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C的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原则与策略

2018-05-14李铮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

[摘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院校开展MOOC课程模式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基于MOOC的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原则,如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双主体教学、协同合作、多元评价与及时反馈,进而提出了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以课堂为主、线上为辅;在选修课教学中,坚持以在线为主、线下为辅;在通识课教学中,坚持线上线下并重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应用型院校的健康发展。

[關键词]MOOC 应用型院校 混合教学 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李铮(1985- ),男,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学院,讲师。(山东 寿光 2627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0215600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2-0094-04

MOOC又称“慕课”,即大规模、开放性网络在线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有碎片化、生成性的特点,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当前,我国应用型院校以MOOC为依托,积极构建混合教学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理论,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是推进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一、应用型院校开展MOOC课程模式的现实意义

1.实现知识开放和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MOOC课程具有开放性特征,只要有网络的地区,人们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从而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国内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都实现了共享,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不出家门就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MOOC降低了教育成本,只需设计、录制一次课程,就可以让无数人无限次地享用,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MOOC的制作成本也在不断下降,课程辐射范围也得到了持续扩大。此外,负责制作MOOC课程的院校都会努力提高课程质量,从而推进教育整体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MOOC实现了大数据的监控及分析,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分析学习情况,并据此完善MOOC设计,提高课程质量。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协作学习。MOOC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根据MOOC的时间及进度安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并对课程视频中的疑问,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构建个人学习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再依赖于教师及教材,实现了自主化、个性化学习。MOOC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实现MOOC课程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者可通过社区平台构建学习兴趣小组,与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角色,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MOOC课程促进了教师教学模式及教学角色的转变。在MOOC课程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教学角色方面,教师由传统的教学决策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和网络素质,这有利于解决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教”与“研”的矛盾,从而不断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教学能力。

二、基于MOOC的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1.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MOOC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个性,也具有共同的教学目标追求。两种教学模式的共性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二是教学体现了育人本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三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体现了信息化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基于MOOC的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深入分析学科、学生的特点,综合调查教学相关外部因素,设计针对性强的混合教学模式;二是在目标导向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构建特色化的教学模式。

2.双主体教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建立奖励措施,如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提高教师地位等,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协调者、管理者的作用。同时,还应赋予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利,允许教师灵活选用教材、教学方法等。另一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发展。

3.协同合作。MOOC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坚持协同合作的原则,不仅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合作,也要实现生生之间的合作。混合教学模式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学习。

4.多元评价与及时反馈。MOOC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应坚持多元、及时的原则。一是坚持多元化的评价原则,学生、教师、网络平台教师等都应成为评价主体,并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二是要坚持及时的评价原则,及时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促使他们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三、基于MOOC的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课程分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通识课程等,基于MOOC对应用型院校课程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时,要重视课程类型特征,实现线上与线下课程的有效结合、互补进行、侧重推进,从而不断提高应用型院校课程教学质量。

1.专业课:以课堂为主、线上为辅。对应用型院校来说,专业课程属于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关键性课程。具体而言,开设专业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与社会职业要求相符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课为学生发展奠定了知识基础。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促使学生形成本专业相关知识的系统框架;二是通过多样的课堂形式和互动,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内化为个人认知结构;三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基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构建“课堂为主,线上为辅”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要在传统课堂中讲授、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通过线上学习的辅助,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第一,在教学结构方面,专业课教学模式较为复杂,教学主体、内容、支持系统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学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承担着管理、指导、协调等职责,要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学生则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学主体,课前学生应根据课堂计划及教师要求,有效地进行预习,做好课前准备,课后学生应主动完成课后任务。二是专业课教学内容包括专业核心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等,教师在设计专业课教学内容时,应在深入分析学生、教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个人科研成果、教学经验等融于教学中,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第二,在操作流程方面,可分为课堂操作流程及线上操作流程。在课堂操作流程设计上,专业课教学应采用“讲授+探讨”“学术沙龙+辩论赛”的教学形式。根据专业课的性质及要求,教师的讲授应占据课堂时间的70%,其余30%的时间则进行专业知识的探讨。教师在课前要深入分析学生、教材等各类课堂要素,深化教学设计,提高讲授的针对性,促使学生构建专业知识整体框架。学术沙龙和辩论赛可运用于课程教学的中间过程及结束阶段,约占总课时的10%。具体而言,在课程的一个主题教学结束时,可组织一次学术沙龙活动,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在课程结束时,可组织一次辩论赛,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深入思考专业知识。学生应在学术沙龙及辩论赛前积极查询相关资料,赛后及时针对学术沙龙及辩论赛的成果整理相关笔记,并通过查阅理论知识全面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在线上教学操作流程上,专业课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前及课后两个阶段。课前,教师应将相关资料上传至公共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课后,学生应通过资料查询,与同学、教师的交流等及时解决课堂疑问。

第三,在教学评价方面,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一方面,教师可设置封闭性的专业试题,通过严格的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设置部分开放性较强的试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除终结性评价外,还应包含一定的过程性评价,主要以平时测试的形式体现,如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等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此外,学生也可针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则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优化个人教学方案。

2.选修课:以在线为主、线下为辅。与专业课不同,选修课的开设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有关课程,拓展个人知识领域。根据选修课的性质,应坚持“在线为主,线下为辅”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知识,教师只承担着指导者的角色。

第一,关于设计流程。在进行选修课教学模式前期设计时,教师要深入分析学习主体、教学目标等相关要素。当前,应用型院校学生大都是“90后”甚至“00后”,这些学生具有個性张扬、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在设计课堂模式时,应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兴趣及需求。选修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重视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选修课教学内容应是丰富多样的,学生可以跨学科、跨地区进行选课。教师要努力改善“人多课少”的选修课开设环境,依托MOOC背景,加强对各类信息平台的运用,积极开设在线平台、网络社区等,不断优化选修课环境,拓展选修课空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优化学习支持服务设计,不断完善人员支持,提高在线教师队伍素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在线课堂资源。选修课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交流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同步交流、异步交流、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在优化教学评价设计时,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行“平时测验+学习情况+期末测验”的评价形式,并根据课程现状合理调整各类评价的比例,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第二,关于操作程序。“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教学模式以互联网教学平台为依托,借助于互联网的软件支持,从而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网络平台对教学的支持主要包括两大途径:一是构建应用型院校间的联盟,优化MOOC平台;二是应用型院校可加入其他MOOC平台,通过与其他院校进行学分互认,实现在线教学。在进行课程准备时,主讲教师应承担教学设计、教学准备的职责。一方面,主讲教师要根据教学各要素的相关情况,优化教学活动,完善教学指标,合理确定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根据教学设计,适时发布课程公告、电子教材等,将课程完整地推介给学生,供学生选择。在实施课程时,教师要及时将录制的网络课程上传至相关平台,并及时进行网上测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等。学生则应根据课程要求及进度安排,定期学习课程,及时完成作业等。在课程评价及反馈时,教师要及时批改、记录在线测试结果,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教师要根据网络平台记录的学生在线学习时间、进度等对学生进行管理,并通过QQ、Email等形式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

3.通识课:线上线下并重,实现多层互动。通识课是所有在校学生或部分专业学生都应学习的课程,如大学英语、教育学等。开设通识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通识知识。在设计通识课教学模式时,要坚持线上线下并重,实现多层互动。与专业课和选修课相比,学生对通识课的兴趣并不高,应用型院校应以MOOC课程为依托,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小组协作、跨校合作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型院校之间可实现跨校合作。例如,主讲教师在A校教室进行教学,B、C、D等多所院校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可在直播教室进行在线学习,直播教室内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提示,组织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等。课后,教师要将课堂视频上传至相关平台,学生可登录平台进行复习。教师还可定期在该平台发布课程相关资源、管理学生作业、为学生答疑等。在教学评价方面,学生需要对主讲教师、指导教师进行评价,还应对课程进行评价;教师也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结果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促进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春模,周荣虎,张林龙.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

[2]孙连军,王志方.试论分层式教学智能管理平台在教育集团中的架构及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15(5).

[3]何源,何淑通.基于MOOCs平台的高校翻转课堂师生人际互动指标体系构建探究[J].江苏高教,2017(12).

[4]李生榴.西部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混合教学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
试论应用型院校教学与科研评价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