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及有效管理之探索

2018-05-14贾利涛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校企冲突利益

贾利涛

我国近些年深入发展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不再仅仅是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等合作模式,已经开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实现了深层次的合作领域。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校企双方可能会出现矛盾,如果没有合理的处理,那么双方关系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需要坚持科学的管理观念,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更加深入的发展。

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

1.1 促进协同创新的发展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同时需要深入到社会一线提高自身动手能力,激发自身创新的灵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高职学校教学实践、教学设施方面属于薄弱环节,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活动脱节。加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可以将企业的行业特色充分的发挥出来,推动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通过创新高职院校体制和机制,构建出人才培养新机制,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质量。

1.2 有利于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教育需要的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不仅可以传授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指导实践。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需要引进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需要鼓励教师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双师型的发展。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等工作,这样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好的结合理论和实践,满足学生的素质需求,对高职学生的培养也会更具针对性。企业也可以选派指导教师进入到高职院校授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使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能力得到增强。

1.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企业发展需要技工和高级技工,但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比较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结合专业课程和企业需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融入学生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毕业之后更好的胜任企业工作。

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矛盾

2.1 冲突管理缺乏科学性

校企合作双方当前主要利用传统的冲突管理理念,协调处理冲突后的问题,欠缺现代冲突管理理念,也没有完善的冲突管理机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管理者尽量避免发生冲突,利用以和为贵的思想对校企合作过程进行管理,但是这样无法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也无法建立完善具体的合作机制。

2.2 缺乏法制保障

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没有明确企业和学校在职业教育当中的地位和权力等,也没有针对校企合作制定刚性规范,这样一来校企合作过程就缺乏法律保障。各级政府也没有针对校企合作提出政策和措施,导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资源配置和经费保障等缺乏法律保护。因为缺乏法律规定,行政部门对合作双方的投入和培训等也没用明确规定。如果在运行过程中损害了一方的利益,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可以维权,校企双方的合作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2.3 组织边界不融通

因为组织边界的原因,导致校企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会受到价值判断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进而产生分歧和争议。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组织结构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和企业的组织边界比较容易影响到校企双方的有效沟通。当前校企双方没有设置稳定的沟通渠道,双方的组织边界又很难跨越,很容易就会引起各种冲突,同时又很难管理这种冲突。

2.4 共同利益不够明确

企业属于营利性组织,而校企合作的重要动力就是经济动力。只有满足了校企双方的需求,才可以延续这种合作。企业希望通过合作稳定未来的用工来源,获得技术支持,而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合作建设学习基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实习和实训等问题。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因为缺乏职业能力发生人身伤害,企业需要承担很大的费用,同时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等,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实习,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一些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主要是为了获得企業的设备和资金,并且向企业输送学校的学生,并没有考虑企业的利益需要。在这种合作环境下,一些企业不愿在企业价值链当中融入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同时也不愿意培养技能型人才。

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效管理措施

3.1 加强冲突管理

校企双方需要设置沟通平台,鼓励双方将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出来,公开校企双方的冲突,就会引起双方的重视,这样就无法回避冲突。虽然这样也会引起双方的争执,但是这样不会积累矛盾,同时这种争执更容易解决。此外可以由政府充当第三方来审视校企合作的问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干预校企之间的冲突,引导校企双方可以更加理性的对待出现的问题,保证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同时也可以使问题解决的过程更具信服力。

3.2 完善法律法规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发挥出监督和引导的作用。这些法律和政策需要明确规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才可以各司其职,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此外各级政府需要完善激励政策,鼓励校企开展合作,设置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经费和学生实习经费等。同时需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对于参加职业教育的企业提供财政资助,或者提供税收减免优惠,使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3.3 引入中介机构

由于校企双方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组织边界,因此校企双方需要有效的融通组织边界,但是不能完全消除组织边界,因为校企双方的组织边界可以保证组织内部的完整性。鉴于校企双方具有共同的组织目标,因此可以利用一个中介机构,对于校企双方的行为给予管理和协调。设置中介机构,可以引导校企合作责任主体的行为,总结和评价校企合作成果,管理和协调双方发生的冲突。我国可以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在校企合作之间设置合作中介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和监督校企合作行为。

3.4 完善利益机制

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具备自身的利益诉求,这有可能会引发双方的矛盾,这就需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双方的利益共同体,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发展。首先需要设置正确的利益观念导向,这样才不会因为投机心理破坏校企合作,否则就会导致一方利益受到侵害。政府需要引导利益价值观,在正确的利益价值观引导下开展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其次需要针对利益诉求建立表达渠道,这样可以及时化解校企双方的矛盾。利用规范的渠道诉求各自的利益,利用诉求平台制度化和规范化利益机制,可以确保诉求的有效畅通。此外需要完善保护机制,避免因为对方的投机行为损害到自身合法利益。如果一方利益受到损害,可以利用合法的手段获得一定的补偿。政府在这个方面需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双方的投机心理和违法行为,通过适当的减少财政税收,补偿企业的利益损失。设置利益机制可以促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现深度发展,同时也可以有效的维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转。

3.5 设置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积极鼓励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融合多元投资等方式,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教学生产基地的模式和机制,这种模式不仅要满足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利用这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方式,企业不再会承担较高的管理成本和风险,同时可以丰富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创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新平台。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提出具体的策略,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更加深入的发展,满足双方的发展需求,实现双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冲突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I Love You, Dear China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