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策略

2018-05-14田仁海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思想方法初中数学

摘要:习题课是教学常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堂好的习题课,既可传授学生新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习题课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巩固好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延伸基本技能,逐步形成创造才能。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活动中,解题是一种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式之一,通过解答数学题,学生能够获取新知识或者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并且初中数学习题教学还能帮助学生组建数学理念,了解并且获得更多的学习知识,将这些知识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但是,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但是大部分家长评价学校水平的标准还是升学率,因此传统教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完全是为了解题而解题,并没有重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模式化的教学导致学生虽然能够解决一些题目,但是题目稍有变通学生就会遇到极大困难。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应该重视数学教学回归本质,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除此之外,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应该充分协调教和学两个方面,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将新的教学方法落到实处,通过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用灵活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督促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一、 注意渗透思想方法

比公式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它是解题的指路明灯。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它是数学的“灵魂”。“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数学思想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他对产生一个好‘念头,一种好‘思路,一种好‘猜想提供了方向”。数学思想是‘纲,纲举目张。中学数学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是:转化的思想;化简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讲题时,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有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展现应用过程的丰富背景。否则学生当遇到新问题时,尽管头脑中也知道要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解决,但却仍然不知从何处入手。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我们总结出两条有效的经验:(1)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侧重应有所不同,在低年级介绍较低层次,在高年级介绍较高层次;新授课阶段介绍较低层次,复习巩固阶段介绍较高层次。这就是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按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顺序进行。(2)在解题教学中,重点是展现知识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过程,使学生从中学到创造性数学活动的经验,并经过多次强化巩固下来。问题解决的过程大致如下:当遇到新问题时,首先要把条件和结论转化成与原有知识结构相吻合的形式(这是同化过程);再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把原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重新组合成新的法则,以便适应问题的解决(这主要是顺应);最后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实施解题手段,实际操作解决问题。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按由高层次到低层次的顺序进行。总之,在讲解习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思想对解决问题的巨大指导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注意进行变式训练

讲题作为数学知识的一个训练方法,也是知识掌握程度的提现方法,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一遍遍的练习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相同的错误会不止一次地犯,究其原因,除了对于知识掌握不够全面透彻,还有就是对于知识不懂得变通,总是以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一旦题目中稍微有变化或是隐含意思就会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特别注意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运用变式训练,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达到一种程度,不会考察同一个知识但是题目形式不同就不会了。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题目的条件或是结论,揭示条件、目标间的联系,解题思路中的方法互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联想、转化、推理、归纳和探索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多题一解,适当变式。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一题多解,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一题多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和深刻性的目的。

三、 因人而异,有区别地设计练习题

每个学生因为智力因素和个体差异,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都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练习题时也要注意到这一点,不可以一套习题给全部学生做。有的学生“学有余力”,认为习题太简单,易滋养他们的骄傲自满情绪;而有的学生又明显“更不上”,易使學生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对于练习题的设计要因人而异,既要适当,也要适宜。例如,在教授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一节课后,有三个推论:推论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且垂直于底边;推论二,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推论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都为60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来做这三道习题。

总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竭尽全力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程度的练习题,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素质教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体会到学之乐,让教师感受到教学之乐。

参考文献:

[1]万晶晶.浅谈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35).

作者简介:

田仁海,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思南县思南中学初中部。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思想方法初中数学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