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引发突发事件的因素与解决策略
2018-05-14刘元玲卜现强陈振华
刘元玲 卜现强 陈振华
一、厘清引发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因素
要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安全性,就必须将能引起各种突发事件的因素考虑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研讨中山东陈振华、四川阎光辉、安徽詹焰平、山东高振宇、陕西赵俊萍等教师的观点,引发体育课中突发事件的因素总结如下:1.学生因素:不遵守纪律,不听指挥,追逐打闹,厌学,恶作剧,不遵守技能形成的规律,自以为是,着装不当,准备活动不充分等。2.教师因素:课前对场地器械检查不到位,教材搭配不合理,对新知识抱着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组织教法欠缺,对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不够细致,对学生的健康状况与技术基础不甚了解,课堂管理不善等。3.干扰因素:干扰因素包括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指的是上课班级之间相互干扰,任课教师随意脱离课堂等,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天气突变,校外杂乱的声音,各种汽笛声,天空中的各种奇异景色和变化等。4.场地器材的因素:场地的积水,石子等废弃物的存在,器材的安装、错误使用,器材的年久失修等。
二、认真分析背后原因,提升应对策略水平
1.从学生的因素分析:要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卡,完善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学生的体育道德情操的培养。
2.从教师的因素分析:教师要三备(备学生、备教案、备器材),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带着情绪走进课堂。
3.从干扰因素分析:多班同时上课是正常的,但如何避免发生冲突,如何避免受到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出现,这也考验着体育教师的教育智慧。
4.从场地器材因素分析: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场地器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所以在课前,教师要提前检查器材的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和美观性。根据场地的大小和班级人数安排场地器材,一定要将这些器材安排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
三、科学处理突发事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由于体育课堂的特殊性、开放性、教学的动态性,需要体育教师具备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到冷静分析、正确判断,并迅速做出正确处理并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综合研讨中山东李维刚、陕西赵俊萍、山东尹瑞霞等教师给出了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策略。
1.用好“三心”。陕西赵俊萍认为,处理突发事件,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掌握运动规律,“精心”备好课,“细心”组织好课,“用心”上好课。课前未雨绸缪预防,尽可能避免或降低事发的可能性;课堂上随机应变处理;课后及时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才能使体育课顺利进行。
2.及时沟通与交流。山东李维刚认为,如遇到学生出现受伤情况时,要及时保护受伤学生,避免2次伤害,并做出初步判断,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校医室,请班主任安顿好课堂上的其他学生。同时,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及家长,安抚家长情绪,与家长沟通商定就医方案。
3.因势利导。突发事件因势利导更能取得良好效果。如,教师在教授立定跳远时,正好从草丛里跳出一只青蛙,蹦蹦跳跳在学生中,引起了学生的一片喧哗,这时教师就可以借机发挥让学生看看青蛙是如何跳跃的,因势利导,效果更好。
四、科学处理突发事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经过激烈的讨论,综合山东蔡全坤、山东陈振华、山东尹玉红、天津唐广训等老师的观点,对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总结如下:
1.冷处理原则。山东陈振华、山东曹焕文认为,首先,教师应了解情况,不盲目批评,问清原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教师要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对待错误不迁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如,在处理集合队伍和集中讲解时发生的学生之间相互推搡,后排学生挠前排学生的腋窝,说话阴阳怪气等事件。
2.尊重原則。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势利导,促进消极因素到积极因素的转化。如,在上课过程中学生走神或练习不认真时,教师可用眼神或话语进行提醒,对违纪学生进行不点名的警告提醒,这样不但可以保障课堂有序进行,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会因教师的善举而认真地听讲和练习。
3.灵活处理原则。山东蔡全坤认为,虽然教师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准备了预案,但因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就需要教师摆脱预案束缚,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教师在讲授单杠蹬地翻身上时,示范动作做得完美、讲解的技能要领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也头头是道,但学生的注意力被临近班级的接力赛吸引了,教师的精细示范和讲解顿时化为乌有,在接下来的学生练习中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不可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状态就容易引起突发事故。
4.安全第一的原则。对破损的器材、不牢固的器材、未经过安全性能检修的器材一概不用,坑洼不平的场地一概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