工具理性”就业观,致使出现“有业不就”“有业难就”和“无业可就”的尴尬境局。具体表现在:一是观念不能与时代“同频”。在职业性质上,有些追求“铁饭碗”职业,期望安逸和稳定,不愿吃苦和奉献;在地域选择上,期望到大城市、大企业、国有企业,追求高收入、高福利,不愿去基层、中小城市、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等等。二是行动上不能同思想“共振”。有些学生主观上想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但在行动中缺乏主动性和韧劲,表现出缺乏信心、随波逐流、行动懒惰、依赖性强,丧失了一些就业机会。比如,有些学生简历由同学代投,就业信息的获取仅靠同学和校内招聘会,盲目随从同学考研,等等。三是自身综合素质不能与企业要求“匹配”。这方面多表现在学生成绩欠佳导致的专业知识不牢固和英语水平达不到四级要求、经验不足、视野面不宽、动手能力不强、交往能力欠缺、缺乏诚信、功利色彩浓厚等。
(二)学校层面的因素
在高校的层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很多高校追求专业的多而全。一方面,扩大招生导致学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对就业不好的专业没有进行及时调整,进而导致恶性循环,加大了学生就业压力。二是在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宏观的思想教育和微观的学生课外活动上,对就业导向这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维度的意识缺乏,更缺乏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三是“精准就业”实践不够。很多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些工作更多的是基于学生宏观的、总体的、共性的,在学生的个体性、微观性和差异性上的“精准就业”实践工作上做得还不够深入。四是“全员就业”的模式还没有形成。目前,在很多高校里学生的就业工作往往被认为是学校就业部门、学生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的事,大多数专业教师仅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认为就业工作与自己无关,导致了专业教师在专业领域为学生本应提供的就业资源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工作“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致使工作“合力”不足的双重困境。五是就业指导质量亟待改善。其主要表现在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形式存在”多于“实质存在”;教师的构成单一,缺乏专业的就业工作教师团队,人员大部分是由从事就业工作或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等构成,他们往往忙于事务性工作,对理论掌握不足,往往凭经验进行授课;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大多是大班制授课,教学效果和授课质量有待加强;课堂内容的设计、更新的速度、与专业的紧密结合程度等与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还不同步。
(三)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层面
在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层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呈现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等三大特征。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必然导致新增就业岗位相应减少,与此同时以大学生为重点的就业人群却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8]。二是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人为设置或提高用人门槛。比如,需要工作经验、明确性别要求、明确地域或户籍要求、企业间盲目攀比追求高学历、专业性并不是很强的岗位设置了较高的专业要求,等等。
三、 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大学生就业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
实现大学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根结果”这一需求导向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学生、高校、政府、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协同努力。在大学生主体层面,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是内在根本。在高校层面,把握大学生实际就业的需求这一问题导向,创新供给方式,全方位做好服务,这是外在途径。在政府、社会及用人单位层面,提供机遇,增加岗位,增进公平,这是外在重要保障,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只有这三个方面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学生主体层面: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就业竞争和压力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生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便是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素质和能力等核心竞争力。一是认识自我、转变观念、提升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首先要認识“自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不能凭空设想,盲目攀比。尽力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在学习上,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英语水平。同时,也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和养成敬业务实、踏实进取、诚信认真、热情友善、尽责担当、快捷高效、团结合作、善于沟通等用人单位所要求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二是树立多元就业意识的“大众化”就业观。不仅要把就业的目标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好企业”及相对稳定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上,还要向中小城市、欠发达城市、边远城市、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等这些对劳动力需求最旺盛和最具有活力的地域和领域寻求更多机遇和更大发展,尤其是离学生生源地较近的城市圈。三是认清时代要求,树立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国家、社会、他人为目标的“价值理性”就业观。大学生要树立基层就业意识,主动到基层、西部地区、东三省等艰苦地方、边远地区以及国家需要的地区去就业或创业,在那里接受锤炼、经受磨砺、收获阅历、回报社会、实现自我。这是国家和当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基层就业将会成为“十三五”期间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新方向、新思路和新路径,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招考中,明确要求具备基层工作经验。
(二)高校层面:把握问题导向,创新供给方式
对于高校来讲,一是实现共享。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加大产学研力度,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高校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努力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二是挖掘资源。紧紧依托校友会,充分利用好校友这个人才资源宝库和财富,完善校友联系资料库,加大同各地校友会的联系,有针对性的举办校友企业招聘会,以此加大有效信息的收集力度,防止学生上当受骗,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准确、有效的需求信息。三是推进改革。一方面,要加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素质和觉悟的学生。另一方面,要以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优化供给结构,对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进行改革、设置和更新,必要时要以此调整学科结构和招生人数,让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契合。四是精准就业。在就业指导和服务上,要实现教育内容模块化、教育过程阶段化、教育方式多元化、教育结果实用性、教育对象分类化,增强针对性。比如,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新兴专业和传统专业、发达地區和欠发达地区、男生和女生、少数民族和家庭经济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等等。换言之,要“构建精准就业有效机制,以精准的数据、精准的定位、精准的分析、精准的培训、精准的匹配、精准的培育、精准的对接、精准的帮扶、精准的跟踪,以便做好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8]。五是就业模式“全员化”。在高校,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学生就业是辅导员的事,与专业课教师无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因此,树立学生就业工作也是高校领导干部、专业教师的职责,其理念至关重要,要实施“全员就业”的模式,为大学生“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保驾护航。六是创新创业助推就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大学生的观念与时俱进,亦悄然地开始尝试或从事创业工作。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教育引导,破除创业就是自己办公司、开企业的片面和浅显的理解认识,要充分盘活和利用孵化器、科技园、实验室、创业园等存量资源,搭建更多创业实践平台,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完善支持服务体系,支持大学生创业硬件建设,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三)政府、社会及用人单位层面:提供优质保障
对于政府、社会及用人单位层面来讲,为推进大学生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抑制“脱实向虚”,增加就业岗位,这是根本;二是完善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保障体系,破除就业市场的信息壁垒、区域壁垒、户籍壁垒、就业歧视、潜规则等不公平、不合理现象,构建公平就业机制,这是保障;三是用人单位不人为设置门槛,要理性、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根据需要进行公开、透明、阳光、公正的招聘,做到人尽其才,人职匹配,“优质优价”“同质同价”“质优高价”,切实为大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这是关键。
四、 结语
高校肩负的神圣使命和任务便是立德树人,如何将这一任务“落地”和“生根”,不仅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课题,也是个关乎党执政基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定位和方向为这一课题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重要着力点、实践点和教育模式,遵循这一思路和视角,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能否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关乎自身的生命,是自身定位和自身立足的“生存线”,关乎千万个家庭,是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希望线”,是关乎高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线”,是关乎国家和社会能否和谐进步的“稳定线”。从这样“四条线”的认识高度来审视就业工作,并认清当代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主体层面,高校层面,政府、社会及用人单位层面,协同努力,同频共振,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因为就业工作是大学生最关心、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生活、最关切自身利益的事情,把这一工作做好,做实,做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有了质量,有了实效,有了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17-12-10].http://www.mod.gov.cn/leaders/2016-12/08/content_4766073.htm
[2]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22-2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4] 卿石松,郑加梅.工作让生活更美好:就业质量视角下的幸福感研究[J].财贸经济,2016,(4):135.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4)[2017-12-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6] 李飒飒.有限理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误区与消解对策[J].江苏高教,2017,(2):84.
[7] 王永友,张学亮.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6):75.
[8] 陈智旭.利用大数据实现大学生精准就业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