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视角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探析

2018-05-14陈薇

知识文库 2018年8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关怀教学管理

陈薇

前言: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与人文关怀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基于人文关怀视角,加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对于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增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关怀,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究基于人文关怀开展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

1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关联性

当前,高职院校主要采用制度管理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管理,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各项行为进行约束规范。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日益趋向于采用人文关怀替代制度约束,在有效保障高职院校教学秩序稳定以及日常管理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强调对师生的人文关怀,致力于对师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致力于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管理效果的显著提升,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加强制度管理与强调人文关怀并不对立,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联性。高职院校强调人文关怀,能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果的显著改善和教学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同时,高职院校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的融合需要循序渐进的融合过程。在二者融合初期,高职院校要强化各项管理制度,并深入考察教学管理状况的动态变化,对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当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呈现出稳定状态后,要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着的各类问题,并探究以人文管理进行教学管理创新的途径。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鼓励学生自我砥砺,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创新推动高职院校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有效融合,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

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人文关怀的体现及作用

人文关怀这一理念的理论源头可追溯至西方人文主义的相关理论,诸如马斯洛需求理论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人全面发展的论述。人文关怀涵盖对人的命运、生存价值、人生理想以及人生意义等的关怀,是一种高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价值理念。人文关怀的本质,是将人作为关怀的主体对象,强调对人的理性思考进行充分尊重,对人的各项合理需求进行充分关怀和满足,对人的切身利益进行有效维护,有效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学生群体以及师生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充分尊重,在此基础上,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重视,实现了对个体价值的充分尊重与肯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强化人文关怀,不仅能凸显高校“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还能实现对师生关系的优化整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中强调人文关怀,对于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求基于人文关怀,加强教学管理的创新,以实现对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3 基于人文关怀开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意义

3.1 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呈现显著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种不良思潮和价值观念对缺乏辨识能力的高职学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高职院校基于人文关怀开展教育管理创新,能强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政治信仰,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3.2 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当前,高职院校亟须深化教学改革,探究新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基于人文关怀开展教育管理创新,有利于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突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避免强制性的灌输式教学,实现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关怀爱护,为促进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满足高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3.3 有利于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当前,受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以及人际交往困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多数高职学生存在程度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呈现出显著的刚性特点,片面强调采用严苛的制度和惩戒对学生进行管理,极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且难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基于人文关怀,开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有利于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促进高职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评价和科学定位,实现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缓解。

4 基于人文关怀开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

4.1 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文环境的营造

高职院校基于人文關怀开展教育管理创新,要加强对人文环境的营造。高职院校要构建具有较强科学性,并凸显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为教育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高职院校要深入考察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强化对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构建人文气息浓郁的高职校园环境。

4.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理解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衷心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通过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消除各类不良思潮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改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3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高职院校基于人文关怀,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水平。高职院校要增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感,使高职教师心系学生成长,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爱护。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学的人文素养,加强高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教师教育管理理论和教学业务技能的培训,使高职教师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从整体上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4.4 加强教育管理工作方式创新

高职院校要加强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突破传统的单一化教学管理模式,积极探究分层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实现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同时,高职院校要对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充分运用,强化对各类新媒体,诸如微信、微博等的运用,推动高职院校管理方式的创新。例如,某高职院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了院校管理系统,并构建了相应的院校网站面向全体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和管理系统强化对院校的日常管理。同时,该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微课等新型教育模式,强化教学创新。另外,该高职院校构建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强化了与在校师生的管理互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基于人文关怀开展教育管理创新,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文环境的营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育管理工作方式创新等途径强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关怀教学管理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学前教育专业的全程式“园校合作”模式探究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士官学员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院校教育贴近实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