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及思考

2018-05-14安春雷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点睛朗读课文词语

安春雷

朗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即运用规范清晰的普通话响亮地将课文中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达到听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最重要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课文传递的思想感情,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本文则从科学设置朗读目标、紧抓课文点睛之处以及营造和谐朗读环境等分析其教学实践策略,望给予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和社会快速发展,教育和以往相比也发生较大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渗透。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多读文本,深刻理解文章内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 科学设置朗读目标 调动学生参与朗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很多经典名篇,每一篇课文作者在写作时都投入了强烈的感情,而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就要将重点集中于感情深刻片段,此时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设立朗读目标。如果学生缺失目标,只有单纯发音,那么自然而然无法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美感,学生因陷于单调的朗读活动中而抗拒学习,不利于提高朗读教学效果。以《唯一的听众》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划出课文中最具有感染力和情感的部分,之后再结合课文提出以下问题:“课文中老妇人为何要装作聋子?她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继续朗读课文,在此过程中感受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必要时将自己代入成课文中老妇人思考在装聋过程中出于哪种心态给予作者鼓励?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看待朗读,增强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朗读质量。再以《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不同朗读目标,第一个目标让学生整体朗读,目的在于形成良好语感和节奏感。第二个目标即让学生熟悉课文整体框架,第三个目标则在于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分段朗读,深层次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学生在由浅至深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 紧抓课文点睛之处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内涵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点睛之处,有可能是几组词或一段话均可以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激发学生深入朗读文章欲望。因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善于紧抓文章点睛之处,科学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关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文理解,也进一步增强朗读能力。以《草原》一课为例,该篇课文主要描写优美的草原景色,抒发作者首次看到广阔大草原的心情。语文教师可采取以读代讲形式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在朗读之前可以先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大家找一找,文中有哪些描写草原语句或词语?”、“思考这些句子或词语描绘草原哪些特点?”当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后就会细细品读,对文中核心思想进行探寻。大部分学生在朗读后找出:“一碧千里”、“明朗”、“清新”等词语,还找出:“连……都…”等语句,之后语文教师再重点讲解这些词语,由此一来学生能充分掌握草原特色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朗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紧抓文章重点词语和体悟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在于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再以《一夜的工作为例》,语文教师先引导学生紧抓“一张”、“一盏”等重点词语,再分析“高大的宫殿式房子”等句子,让学生体会周总理办公之简朴,进而产生敬佩之情。

3 营造和谐朗读环境 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处于符合自身认知或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能较好地调动参与朗读积极性。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收集部分和课程内容有着紧密联系的报纸,之后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朗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最重要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感官,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朗诵比赛,如文中这一句话“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要求学生饱含深情大声朗读课文中的感人片段,使学生进入文中总理离去的悲痛之情,必要时可以为学生延伸讲述当时的小故事,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理解。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自主朗读能力,传统朗读教学即教师为学生讲解文章背景知识,划分段落以及对每个段落内容进行概括,学生也是被动地学习,思维完全被教师掌控,无疑限制学生自主朗读能力发展。因而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參与到朗读学习当中。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合理设计朗读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和理解作品,提升朗读水平。再以《秋天的雨》和《找春天》一课时,语文教师同样可以在条件允许下带领学生前往大自然体验,回到课堂中再带入自身感悟和情感朗读课文,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尝试运用不同方式朗读课文,增强朗读能力。

4 结语

总而言之,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培养学生对所学课文理解和感悟能力,从而内化为自身语文能力,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目的。尤其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渗透,语文教师也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朗读目标,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朗读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朗读教学效率和质量,促使学生提升综合语文素质。

(作者单位:辽宁省彰武县四堡子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点睛朗读课文词语
找词语
《青铜葵花》选段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名师点睛(9)
让人物“动”起来
画“狮”点睛
“轴对称”复习点睛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