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心理·行为”德育模式的构建

2018-05-14罗艳荣

教育界·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德育模式

罗艳荣

【摘要】“思想·心理·行为”德育模式以思想育人为主导,以心理育人为基础,以制度育人为保障,以德性行为养成为归宿,凸显塑造完美道德人格的德育目标。这一道德教育模式是对当前高校德育疏离社会、疏离人的主体性的时代回应,是对客体化德育模式的超越,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思想育人;心理育人;制度育人;养成训练;德育模式

近年来,高校德育一方面受到市场经济和智育的强烈冲击,学者们在介绍西方与研究西方德育模式的同时,也开始了德育模式建构的本土性探索。然而,“现有的德育模式研究,不难发现其在必要性、知情性、规范性、操作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在必要性上还存有争议”,这些德育模式的提出并没有有效改变我国高校的德育现状,德育模式实践虚化和德育工作有效性弱化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因此,全面审视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构建多维的德育模式,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极具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五所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我们认为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存在三个矛盾。

(一)矛盾一:德育目标片面化与学生个性多元化的矛盾

从目前高校德育的实施情况看,高校德育目标的定位发生了偏移,出现了片面化的倾向。表现在:高校往往强调德育按同一标准、同一方法要求学生,很少正视学生主体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个体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思想统一、行为统一、步调统一甚至理想信念统一当作德育的基本目标,德育的政治化功能和意识形态化趋向凸显,根本上忽视了德育的目标在于完善、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从而使道德教育丧失了其发展的土壤和动力。

(二)矛盾二:德育主体性要求与德育过程客体化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而高校德育工作把道德片面地理解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重传递,轻思考,忽视道德选择和价值澄清能力的培养,具有强制性特征。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交际意识增强,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师生间缺乏融洽的关系和亲密的交往,学生被视为道德理论、原则与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师生关系演变成“我-他”模式,客体化倾向明显。

(三)矛盾三:高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影响的矛盾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当关注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影响的关系,在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影响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特别是德育应该从其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施行的依据。但是,目前高校德育被主观地定位于实现某种外在目的的工具或手段,偏离了自身的逻辑规定与运行法则,德育因此被工具化。

二、构建德育新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在主客体关系中,人作为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性,即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增强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承认、重视并坚持大学生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二)参与性原则

“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者企图不通过学生的活动进行品德培养,把道德当成说教,将所谓的高尚品德强加于受教育者,而从不准备践行的德育方式,只会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破坏学生道德修养的基础,导致行为与认知的断裂。因此,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中来,而不能让学生成为道德实践活动的“异乡人”。

(三)整体性原则

人的道德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此,德育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教会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去选择、去创造。另一方面,德育教育实施者必须注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将德育融于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之中,坚持思想育人、心理育人、制度育人、行为训练四者并举,实施一种融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整体德育观,以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思想·心理·行为”德育模式的基本架构

所谓“思想·心理·行为”德育模式,是指坚持“人本德育”“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以思想育人为主导,以心理育人为基础,以制度育人为保障,以德性行为养成为归宿,凸显“思想·心理·行为”三位一体的完全人格教育的德育模式,它包含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方式)、评价机制等基本要素。这一道德教育模式是对客体化德育模式的超越,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德性行为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德育规律。

(一)德育理念:人本德育

坚持“人本德育”的基本理念,要求德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以生为本”;坚持“人本德育”的基本理念,要求德育为了生命质量提升,必须依靠提升生命质量个体的推动,让生命个体的完善与德育的发展达到良性循环;坚持“人本德育”的基本理念,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体现人性化的趋向并以塑造大学生完全道德人格为根本目标。为此,我们应當建立起与学生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工作途径与德育评价机制,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培养,从而实现道德理性因素与道德非理性因素的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持久的精神力量。

(二)德育目标:完美的道德人格

高校德育必须在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之间,在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高校德育必须对社会中的不良道德现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道德的监督和制约;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动机与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也必须有合理的边界。由此,道德教育的目标就不难确立:使大学生成为不仅具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信念,而且具有理性驾驭科技的伦理精神;不仅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自律精神,而且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精神;不仅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而且要切实践行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的人才。简而言之,就是要塑造大学生完美的道德人格。

猜你喜欢

德育模式
论高校德育模式的现代构建
创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留守儿童德育模式探究
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学生素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模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