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2018-05-14廖丽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积极性新课标有效性

廖丽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在新课标的指导要求下,教学方式理念以及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同学们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同时课堂的教学氛围都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教学有效性被大大提升。本文具体分析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创新策略,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并且使小学生增强课堂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有效性 积极性

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最为普遍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推进小学数学课堂目标改进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直接关系着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与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遵循新课标的最新发展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继而推动教学效果能够取得一定程度上的质的飞跃。本文重点从新课标出发剖析了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以下是具体的分析与阐述。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能够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是促进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情境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不断高涨的热情。从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层面去分析,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的目的其实是非常单纯的,纯粹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而创设教学情境恰恰就是抓住了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满足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这也非常符合他们的年龄特性,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能够将他们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从而促进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比如教师在进行统计教学时,可以选取这样一些教学情境设置:教室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的水果图片,然后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尽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最后让同学们自己对喜欢同一种水果的同学人数进行统计,黑多学生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对统计的过程与方法有一个逐渐深入的了解。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使课堂的氛围保持着轻松愉悦,课堂气氛不断高涨。在这样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同时还促进了同学们学习能力与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高效教学。

二、创造贴近生活的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的应用方面来看,小学数学与小学生的实际日常生活应用联系非常紧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这也说明了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引起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场景的数学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环节尤其需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基础着手创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常识或生活习惯来解决实际应用性的数学问题。例如:低年级的孩子在进行数字加减计算时常用的方法就是掰手指,这样简单的计算还能勉强使用,但是到了高年级比如四年级、六年级这样的方法显然就不适用了,怎么办呢?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着手,比如设置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亲历感受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促使他们提高计算的效率与转变计算的方式,是在自身的数字运算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次教师与家长应该保持着有效的沟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范围内的情境创设,毕竟条件有限,家长可以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接触中给予孩子最大限度地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在学校之外也能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行数学素养的灵活运用与有效提升,反过来也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与探索更多未知领域的欲望。

从数学目的层面分析,数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能使小學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都是直接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关联的,比如:房间的面积、衣柜的体积、油桶的容量等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引入实际生活情境,在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实践运用。例如在讲解: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在半径与高相同的条件下,教师很容易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给同学们讲清楚原理并证明上述理论是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验证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学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媒介来理解数学问题,并学会借助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事实证明,通过数学知识的在现实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质量。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最为普遍的现象,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反馈中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的发展确实带来许多便利,是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多媒体技术使得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所以针对教师来说,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简化教学内容并提升课堂有效性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不是越俎代庖。比如在图形的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图形的运动规律与具体运动形式,,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不断活跃,从而不断地完善教学效果并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体来说,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升是当前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改进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把握住教学的方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与教学模式,以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崔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OL].学周刊,2016,(35):205-206.

[2]李建峰.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06):16

[3]汪祝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OL].学周刊,2016,(05):63

猜你喜欢

积极性新课标有效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