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堂效率方法初探

2018-05-14吕纯

科技风 2018年28期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中职

摘 要: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理论抽象,实践环节众多,如果教师仅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探究如何使用云班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结合,结合教学实际,对提高中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蓝墨云班课

电子技术是机电类专业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学通电子技术基础,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这门课抽象、难懂,对于学生特别是对中职生而言,由于其本身文化基础课基础薄弱,更不易理解较为抽象的电子技术知识。

传统《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中职学生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抽象不易理解。(2)教师启发性教学过少,不易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3)学校实验、实训设备老化,实训课题枯燥偏理论,不能紧密联系实际,不易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对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根据这一情况,本文作者使用蓝墨云班课app辅助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利用蓝墨云班课app实施教学,增强《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效果。

蓝墨云班课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群和班课空间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程订阅、消息推送、作业、课件、视频和资料服务。[1][2]

使用蓝墨云班课app辅助教学,对原有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改革,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课前任务先导。

利用蓝墨云班课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层次化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小时间段完成知识回顾,如:知识点内容推送、课外导读订阅等,内容短 体现新颖,可多用图文、视频、动画形式,展现知识全貌。这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即可清楚了解下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可以布置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子电路”,上传至蓝墨云班课作业环节中。在新课开始时,师生共同对作业进行评价,选出最为贴合有趣的作业,从而能大大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活动设计。

(1)因材施教,有效分组。根据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进行分组,按不同任务要求,模拟现代企业岗位特点,分角色进行合作,共同完成,针对不同的小组可适用不同难度任务。(2)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特别是模拟电路部分,抽象难懂,制作相应实验动画,针对难点,放入蓝墨云班课资料库中,方便学生查看,帮助理解课程难点。(3)多种模式,积极互动。教师在着重讲解相关理论内容后需要对项目进行细化,分解教学内容,所以在课堂学习中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蓝墨云班课,布置小组任务、活动库、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等模块等内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其学习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分每秒,最大限度让学生融入课堂活动中去。

第三,课后知识复习与反馈。

由于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特点,在蓝墨云班课中建立题库,通过课后测试,能够让学生将课堂讲授内容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定期开展投票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蓝墨云班课后,课堂效率有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有明显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本来就薄弱,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如果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效果不佳,运用蓝墨云班课后,学生兴趣有明显提升,加之魅力值等激励,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第二,教学模式打破原有课堂教学局限性。教师可利用手机、PC随时随地管理班课,发布相关教学视频、动画等资源;学生同样可随时随地完成教学互动活动,实现即时反馈,即刻点评。

第三,师生、生生互动增强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单一,师生互动不足;使用蓝墨云班课后,师生互动明显增加。例如:上传作业后,进行组内点评、组间互评、老师点评三个环节,增加学生评价模块,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另外教师还设置答疑区,鼓励學生提问并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性。

第四,对学生学习全方位评价蓝墨云班课帮助老师全方位记录学生色学习情况,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系统详细记录了学生签到、视频学习时间、非视频学习时间、课堂表现、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测试、作业_小组任务,教师只需在课程结束后,导出相关数据就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充分掌握,大大减轻了老师汇总成绩的繁琐工作,使学生的每个学习行为都有迹可寻。同时形成相关的教学情况分析报告,方便教师调整相关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教学改革,虽在实践中取得初步的成效,但其教学效果测评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数据支持,没能推广使用更多的课程,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加棋、商丽媛,移动教学模式与效果研究——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山西农经,2017(6):111-112.

[2]赵丽梅.“蓝墨云班课”在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的 应用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1):35-37.

作者简介:吕纯(1979-),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本科,工程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电子、控制工程。

猜你喜欢

蓝墨云班课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蓝墨云班课手机平台在班会活动中的应用
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信息技术学科的合作学习应用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