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2018-05-14高振武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振武

【摘 要】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学学科 核心素养 探究与创新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展示出极大的空间,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巨大魅力,不失时机的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只是教师讲的单向交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观点提出异议。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得到培养和发展。例如在讲到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考虑到既然是化学实验的设计就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鼓励创新,保护他们创新的火花。如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以铝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我首先分析讨论了化学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把化学原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根据题给条件,装置的特点,试剂的使用条件、范围等。确定出实验的原理和反应的原理,方案的设计应优中选优,所定方案应是效果明显,操作完整,装置简单,药品量少,步骤少,时间短;语言文字力求简洁、准确、全面、到位。

二、创设多样情景,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百折不挠的敢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的、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人格。不断创设疑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形式,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在教学中根据相关内容介绍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引进化学的新发现、新发明,介绍当今世界化学科学研究前沿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化学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环保、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创设要求高,有一定难度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创新的快乐。如在讲到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时,对未知物的检验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其中有个学生实验:红砖中氧化铁成分的检验,学生马上联想到青砖的成分,很想动手做一做,我就鼓励他们做个红砖和青砖成分的对比实验,并从红砖和青砖的制造原理分析成分的区别,从中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

三、提出发散性问题,训练创新思维

提出发散性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发散性问题,不是要求学生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产生多种独创性想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改变那种习惯于单纯地吸收、记忆、了解教材所规定的知识,而不善于运用所学基本概念、理论、定律去解决问题。例如在讨论1999年全国高考一道选择题: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他们区别开的是( )

A.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钡 B.硫酸、硫酸铝、氯化钠、氢氧化钠

C.盐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D.氢硫酸钠、硫酸镁、碳酸钠、氢氧化钠

该题标准答案是B、D。这时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C答案也是正确的。因为碳酸钠溶液与盐酸若改变互滴顺序,现象是不同的,若碳酸钠逐滴滴入盐酸时马上就有物色气体生产,而将盐酸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开始看不到气体,过一会才有气体生成。碳酸钠和盐酸确定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钠随即也可以鉴别出来。我觉得他的这种敢于向权威质疑,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值得提倡,我鼓励他亲自做实验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通过精选练习,精心准备实验,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思维深度而进行探索,让学生努力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將创意付之实践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化学实验给学生留有“空白”、“开发区”,可以让他们去发现,去创新,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提供药品,仪器和实验方法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又可领略到实践“创新”成功的滋味。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的功力,在探究过程让学生明确创新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只有敢于探索,才能把创新的潜力转化为现实能力。例如废电池会污染环境,学校有个废电池收集箱,可是收集的废电池怎么处理呢?我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询各种电池资料,根据干电池的构造设计出回收的试验计划。并从定量方面探讨回收一个废电池能得到多少克锌,多少克二氧化锰和氯化铵,他们的价值有多少。学生们通过探究实验,提高了动手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无疑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通过实验进行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思考、质疑、创新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更能够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化学教学.2017.(5)

[2]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猜你喜欢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化环境下化学学科的白板教学研究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化学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浅谈化学教学评价方式
化学学科发展与化学教育探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