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多重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8-05-14潘文轩
潘文轩
摘要:人工智能是影响当前与未来就业的重要因素,它对就业的影响可能甚于以往的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同时具有就业替代和创造效应,但智能系统替代人类劳动需要一定前提条件,其创造就业的作用也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将体现为高低端岗位两极增长趋势。人工智能发展还会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时间、改变劳动报酬而对就业质量产生影响。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三方应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各种影响。其中,政府需着力于完善制度安排、加快制度创新,企业要努力协调好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而劳动者则应主动作为适应新变革。
关键词:人工智能;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8)04-0145-09
近十多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由于人工智能具有替代人类劳动的作用,不少人担心这会导致劳动者失去工作。事实上,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具有多重性特征:新技术在减少原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新工作机会;在技术进步影响下,不仅就业规模会有所变化,就业结构也将发生深刻调整;从长远看,劳动者既面临技术性失业的风险,也迎来就业质量改善的机遇。我们应全面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当前及未来就业带来的影响,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当前与未来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人工智能引发的失业问题正逐步显现
人工智能技术始于发达国家,“智能代工”现象也最先在这些国家出现,并在进入21世纪后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在制造业中,发达国家已广泛运用智能制造技术,大量采用无人化全自动生产线,使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度明显下降。在服务业领域,欧美国家同样不断引入智能化技术,智能系统的运用也取代了服务行业许多工作岗位。例如,日本著名的库那寿司连锁餐厅开发了一个智能系统,在262家连锁餐厅中由机器人负责做寿司,连服务员也被自动传送带所替代。①
在我国,人工智能取代劳动力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制造业,突出表现为“机器换人”浪潮的兴起。2012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机器换人”发展战略,至2015年,已累计减少低端劳动用工近200万。②此后,上海、广东、河南等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类似政策,一场“机器换人”浪潮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向全国其他省市蔓延。在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制定“机器换人”计划并付诸实施。台湾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在富士康的昆山厂区,通过利用机器人技术,到2016年已将工人人数从原先的11万人削减到5万人。③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推广运用,“机器换人”现象进一步延伸至零售、餐饮、住宿等诸多服务业。
(二)人工智能相比以往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更大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均会对就业产生深远影响。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以前曾经出现过的各类新技术相比,既有不少共性也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可能甚于以往各类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技术表现出的差异化特点主要包括:一是技术通用性强。人工智能用途非常广泛,能全面渗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综观科技进步史,人工智能技术是为数不多的通用技术之一。二是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呈现出指数级而非线性的发展速度,这是以往大部分技术创新望尘莫及的。三是程序可低成本复制。人工智能软件程序进行复制比较容易,成本一般不高,其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少。四是自我学习能力。传统的自动化机器只能被动地按人类指令工作,但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相结合,使智能系统有了自我学习能力进而具备了一些类人智能,具有智能化性质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大特征。由于上述特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在广度、速度、深度等方面可能超过以往各種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涉及各行各业,这是其就业效应的一个显著特征。以往一些新技术只是运用于某些行业领域,因此对就业的影响面相对有限。而人工智能技术因具有通用性等特点,其就业效应所涉及的行业范围更广泛。一方面,随着工业、服务业各行业普遍使用智能系统取代部分劳动力,大部分行业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失业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当前,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应用的产业链条正逐步形成(尹丽波,2017)。[1]人工智能及其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创造出类型众多的新岗位,使劳动者面临多样化的就业新机遇。
给脑力劳动者就业带来较大冲击,是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另一大突出特征。以往技术创新引发的失业主要发生在体力劳动者身上,但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冲击则有所不同。除体力劳动者外,许多脑力劳动者甚至是高知识阶层人士的就业也会不同程度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从事重复性、事务性工作的办公室普通职员首当其冲,因为他们的工作任务大部分是程序性、规则性很强的,极易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等其它技术的支持,人工智能系统将具有越来越强大的逻辑运算、推理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这使得翻译、会计师、精算师等专业人士也开始变得缺乏就业安全感。
二、对人工智能就业替代与就业创造效应的进一步认识
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会取代人类劳动力、减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会催生新职业、增加就业机会。对于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与就业创造效应,人们早有认识,学界和业内人士也进行了不少探讨。在就业替代效应方面,20世纪80年代,Nilsson(1984)就预见到人工智能会大幅减少对人类劳动的需求,进而导致机器换人[2];根据Frey和 Osborne(2013)的测算,美国约有47%的岗位面临被计算机化取代的失业风险;[3] 世界经济论坛在2016年预测,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崛起的影响,未来5年中全球15个主要国家将有超过71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4]在就业创造效应方面,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2016)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将直接带动人工智能研发、人工智能监管等四大类就业岗位的增长;[5]硅谷人工智能研究所创始人皮埃罗·斯加鲁菲(2017)认为,机器人社会将创造今天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新的就业机会。[6]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较大——无论是就业替代还是就业创造,但这些效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的,最终影响大小如何,会受到各种经济社会因素的约束和限制。所以,我们应当更深入、更审慎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就业替代效应与就业创造效应,既充分重视新技术带来的影响,也不过分夸大其影响的程度。
(一)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是有条件的
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会产生就业替代效应、造成劳动者失业,根源在于这一技术具有替代人类劳动的作用。不过在现实中,人工智能系统只是存在替代人类劳动的可能性,但要真正实现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必须满足技术、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前提条件。
先从技术角度看,人工智能系统能比劳动者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是其替代人类劳动的首要条件。举例来说,焊接智能机器人是目前工业智能机器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之所以在焊接作业上大量使用焊接智能机器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手工焊接质量不易保证、生产柔性也较差,而使用智能机器人焊接后,不仅焊接速度大幅提升,而且作业完成的精度高、柔性好。再如,有不少脑力劳动任务,如制作表单、统计汇总、做备忘录、审核验证等,由于它们都遵循一定的规则、程序,因此完全可以由智能软件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来做,并且其完成这些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也比人类要高得多。不过,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任务如与人复杂对话、产品维修、综合决策等,就人工智能现有技术水平而言,有的无法完成、有的完成效果不如人类,因此还不具备替代人类劳动的条件。
在满足技术条件的基础上,人工智能要投入实际运用,还应具备经济上的优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成本要低于人工成本。总体而言,人工智能成本逐步下降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基本趋势,用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力有利于节约成本,这使得企业用机器换人的需求趋于变强。对于中国而言,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数量红利逐步消失,推动工资水平不断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这是机器换人浪潮兴起的重要原因。但从目前来看,在不少行业领域,人工智能成本仍明显高于人工成本,机器换人在经济上并不划算。
最后,由于法律政策、伦理道德、社会习俗、文化传统上的原因,能否用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除了技术和经济因素外还需要考虑社会基本价值取向因素。有些工作的环境恶劣、危险性高,将它们交给智能机器完成,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反之,有些工作任务,虽然从技术、经济角度看是可以由人工智能系统来做的,但由于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较难实现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例如,使用护理机器人可能会让很多人感觉护理服务缺乏人情味。
由上可见,受技术、经济、社会三大因素的限制,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只是部分替代而不会是全面替代。因此,尽管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技术性失业,但引发大规模全面性失業的可能性很小。
(二)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不等同于直接导致失业
当人工智能替代了某些人类劳动时,不能简单理解成就是夺走了劳动者的就业岗位、造成劳动者失业。机器通常不具备把整个工作岗位都自动化的能力,它们只能把人们工作中的某些特定任务自动化(M Chui. etc,2015)。[7]在现实中,对绝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其工作岗位通常由几项、十几项甚至几十项工作任务组成,人工智能在很多场合替代的是工作任务而非工作岗位。所以,对部分劳动者而言,人工智能替代工作任务后并不一定会直接造成其失业,有时仅是改变了现有工作岗位的任务结构而已。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替代工作任务后,也确实会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进而造成一些劳动者失业。对此可从两方面理解:第一,有些岗位的工作任务比较单一,且规则性、程序性较强,当这些任务都转由人工智能完成后,岗位本身不复存在,从而导致这些岗位上的劳动者失业。第二,另一些岗位中有部分工作任务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尽管这些工作岗位依然存在,但岗位上劳动者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在此情况下,企业就可能裁减部分员工以减少隐性冗员。
(三)人工智能的就业创造效应受诸多因素限制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进步与科技革命,在造成原有工作岗位大量减少甚至消失的同时,也会创造出众多新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同样具有就业创造效应。但是,人工智能就业创造效应带来的新增工作岗位,数量可能并不多。其原因在于:第一,人工智能直接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如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维护管理等,可能并不需要很多劳动力。例如,在日本著名的发那科机器人生产基地,几乎完全采用了“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模式,年产量接近6万台机器人的工厂里员工只有19人,夜间作业只需2人。再如,制造业工厂的生产线完全采用自动化后,新增的机器人管理员数量往往远少于裁减的流水线工人数。第二,人工智能产业的关联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低劳动密集型的,可能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劳动力需求。第三,智能化技术广泛运用使社会生产率普遍提高,促使商品与服务价格下降,由此间接引致消费和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扩张与劳动力需求增长。然而,生产率提高、价格下降引致的消费和投资扩大,受到需求价格弹性的制约,有许多产品和服务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因此,对由经济扩张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增长,不宜做过于乐观的估计。
三、人工智能发展同时引发就业规模与结构的变化
(一)就业规模变化的不确定性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对就业规模形成方向相反的作用,就业规模最终如何变化,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大小。对于两种效应究竟孰大孰小,观点分歧较大。在一些机构与学者看来,新技术创造的岗位将多于消失的岗位,就业总量不仅不会减少还会增加(Trehan,2003[8];Martech. etc,2011[9];斯加鲁菲,2014[6])。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新创造的就业量不足以抵补被替代的就业量,失业人口会增加(Ford,2009;赵磊、赵晓磊,2017;蒋南平、邹宇,2018)。客观地说,人工智能技术还在进一步发展中,技术路径方向本身仍有较多可能性,再加上公共政策也会影响到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我们目前很难准确量化预计人工智能发展使就业总量发生的变化,失业率是否会上升,依然存在较高不确定性。
另要注意的是,即使要初略研判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规模的影响,还必须结合特定的时空维度。从时间维度看,在新技术的导入期,对相关产业的扩散影响不大或尚未形成,而就业替代效应则较明显,从而引发就业的下降;到了技术拓展期,扩散效应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增长(王君等,2017)。[10]从空间维度来看,在不同国家,因各种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量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就业替代效应大小与技术性能水平、劳动力相对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就业创造效应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产业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状况。上述因素,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规模的实际影响,需要根据各国具体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二)就业结构的两极分化趋势
相比就业规模而言,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更值得我们关注。就业结构变动的根源在于受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影响,劳动(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具体来说:第一,由于规则性越强的劳动越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规则性较强劳动的需求将明显下降,而对规则性较弱劳动尤其是非规则性脑力劳动的需求则相对上升(Autor, Levy & Murnane,2003)[11];第二,人工智能的通用性特点使其能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与任务因新技术而重塑,对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将趋于增加;第三,因新技术带来生产率提升,使劳动者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会加快增长,这自然将带动旅游、娱乐、艺术等相关行业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总体考察,在人工智能时代,对劳动力的需求将明显偏向于高知识、高技能的人才。
就业结构是劳动力需求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结构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劳动需求结构较为快速的变化相比,劳动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将相对缓慢,存在一定时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智能技术创造的大部分新岗位,往往对劳动者文化程度、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如熟悉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创造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这些新技能的学习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有部分高级智能能力也未必人人都能具备。特别是对技术性失业者来说,他们通过知识技能更新适应新岗位要求的难度更大。难以适应技术变革的劳动者,将大量拥挤在人工智能不易替代的弱规则性体力劳动岗位与低技能服务性岗位 (这类岗位的典型代表为服务员、保姆、修理工、保安、美发师、厨师、园丁等)上,导致这些领域的劳动力供给增加。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就业结构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新型高端职位与传统低端岗位均会有所增长,区别在于在新型高端职位上,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供不应求;而在传统低端岗位上,一般劳动力将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对就业质量产生深刻影响
社会就业不仅有数量与结构上的表现,而且有质量上的规定性。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劳动者对就业的期望,逐渐从有工作提升为有好工作;而政府的就业政策目标,也随之从单一的就业率拓展至就业质量。国际劳工组织倡议的“体面劳动(Decent Work)”概念、美国联邦生产力委员会提出的“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范畴以及欧盟委员会致力于推广的“工作质量(Quality in Job)”理念,均体现了对就业质量的关注。回顾全球科技进步史可以发现,新技术对就业带来的影响,除了体现为就业数量和结构的变动外,也反映在就业质量的变化上。从总体趋势看,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就业质量的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同样将对就业质量产生深刻影响。就业质量体现在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关系、社会保障、职工培训等质量要素上(刘素华,2005)。[12]
(一)促进工作环境的改善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改善工作环境。在人工智能所替代的人类工作任务中,有一部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并不适宜人类劳动力来做,这些工作或是危险的、或是繁重的、或是有损健康的。例如,用仿生高空作业机器人代替高空作业工人,能从根本上避免高空坠落工伤事故的发生。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把人从危险、繁重、环境恶劣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消除或减少劳动中对人身安全和健康带来危害与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从而更好保障与维护劳动者的生命权、健康权。这实际上也是人们摆脱劳动奴役、获得劳动解放的一种表现。
(二)使工作时间趋于减少
使用新技术通常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整个社会只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因此技术进步能起到减少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作用。從实际情况看,近半个世纪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年工作时间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尽管这一现象是工资率、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实证研究也表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工作时间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孟续铎、杨河清,2012)。[13]人工智能技术通用性强、发展速度快,将显著促进生产率的提高。随着这一新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将有望进一步压缩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进而使劳动者拥有更充足的闲暇时间。
(三)引起劳动报酬的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改变劳动者原有的工作结构与模式,能促进劳动报酬水平的提高。由于部分工作任务可以由智能系统替代完成,劳动者就能将更多精力集中到未被取代的剩余工作任务上,使劳动效率和质量提高。另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劳动者还能更高效率地完成原有任务,或承担以往能力不及的工作,使劳动能力得到提升与拓展。例如,维修工人通过AR智能眼镜,就能随时看到各种图标、指令说明甚至视频,无需在工作中停下来查阅相关手册资料。可见,智能化技术不仅能提高劳动效率还能提高劳动效能,这为促进劳动报酬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劳动者获得更满意的劳动收入带来了机遇。
不过,人工智能发展促进劳动报酬增长的作用是从总体角度而言的,就不同就业群体来说,会出现一定差异性。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个体劳动报酬水平的增长,与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自身劳动效率和效能的情况密切相关,越能借助新技术提升劳动效率和效能者,越有可能实现更快的报酬增长。另外,受人工智能技术冲击而失业的人员,由于劳动技能方面的原因,短期内找到工作有一定难度,即使实现再就业,工资水平也很可能是下降的。再进一步分析,各种规则性较弱的体力劳动岗位,虽然不易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报酬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由上可见,不同就业者间出现分化,将是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劳动报酬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特点。
五、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影响的可行措施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就业的最终影响,不仅取决于技术发展本身,而且同政府的公共政策選择以及企业和劳动者的行为有密切关系。因此,政府应当和企业与劳动者携手起来,一起积极应对新技术革命对就业的挑战,同时更好把握新技术给就业市场带来的机遇,从而使劳动者更好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
(一)政府:完善制度安排、加快制度创新
健全劳动者就业保护机制。我国就业保护制度应当在公平和效率、稳定和灵活之间寻求较合理的平衡点,既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又不至于过度牺牲劳动者就业权益。要着力完善解雇保护制度,要求大规模裁员企业向人社部门报告相关事宜,加大对不公平、歧视性解雇行为的治理力度,在特殊情况下实行必要的解雇限制措施。
完善失业者生活保障制度。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而失业的劳动者,由于能力素质方面的原因,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新工作。对于这些将处于较长时期失业状态的人员,应当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其能维持基本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要继续完善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优化失业金领取期限,并使低保标准与经济增长保持增速基本同步,充分发挥社保兜底保障的“安全网”作用。
构建高效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有必要建立健全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的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机制,为教育、培训、就业提供风向标,使各类经济主体提前做好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准备。此外,还应当积极帮助劳动者更顺利地实现就业转换,特别是要重点瞄准流水线工人、窗口服务人员、普通行政文员等最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劳动者群体,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再就业服务。
要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层次各类型国民教育的方式和重点。对于基础教育,要逐步改变过于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积极优化学科与专业设置,使其更好适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另外,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使全体社会成员更好认识人工智能技术、掌握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二)企业:协调好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
探索引入工作分享制。通过灵活调整现有工作岗位的劳动时间与薪酬,让更多劳动者分享工作,尽可能减少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引致的裁员。工作分享制的具体模式有很多种,从国外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有美国的“工作岗位分享制”和“过渡性退休”、德国的“缩短法定工作时间法”、英国的“弹性工作制”、加拿大的“时间购买计划”和“工作分享补助计划”等(李贵卿、陈维政,2007)。我国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某种形式。
坚持劳动者占主体的技术经济模式。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支持劳动者更好工作而不是简单地取代劳动者。所以,企业在研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应坚持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基本导向。要重点研发和推广运用劳动填补性技术,用新技术弥补人类劳动力的相对劣势,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于劳动替代性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应侧重于替代危险、繁重、重复单调、环境恶劣的工作任务。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努力构建人机协同生产服务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使劳动者与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结合共同创造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公共政策予以鼓励支持。
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目前,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尚未充分做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的准备。企业管理者对人工智能颠覆性影响的性质缺乏深入认知,未及时在员工职业培训方面采取有效的举措。为此,企业需尽快对现有的培训内容及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发展需要的培训体系。特别是要注重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使劳动者更好满足人工智能时代高技能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需要。
(三)劳动者:主动作为适应新变革
进行前瞻性的职业规划。人工智能技术进步速度快、影响面广,如果等到失业威胁已经或即将来临时再想办法应对,很有可能为时已晚。所以,劳动者包括即将进入就业市场的在校学生,提前做好前瞻性的职业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其未雨绸缪,更加从容地适应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结构转变。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速度快,对劳动力素质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如果劳动者满足于现有知识与技能停留不前,就难以跟上智能经济发展的步伐,比较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劳动者应将终身学习作为一种习惯,通过坚持终身学习使自身能力在工作期间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尹丽波.人工智能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
[2]NJ Nils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mployment, and Income [J].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1984(2):103-123.
[3]CB Frey, A Osborne.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3(114):254-280.
[4]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Future of Jobs: Employment, Skills and Workforce Strategy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R].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
[5]Th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R]. The White House, Dec, 2016.
[6][美]皮埃羅·斯加鲁菲.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64个大问题[M]. 任莉,张建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79-80.
[7]M Chui, J Manyika, M Miremadi. Four Fundamentals of Workplace Automation[R]. McKinsey&Company, Nov, 2015.
[8]B Trehan. Productivity Shocks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J]. Economic Review, 2003:13-27.
[9]M Martech, P Gorle, C Fimeche. Positive Impact of Industrial Robots on Employment[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2011.
[10]王君,张于喆,张义博,洪群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7(10):169-181.
[11]DH Autor, F Levy & RJ Murnane. The Skill Content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4):1279-1333.
[12]刘素华.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J].人口与经济,2005(6):34-38.
[13]孟续铎,杨河清.工作时间的演变模型及当代特征[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85-90.
责任编辑:詹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