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型及其心理效应

2018-05-14陈妙然

参花(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跨文化交际

摘要:文化定型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的认知现象并占有重要地位,对人们的认知思维和认知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文化定型的内涵入手,辩证地论述了文化定型对人心理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定型 社会定型 心理效应

一、文化定型的内涵

定型是指某群体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简单化的固定看法。简单来说,定型就是人们的一种简化的认知方法,将某一群体的相同特征分析总结,形成这一群体独具的形象标签。定型属于文化空间语境范畴,分为社会定型和文化定型两部分。其中社会定型分为行为定型和思维定型(也称心智定型)。而行为定型还细分为言语交际定型和非言语交际定型。文化定型也称民族文化定型,分为自定型和他定型两种模式。自定型即本我,指的是一个群体或民族对本群体或民族的认知和看法;他定型即他我,指的是一个群体或民族对另一个群体或民族的认知和看法。

二、文化定型产生的心理效应

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简化的认知方法,它既能架设桥梁,便于人们之间的沟通,又能构筑壁垒,阻碍人类的交流。因此,文化定型对人的心理能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积极的心理效应

1.简化认知过程,加快信息的融合。人在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是把外界的知识全部存入脑中,而是在现有的知识构架上学习更多的知识。文化定型以一种简单的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概括,使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清楚地看世界。同时文化定型是人们长时间对本群体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浓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权威性,人们以前人的视角学习更新的文化知识,加快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2.趋同心理,对本我文化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文化定型受到本群体文化心理定型的影响和支配,使本群体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即使群体中有个别人的想法与民族整体文化不一致,也会受趋同心理的影响而变更并保持一致。从客观上讲,这种趋同心理有利于一个民族的团结统一,对本我文化未来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预示作用,为他我文化的探索提供思维和行为定向,即短时间内对他我文化有一个总体性、概括性的认识,降低跨文化交际的焦虑。文化定型既存在于本我文化中,也存在于他我文化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得益于文化定型的存在,本群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其他群体有整体性的了解,这对于了解他我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提到德国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德国人严谨、守时。因此,我们在与德国人交际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守时,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以免造成双方不必要的焦虑和误解。

(二)消极的心理效应

1.强调群体的共性,忽略了群体成员的个性。文化定型是对本我文化共性的概括和总结,它在方便跨文化交际的同时,也会为跨文化交际造成多重阻碍。特别是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文化不够重视,忽略了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德国人守时”“美国人开放、直率”“湖南人喜欢吃辣”等等,这些文化定型的针对对象是一个群体的大多数人,但并不代表德国人都守时,美国人都开放,湖南人都喜欢吃辣。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我们忽略了对个性文化的重视,同样会降低跨文化交际的效率。

2.固步自封,不利于文化的融合。文化定型是人们思维意识形态长期积累的结果,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感染性,使本民族群体一代代传承着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然而长期的稳定性不利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处于文化百花齐放的历史时期,文化定型无疑对文化本身和本民族的繁荣产生了强烈的束缚。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畴里的文化,也必定会被社会所淘汰。

3.形成“民族中心主义”,不利于民族团结。文化定型容易导致人们以本民族文化标准判断其他民族的的特征。从思维、情感、行为三方面来看,文化定型属于人的认知思维,过分的文化定型会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偏见,而情感也会进一步影响行为:抵触或歧视。严重的民族中心主义会导致更严重的行为结果,如回避与他族群体的往来,对他族群体持有漠视、麻木和鄙视的态度,从自身角度来讲,还会限制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强烈民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定型,会严重影响文化融合,不利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和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高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郭熙煌.语言认知的哲学探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德]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6]兰金帆,何木英.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定型及其积极心理效应[J].教师教育学报,2010(02).

(作者简介:陈妙然,女,硕士研究生,辽宁大学,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化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跨文化交际
从心理效应谈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
让政治课紧扣“心”弦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善用心理效应提升高职生就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