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职教观指导下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未来趋势与模式创新

2018-05-14陈新文周志艳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高职教育

陈新文 周志艳

[摘要]在大职教观理念的指导下,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将主要依据多元化、开放化、融合化的基本要求,结合高职教育和地方社区发展的现实情况,围绕高职教育社区化的根本目标,积极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所需要的范式,破解高职教育社区化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挑战。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社区化未来的六大发展趋势,提出了三种新型社区教育模式,如社区教育集团发展模式、社区化发展模式、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并指出了其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职教观 高职教育 社区教育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陈新文(1970- ),男,湖北襄陽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硕士;周志艳(1975- ),女,湖南湘潭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湖北 襄阳 44105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大职教观下高职院校建设社区教育学院的路径与支持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DJA150249,项目主持人:陈新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2-0025-06

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是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职能体现,在我国大力推行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它更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特色和未来趋势,体现了“大职教观”的基本思想。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主动承担社区教育的职能,创办了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化办学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客观的事实是,高职教育社区化在基本形式、发展路径和模式创新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太多的成果,仍然处于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阶段,高职教育社区化还没有成为更多高职院校发展的自觉选择。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国家关于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高职教育社区化的自觉性会不断增强,未来发展趋势会更加明显。本文主要就高职教育社区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模式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这一理念已基本成为共识,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职教育社区化的成效也非常明显,在理论、实践以及政策上都有较大的突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结合国际社区教育发展特点和国内实际,我们认为未来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一是发展理念将由顺其自然走向自主创新。当前,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是在各类评估、项目导引下进行的,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为了应对国家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要求和项目申报等而做出的选择,缺乏应有的自觉性。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和党的十九大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来,高职教育大力实施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教育职能,高度重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加强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主动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将社区教育作为高职教育提升内涵和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理论与实践创新。

二是发展模式将由校社结合走向校社融合。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因此,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最初形式就是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的简单结合,利用院校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和社区服务。随着社区教育地位和贡献度的提升,尤其是高职院校将社区化发展作为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后,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模式必将朝着深度融合方向转变,社区学院在管理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资源与平台建设、发展与评估督导等方面都将呈现一体化设计、融合式推进、共享式发展的新模式。

三是治理结构将由多元参与走向多元共治。一直以来,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建设的社区教育学院只是其内部机构“继续教育学院”职能的延伸,虽然也有挂牌和机构成员,但其工作并未纳入学院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重要议程,甚至没能成为“继续教育学院”的重点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建设的社区教育学院的治理主体过于单一,政府、行业、社区在高职院校建设的社区教育学院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状况将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而发生改变,政府、社区、行业、企业将作为社区学院的共同主体而深度参与、多元共治。

四是教育目标将由注重当下走向终身学习。社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当前,制约社区发展最主要的问题仍是就业问题,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仍是高职院校社区教育的工作重点。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科学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有效缓解,加之创新创业带动了就业,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学院的教育目标将由注重当下就业的技术技能培训转向引导社区居民实现基于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推动社区的自主发展。

五是教育形式将由线下教学走向多元学习。当前,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仍是培训师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地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这就需要社区学院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技能全面的庞大师资队伍,而这恰恰是制约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学院的瓶颈之一。由于师资队伍的不足,导致社区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充分,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教育模式、方式方法的深度变革”①,加之在线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等学习资源的成熟发展,移动学习、混合学习、项目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等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方式将成为未来社区居民在社区学院平台上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六是发展重点将由城市社区走向城乡一体。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根据这一战略要求,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多渠道转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一直以城市社区为重点,较少与乡村社区教育实行融合发展。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农村居民”作为社区教育重点服务人群加强教育培训。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高职院校建设社区学院的覆盖面和立足点必将从城市社区转向城乡一体化,这是高职院校社区教育的一个明显趋势。

二、高职教育社区化发展的模式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建设社区教育学院的理论与实践并不成熟,政策依据也不充分。高职院校建设社区教育学院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创新需要,更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终身教育理念发展的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建设社区教育学院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我们尝试建构以下几种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高职院校社区教育集团发展模式

集团化发展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大举措,更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才渠道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社区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既是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加快高职教育社区化办学机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模式,也是实现地方高职院校服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校企合作、校区合作、校校合作,推动高职教育办学多元化的新举措。”②这种模式的集团化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职业教育集团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二是社区教育集团与地方社区的合作。

1.职业教育集团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它是指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结合行业、企业、地方的发展需要,建立区域内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其他职业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其社区教育是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上开展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社区的社会教育活动,主要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功能强大、实力雄厚、覆盖面广。同时,由于职业教育集团与政府(一般以县级政府以上为主)合作,统筹规划地方社区教育发展,因此,政府在资源统筹、战略规划、综合协调等方面比一般社区更具有优势,故而能充分体现战略性、全局性、内涵式等政府社区发展的要求,成为高职院校社区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形式。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自身的局限,如果處理不好,会影响社区教育的效益和质量,甚至使社区教育流于形式。一方面,职业教育集团在运行机制、保障规范、经费支持等领域仍然不够成熟、规范和稳定,且还只是一种松散的、功能性办学模式,办学基础比较薄弱,行业企业参与不够,集团成员合作关系不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社区教育的统筹推进。简单地讲,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合作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健全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是重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社区教育集团化的合作对象是政府,由于政府站位更高、视野更广、统筹更多,这就可能导致社区教育项目的细化、实化、可操作化不够,进而影响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和未来可持续性。同时,由于政府宏观考虑和需要兼顾的领域、区域较不平衡,也可能导致社区教育覆盖面不足和区域项目发展不平衡。加之职业教育集团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这种状况有加剧的倾向。

2.社区教育集团与地方社区合作的模式。它是指在地方不同行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统筹协调下,各职业教育集团社区教育机构结合行业、企业、社区的发展需要,建立的以职业教育集团社区教育项目为载体、各职业教育集团社区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集团。它是在社区教育项目的平台上开展的以各自资源优势为特色的资源整合、功能增值、效益共享、服务社区的社区教育活动,其主要优势在于平台多样、机制灵活、细实有效、资源利用充分。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灵活性,且见效快、易推广,可能会成为未来高职院校社区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新形式、新趋势。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自身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这种模式是在不同行业职业教育集团的自主协调下实现的,而不是在政府统筹下实现的。由于各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办学特色、发展规划等有所不同,所以各不同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在开展社区教育合作时的理念、目标、诉求不同,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同。总体表现为各职业教育集团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这会影响社区教育项目实施中的协调、配合程度,进而影响社区教育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以社区教育项目为载体和平台,各职业教育集团的社区教育机构自主参与,但由于社区教育项目的独立性、个体化,使得社区发展的综合化、全面性得不到有效体现。在这种模式下,社区教育项目如何统筹?谁来统筹?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社区化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社区化办学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以所在社区为中心办学,服务社区、依靠社区、发展社区的办学过程和模式”③。这种模式强调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其办在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的特点和职能。它不是建立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基础上,而是单个职业院校与社区之间建立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模式。职业院校社区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办学方向上,贴近地方,贴近产业,体现服务地方尤其是服务所在社区需要的特点;二是在培养目标上,对接社区需求和产业特点,体现区域(地方)产业特点和行业要求;三是在教育对象上,除在籍在册学生外,主要面向社区成员,以解决社区成员再就业、个人发展、生活等需要为目标,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

职业院校社区化发展模式比社区教育集团化模式运行机制更为灵活,项目实施更加快捷,目标考核更加方便,过程管理更加可控,但在资源整合、效能提升、服务范围等方面又明显不如社区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职业院校社区化发展应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职业院校必须以“大职教观”为指导,做好社区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大职教观”是相对于传统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观而言的,意即打破学校职业教育形态的禁锢,将职业院校发展与学习化社区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充分结合、互融互通,实行一体化设计、整体化发展。当前,我国地方职业院校的职能是服务地方发展、对接地方产业,但在这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一方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可选的资源很多,职业院校并不具有很大优势。在人才需求、技术支持、服务品牌等方面,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倾向于与更高层次的本科院校合作,使得职业院校没有受到特别对待,甚至还略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关注自身作为教育机构的内在需求,而更容易忽视地方发展的需求,即强调教育内部规律多于学校社会服务等外在要求,因此,服务地方发展只是当前职业院校追求自身发展的手段和路径,而未能成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追求。比如,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虽然强调专业调研、行业企业参与、政府统筹管理等,但大都流于形式,并没有体现明显的地方特色。职业院校社区化发展必须要处理好追求自身发展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关系,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地方发展。二是职业院校必须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社区教育的内涵建设。“终身教育”是相对于学校至上、学历至上的教育而言的,着眼于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持续改进。它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放弃以“学校”和“学历”为唯一追求的发展思路,建立以社区全体居民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新的制度体系。

与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相比,美国的社区学院则非常重视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它们建在社区、为了社区、发展社区。比如,“北美荷花社区学院的招生对象是18周岁以上持有中学毕业证的人,且招生方式灵活多样。在教学和课程安排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院实践类课程占到课程总数的40%~60%,学生还要利用假期时间到社区的相应部门实习。” ④从美国社区学院运行的情况来看,它们在招生和课程设置方面比较灵活,能对社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切实解决社区及社区居民发展的问题,且与社区保持紧密联系与深度合作。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社区教育方面容易受招生制度、专业与课程设置制度、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不仅学校没有自主权,地方也没有自主权,这使得职业院校在社区化发展过程中只能是项目化、附加式地开展社区教育实践,不能将社区教育活动有效带入职业院校发展中,更不能将社区教育纳入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短期效益、附加服务仍然是职业院校社区教育的价值目标。这种状况的存在既有国家教育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5日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也提出:“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引导各地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差别化职业教育发展路径。”这些改革举措为职业院校社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在职业院校社区化发展的内涵建设方面明确了方向和要求。

(三)高职院校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和社区居民学习需求,通过开发、建设学习资源,服务社区居民在线学习的社区教育新模式。数字化社区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组织思想,它是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如果说终身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国家、社会对个人的教化,是从外在的角度对学习者的督促、要求、支持和保障,那么终身学习理念则是从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出发而展开的学习思潮,它要求学习者必须树立终身接受教育和终身进行学习的理念,其与终身教育在本质上是基本一致、相辅相成的,是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石。”⑤终身教育实际上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又使得终身教育成为可能、社区教育更为便捷和个性化。

高职院校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学习交流方式更加自由。传统的社区教育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教师和学习者的沟通和交流很受限制,从而影响学习者的深入学习和持续改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则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实现教师和学习者随时随地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向自由学习。二是学习内容选择更加便利。高职院校通过研发、制作课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指南。学习者不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资源形式,比如微课、课件、工程视频等,甚至可以利用平臺预约专家实行在线授课指导。三是数字教学资源更加集约化。通过信息技术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更加高效。开放资源平台和社区教育对象,可以实现跨区域的社区教育资源融合,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学习化社会的有效建设。学习者不受年龄、地域限制,只要身份真实,注册后即可学习。

但是,高职院校数字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也有自身的缺陷与局限性,如果解决不好,会直接导致社区教育沦为摆设。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信息技术有较强依赖性。数字化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社区教育数字化的难点在于数字资源的设计与制作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如果技术运用得当,则增加数字资源的点击率,否则,会使数字资源变成数字垃圾。另外,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运用条件差异太大,给社区教育在项目推广、课程分享方面带来较大困难,且会影响社区成员的参与率。二是对数字资源的较高规定性。数字资源的特点在于其知识、能力的呈现方式,它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课堂搬到网上,也不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复制到平台上,而是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中的融合。所以,数字教学资源特别强调教学设计,资源必须能学、辅教。这就要求资源设计必须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强化应用功能和共享机制,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同时,虽然数字化资源相对固定,但知识更新、技术创新的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数字资源必须及时更新,且每年保持一定的更新比例。三是数字化资源的较大成本性。数字化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学习者的所有学习活动都需要互联网支持,这就需要较大的网络建设投入。同时,资源建设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课程的研发和制作、平台的开发和维护、资源的更新和升级等都需要大量经费来保障。此外,数字资源建设团队的管理、社区教育运行保障、技术分析等领域也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构成了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庞大成本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注释]

①杨九诠.“2017年十大学术热点8:未来教育与未来学校的变革图景”点评[N].光明日报,2018-01-17.

②司首婧.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社区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探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4):89.

③夏飞,宋秋云.首都高职院校社区化办学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4):74.

④丁辉,司首婧.美国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合作模式及启示[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14.

⑤张琪,李娟.数字化学习社区:信息时代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高职教育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