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留守儿童德育模式探究
2017-03-17陈玉丽
陈玉丽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员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缺乏应有的父母关爱,再加上留守老人的不当教育,留守儿童德育状况堪忧。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是社会、家长及每个教师都应该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 留守儿童 德育模式
一、引言
2016年3月26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倪春霞在天津大学一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的研讨会上透露,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留守儿童问题已是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全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一直缺乏权威数字。倪春霞表示,此前使用的都是估计的数字,民政部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从而实现精准帮扶。“大数据一定要科学,如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所有的对策都不能对症下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牛凯在研讨会上表示。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有17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6102.55万。这一数字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样本数据推算得出的。
留守儿童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特殊现象。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步伐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出现规模性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造成大量老人、孩子滞留在农村,因而产生了这一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农村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同样,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乎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走出去,留守儿童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一群体将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长期存在。如何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文化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问题。
二、当前留守儿童德育情况
(一)学习能力偏弱,辍学率较高
在很多留守儿童中,学习能力偏弱是一个基本的现象。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留守儿童对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漠不关心,完全属于放养式学习,久而久之形成了学习能力越弱则越不想学,越不想学则学习能力越弱的怪圈。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约束,很多留守儿童长期缺席课堂教育,甚至出现辍学的情况。
(二)家庭道德教育缺失,未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留守儿童长期处在一个缺乏家庭和父母关爱的现实情况中,德育缺失,未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是非缺乏判断力。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外出务工的父母因为不能在身边照顾孩子,便用金钱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由于留守儿童未能形成正确的金钱使用能力,使得孩子养成了骄奢淫逸、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拜金”习惯。
三、共抓共管,全面加强留守儿童德育
(一)职能部门建立健全教育机制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这表明国家开始从制度上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
(二)学校是留守儿童德育前沿“阵地”
学校是传播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场所,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平台。然而多数情况下,德育课堂往往被其他“主科”以各种理由“霸占”。很多学校缺乏专门的德育教师,常常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由于这些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体系、知识结构,导致德育课堂流于形式。新课标要求当代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不应该只重视知识教育而轻视素质教育。
(三)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唤醒家长对孩子的关爱
德育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及时全面地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告知给家长,让家长尽可能参与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来,达到共同教育、共同约束、齐抓共管的效应。同时也要让家长明白,金钱不是满足学生的唯一方式,亲情的关爱和教育的关注才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关爱。通过沟通和了解,纠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教给家长对于孩子的正确关爱方式。
四、结束语
留守儿童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应以学校为主导,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强调以学校德育作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路径,并不是意味着把学校教育视为唯一途径;相反,留守儿童德育要真正获得实效,还必须同时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从而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留守兒童是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现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