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5-14马淑春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物理教学高中

马淑春

【摘 要】物理是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由于物理知识具有的抽象性特点和综合性特点,对于部分高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遇到很多问题,其中解题能力不足的问较为突出。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旨在促进高中生的物理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解题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需要承担起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物理教学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作如下分析。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

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是教师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目标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习方法的教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为学生建立起物理学习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的物理课上尽可能用生活中的现象或实验来让学生感知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用课堂实验来体现。用一杯冰水和一杯沸腾的开水,分别在水中同时滴入一滴墨水,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可进行多次实验,最后取出实验值,就可以得出液态中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存在关系,且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通过这种实验的直观性,可以让学生在好奇的驱动下对物理逐渐产生兴趣,自然愿意学习物理,这对于解题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助于解题能力的发展

审题是学生解题的首要步骤,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为学生的解题奠定良好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电学与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针对性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学生从条件中寻找已知信息,确定初步的解题思路。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借助图画的形式,对题目中的内容进行合理表示,以此能够让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更加直观,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比如,针对这样的问题,将小球竖直向上抛,3秒内,小球没有发生位移,但是间隔2,小球在5秒后落地,并且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首先,小球在抛出前的初始速度是多少?还有小球在抛出后的4秒,方向为哪里?等等,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初始运动概念的掌握,还有竖直抛出过程中出现的位移,并且进行合理解答,以此能够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具有积极的掌握,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审题,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能够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物理问题的解决。

三、借助图形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老师可以积极借助图像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物理模型,可以使学生的理解更加容易,使学生的物理问题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比如,针对这样的物理问题,将一个U形金属导轨NMPQ进行固定,而且需要较长的导轨,并且MN、PQ两导轨之间的宽度设为L,L为0.50m,将质量为0.50kg的金属导体棒ab,在导轨上放置,并且能够与导轨之间形成一个正方形abMP。并且,这一轨道在的平面,能自行调节磁感应強度,并且保持竖直向上的方向,ab棒具有一定的电阻,数值R为0.10Ω,对别的部分的电阻不进行考虑。在起初,磁感应的强度B0为0.50T。因此,假设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发生变化,t=0的过程中进行计时,并且ab棒中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以此能够进行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就能将拉力F与t的变化关系,借助图形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对ab棒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还要对 ab 棒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进行求解等。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来说,应该对初始状态下的初速度进行把握,初始速度为零,这就会造成t =0 的状况下,安培力为零。在这一过程中,合外力是不变化,而不同的速度,就会得到不同的F。通过这样的图形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基于物理学科教学知识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应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更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尤其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建模能力提升,对于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抽象思维即具象思维的对立面,顾名思义,两者分别是通过将题目抽象化与具体化来使题目成为实质性的东西,但毫无疑问抽象化思维的运用要比具象思维更多,要学的东西也更繁杂,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像转化、联想发散、反向思考等来逐渐对学生进行培养。比如在高中物理中多次出现的小车问题,它在力学问题解析中运用的尤为多,图像转化就是让学生通过读题在脑海中形成 具体的影像,通过模仿小车的动作来进行分析和解题。抽象思维主要是讲题目抽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而逻辑思维则是用来对题目进行分析的关键,要培养逻辑思维,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的定理、规律、现象等,教师再通过例子进行引导分析,让学生逐渐掌握。

五、结语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物理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提高高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是物理教师的长期工作,也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重要手段。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创新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晓枫.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2016,(05):254-255.

[2]王喜顺.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12):217-218.

[3]孙德龙.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方法论[J].教育信息,2013,(05):36-37.

[4]徐修晓.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3,(20):361-362.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物理教学高中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