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之以路,引之以趣

2018-05-14罗治忠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书目引导现状

罗治忠

文章摘要:针对高中生令人忧虑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了老师下水阅读、提供阅读书目、在语文课时间阅读并精心指导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现状 下水 书目 课堂 引导

这实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仍需“朝花夕拾”。为什么呢?一是这个问题很重要,二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继续研究、继续下功夫的必要。高中的课外阅读必须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老师导之以路,导之以趣,学生潜心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庶可期待。

一、老师要下水阅读经典,做课外阅读的典范。

毋庸讳言,教学一线的教师似乎都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但真正读书的却不多。但是,叶圣陶说:“唯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不容易收到成效。……老师既然要引导学生看书读书,自己就得比较地善于看善于读,不然怎么能引导呢?看看参考材料,只能起辅助的作用。真的自力更生,还在于自己教育自己,培养真功夫。”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旷世巨儒钱钟书一生爱书如命,乃实实在在的“书虫”,家里最多的东西就是书,厚者像砖头,薄者如册页,书房里、卧室里、客厅里,几乎触目皆是。还有如于漪、魏书生、程翔、程红兵、李镇西等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大家无一不是读书的典范。读书不仅能够最好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同时也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师范引领。老师嗜书如命,温文尔雅,出口锦绣,风度翩翩。学生耳濡目染,以书为伴,假以时日,语文素养,渐至佳境。这不就是我们汲汲以求的境界吗?

二、给学生提供可行的阅读书目。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之于学生,就好比水之于鱼,泥土之于大树,其重要性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读什么书,在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名著导读书目,分别是《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三国演义》《堂吉诃德》。能够读完这些书自当不错,但仍有遗憾。很明显,这些推荐书目基本上都是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就算读完了这些书,也应该还是单薄的,片面的,不免有遗珠之恨。很高兴,北京市十一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原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李希贵团队经多年研究,提出了《高中生基础阅读书目》,笔者认为数量适中,范围恰当,作品典型,定为中学生所喜爱。

三、用语文课堂时间阅读并精心指导。

2006年《中国教育报》曾经在“读书栏目”报道了一件事: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始由于偶然的生病请假,结果在家里读书让她感到比在学校里上语文课更加快乐。于是她不断请假、不断旷课,以这样的方式来换取课外阅读。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写了一百多张病假条,却读了四百多部名著,她的成绩特别突出。

是的,这是一个让我们语文老师感到很辛酸的案例。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课上,我们讲的口干舌燥,甚至自我陶醉,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有多大作用呢?客观的讲,作用不大。再说,学生不是作业负担重,课外没时间吗?所以,语文老师还不如大方点,干脆就把阅读安排在课堂上,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亲近文学,走进科学,贴近人文。

但是,是不是就听任学生漫无目的的读呢?当然不是。前面说过,经典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在经典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等问题上延伸拓展。开设读书专题讲座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在上完《林黛玉进贾府》后,为引导学生全本阅读《红楼梦》,专门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讲了一个专题讲座,做好PPT课件,外加部分视频影像片段,结合自己的感受,侃侃而谈。时至今日,那天下午的动人景象仍然历历在目。一个学生对我说,这是他高中三年最快乐最喜欢的一次语文课。

老师为学生打开了智慧的大门,还需学生作细致的努力,这就是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读书的感悟顺笔记下,字数多寡不论;把平时不易接触到的佳词妙句摘录下来,不易理解的词语还要查阅词典辞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以待不时之需。例如,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第13题成语所考查的成语之一“奉为圭臬”。鲁迅在《坟·人之历史》就有这样的句子:“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Ⅱ卷中考查的成语“厝火积薪”也较为生疏,本自于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李大钊在《警告全国父老书》中有“盖企平和于均势之局,犹厝火积薪以求安也”的话,央视的2016年成语大会上也出现过。此外,像Ⅱ卷中文言文阅读中第5题考查的四个文化常识 “中宫”“陛下”“吏部”和“移疾”第7题翻译题考查的 “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中“龃龉”一词的理解,都呈现出共同的特点,较为生僻,难度较大。如果我们做个有心人,常做笔记,面对这样的试題,就可顺利拿下。反之,即使想破脑壳,咬破笔头,又奈何哉?

前面说过,课外阅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想要一下子解决好,该是妄想之极。以上所谈,也仅是一孔之见,但也是笔者思虑践行的总结,亟望方家指教,为语文教学尽绵薄之力。

参考书目:范艳勤《读书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9月刊

李希贵《不阅读学不好语文》(http://www.360doc.com)

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联系人地址: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南路5号,郴州市第二中学

联系人邮箱:1827199776@qq.com

联系人电话:13875531970

猜你喜欢

书目引导现状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