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药学综合实验改革

2018-05-14苏玉春汪树生陈屏

科技风 2018年2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改革

苏玉春 汪树生 陈屏

摘 要:本文以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在优化试验项目、翻转课堂法、综合性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药学实验;实践;创新能力;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3

制药工程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研发、设计为目标的化工、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专业。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定位是培养掌握制药工程基本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了使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我们以14、15级制药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等药学实验进行了整合与实践,使学生的综合创新技能得到提高。

优化实验项目,使专业实验一体化专业

实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药学实验有制药工艺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课程,课时为8-20学时,实验内容均局限于本门课程,不能相互联系和补充,实验内容多为现象明显、结果易得的经典实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把几门专业课实验结合在一起,设计综合性实验,有利于课程的相互渗透,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的学习,并能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例如,把14级学生的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实验进行整合,药物化学的经典实验“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制备出的阿司匹林和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实验课结合,把制備出的阿司匹林应用到药剂学实验中,作为剂型设计的原料,拓展到了片剂的制备。再和药物分析实验结合,进行片剂性能的检测及药物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基于此,药物化学与药剂学、药物分析课程实验有效地衔接,使专业实验一体化,加强了实验课程及实验内容的延续性、系统性及完整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多样化翻转课堂教学法用于实验课中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教与学转换的模式。由老师的教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从“填鸭式”教学变为“我要学”模式。通过互联网的便利(音频、电子课件、视频、参考资料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进行药剂学微囊实验项目前,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微囊的制备方法,微囊形成的注意事项,并设计出实验方案,于实验开始前一周将电子版发给老师审阅,修改合格后方能开始实验工作。在学生上课前,给学生观看微囊的制备视频,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开展实验时,指导老师必须认真观察,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操作,记录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好进行整理,撰写实验报告。每个实验项目完成后,老师必须认真总结,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对实验项目的训练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下一次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奠定基础。在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这种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视频等(预习),课堂中让学生每一组进行讲解、其他组学生和老师点评,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总结实验经验、完成实验报告。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3 增加药学综合实验及创新实验比例,激发学生潜能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综合实训创新实验在第七学期开设,药学综合实训把几门药学专业课结合在一起,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实训,以14级制药工程学生为对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分成6大实验小组,各小组根据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的兴趣设计试验方案,试验项目有剂型的制备、疫苗的制备、药品的检测、药物的分离纯化、药品的制备等,小组成员通过相关资料查阅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设计试验,逐渐调整和完善试验方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给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学生按着自己设计的试验方案动手操作试验,因为是按着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设计的试验,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每一步操作都非常认真,得到的试验结果也很珍惜。老师不是像传统教学方法一样起主导作用,而是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现有的学习资源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这样的综合实训应该多开一些,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继续巩固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培养综合能力,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或就业将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制药工程药学综合实验的改革实施,在14级和15级学生中实践,已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知识、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有了较大的改善,培养更加合格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元英进,尤启冬,于奕峰,等.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12-15.

[2]徐桂清,姜玉钦,董文佩,等.制药工程专业药学综合实验教学设计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6,44(4):172-173.

[3]宗智慧,薛洪宝,沈婧祎,等.制药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2):259-260.

[4]刘进兵,吴凤艳.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山东化工,2017,46(1):136-137.

[5]李磊,孟艳秋,刘丹,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1):33-36.

[6]吕亚萍,夏春年,钟光祥,等.化学制药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13-115.

[7]万春杰,张珩,宋航.基于卓越计划的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3(2):15-18.

[8]曹中一.“三性”实验的内涵与特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10-12.

[9]王瑞学,党晓伟,卑占宇,等.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188.

[10]高雪,张征峥,李亚光,等.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12.

[11]张建峰,梁静,张洁婧,等.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科技经济导报,2017(4):15.

作者简介:苏玉春(1977-),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剂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实践改革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