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小董的作文教学故事

2018-05-14张旋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董文章作文

张旋

小董个头不高,其貌不扬,如果她不张嘴说话,你看不出她是从粉墙黛瓦、杏花春雨的江南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苏北小镇学校借读的女生。事实上,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似乎都不大言语,所以我一开始都不知道新学期的二班里还有这样一个外来生。

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开学两个星期之后的事情了。改到她的作文,我顿时被她的才气深深吸引。这显然是一位颇具语言天赋的孩子,并且一定对写作有着特殊的爱好。她可以寥寥几笔就将一些平常的人和事勾勒成一幅极具情味的图画。在一篇叫作《成长》的作文里,她用这样的语言描绘自己的童年时光:

记得小时候,我是个特别沉默的孩子。我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羡慕她们拥有漂亮的公主裙和五颜六色的糖果。那时,我们家还没有搬到市区,在我房间的落地窗外有一大片田野。我总是抱着膝盖坐在地板上,看着黄绿色的田野和远处如水墨画一般的青山,身边放一个装满清水的杯子,往往一坐就是很长时间……

我觉得这是一篇宁静得足以让人心动的文章,那么优美的景致,那么沉静的氛围,还有那么老成的心境!我决定在班上读它,顺便认识一下这位似乎还有几分忧郁的作者。

这堂作文课上得出奇地好。朗读她的文章时,我发现这个叫小董的女生静静地趴在桌子上,不时露出羞涩的笑。我不知道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但能感觉到她内心那种抑制不住的快乐。其他同学也都静静地听着,与平时的无精打采截然不同。

这之后,我对小董的关注就逐渐多起来,在班里读她作文的频率也逐渐高起来,因为她的作文写得那么的好,让你根本无法拒绝。她是那么敏锐,能发现咖啡的味道“低调而飞扬”,星星的光芒“微弱却温暖”。她是那么体贴,能感受到爸爸让自己认识到“对大自然、对天空的爱,对生命的敬意”,妈妈让自己“在书中找到另一个可以自由地笑、大声地哭泣的天地”。她是那么有见识,读张爱玲、亦舒、安妮宝贝,也读苏童和海子。尤其是海子,她视之为偶像并为之深深着迷。她甚至也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对这位天才诗人的深情祭奠:“你平静地卧在铁轨上/灰云覆盖着你的脸庞/你的瞳孔中被放大的悲凉/一如你曾经飘满雨水的村庄/你将紧紧禁锢的希望/播种在你灵魂归宿的地方/我只想知道现在的你/是否还面朝大海,是否还春暖花开/是否还在将你公元前或公元后的微笑/不断寻寻觅觅又不断返航……”

我渐渐发现,作文课读她的文章,成了我和同学们共同的期待,而这个班级的作文水平也渐渐有所提高。有一次,小董的同桌在一篇作文中写下了这样的话:

她随手一动就可以写出很漂亮的句子,我真羡慕她可以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或许是因为长久地腻在一起的缘故,现在的我也对写作满腔热情……她不仅会写,还会唱,真是了得。她的歌很好听,很悦耳,很迷人……我想,如果我是男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她……

有一天午餐后,小董的姐姐特意来跟我说,小董非常喜欢我的课,在家在外都常常念叨着。我当时只是一笑置之,并不当真,因为我也经常对我孩子的老师说此类讨人喜欢的客气话,无非是想让老师对孩子多一些额外的关照。但是又有一次,我办公室的另一位同事也告诉我,小董确实喜欢我的课,因为我对她作文的认可。她告诉我说,这孩子以前的语文老师很看不上她,说她的作文阴暗忧郁,使得她很是郁闷。而转到这儿上学才一个月,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愉悦,学习上进。这位老师再次告诉我,小董喜欢我的课,吃饭、洗手、睡觉时都有可能談及我的课。这下子我不由得不信,我可能真的改变了一个孩子,不光是她的作文,也许还包括她的人生态度。我觉得,她喜欢我,未必是因为我的教学水平有多高,我的课有多吸引人,而是因为她在我这儿找到了自信的缘故。

我也因此明白,为什么她的作文中还有很多诸如“成长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这样与她的年龄很不相称的灰冷的句子。

在后来的一篇名为《绽放》的作文里,她终于吐露出了自己的心声: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很长时间里,当别人问及我初二那一年的感受时,我都会用这句话来回答。

那一年真的发生了太多事情,尽管现在回想起来,我会嘲笑自己当时为那些不值得的人和事而苦苦地挣扎,但依然会感受到尖锐细小的疼痛——毕竟很少有人能坦然忘却过去的伤痛。语文老师讽刺我的作文是“私人写作”,批评嘲笑作文中那些“黑暗和压抑的文字”。自下半学期起,她从来没给过我的作文高分,经常用冷冷的语气叫我重写,说我缺乏中学生应有的青春活力;还让我最好不要再在校报上写浪费时间的文字,而应该去提高在她看来并不怎么样的语文成绩。

锋利的话语如同匕首一样深深浅浅地刺刮着我,使我动弹不得,无法呼吸。我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很灰暗,是那种感觉不会再亮起来的灰暗。

……

我终于明白她的文章中的那些“忧伤是嵌在心里的不可名状的灼热”,以及“像一只孤独的野兽一样将自己藏起来,然后默默地舔舐伤口”的句子是怎么来的,以及这些句子背后的不为人知的心理创伤。

对于这样一个敏感的、好不容易在作文中袒露内心的女孩子,我没有采用通常的做法——找她谈话,也没有询问她的过去,或者说一些安慰的话,更没有试图给她开一个所谓的“药到病除”的良方,我只是一如既往地在课上朗读她的作文。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两个月。一天中午,小董突然敲门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向我索要电话号码。像所有庸俗的故事的结局一样,她告诉我她要走了,要回到她自己的家乡去读书。给了号码后,我拿起笔,在她的作文本上最后一次写下我的寄语:“你的文笔是那样的好,因为有了你,班级才有了灵魂和榜样,而你却说要走了……”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溢美之词,是因为我觉得,她需要带着一样东西上路,那样东西叫作“自信”。

在不久之后的一次作文教学培训会上,在谈及如何解决学生作文“不想写”的问题时,我举了小董的事例,同时引用这样一句话:“我们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我们要摧毁一个人,也就是摧毁他的自信……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我认为,这句话适合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同样也适合造就健康的人生。

我真诚地希望,我的这位只有两个月缘分的弟子,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在自信的天地间,经得住每一次坎坷、每一场风雨……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新城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小董文章作文
包容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兼职电商路难行:淘宝卖家初上路
二○一二年冬天的爱情
学生意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