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苏轼写作理论及其成因

2018-05-14邢继扬

知识文库 2018年8期
关键词:旷达苏轼理论

邢继扬

苏轼一生著述宏富,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写作理论的独特见解。本文从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主张淡泊旷达的创作态度,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推崇善用修辞的创作行为等四方面入手,结合苏轼的创作实际,浅谈其文学创作理论,并简要分析这些写作理论形成的原因,旨在为丰富写作理论的研究成果尽绵薄之力。

苏轼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造诣颇深。他的一生著述宏富,据中华书局1982年版的《苏轼诗集》收录,苏轼现存诗歌达两千八百余首(包括诗题与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的《苏轼词集》收录苏词达三百多阙;岳麓书社2000年版的《苏轼文集》也收录了苏轼大量的策论文。从作品的成就和对文学发展的贡献来看,毫无疑义,苏轼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促进了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发展,为北宋时期文学、甚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探究苏轼的写作理论及其成因,有助于丰富写作理论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促进写作实践的发展。

1 苏轼的写作理论

苏轼通过研究梳理了前人的写作理论,结合当时质实派、华彩派的论争,并立足于自身丰富的创作实践和人生经历,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理论。苏轼的写作理论非常丰富,本文主要梳理出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即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主张淡泊旷达的创作态度,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推崇善用修辞的创作行为。

1.1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

苏轼秉承着有为而作的目的进行策论文和诗词创作。苏轼为官一生,留下了大量策论文,其文体涵盖了论、状、书、表、启、诏、赦、策、答、札子等。从早期的应用文来看,苏轼的有为而作写作理论集中体现在创作出针砭时弊、积极议政的奏、议、论、策上。比如在《刑赏忠厚之至论》、《策略》、《策别》、《策断》、《御试制科策》等作品中,提出“天下归人”的仁政思想和“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被贬谪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英州、惠州、儋州、常州等多地为官后,苏轼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更加强烈,作品更倾向于立足现实,关注民生。比如到任开封府后眼见朝廷无视百姓疾苦低价收购浙灯,愤而疾书《谏买浙灯状》,为民请命,并建议今后游玩、宴会、赏赐之类一切从俭;又如执政惠州时,苏轼在创作的讽喻诗《荔枝叹》中表达对奸佞的批判和对民众遭受迫害的同情:“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再如《吴中田妇叹》中“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诗句表达了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和作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苛税弊政的揭露抨击。

此外,苏轼倡导注重实用的诗文。他曾在《题柳子厚诗》中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也曾在《凫绎先生诗集叙》中毫不吝惜地赞扬颜太初的诗文:“先生之詩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要以伐病。”同时,苏轼强烈反对文人背弃实际,毫无责任感地为追名逐利而创作,迫于权势粉饰太平的行为。可以说,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是苏轼写作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2主张淡泊旷达的创作态度

长时间的宦海沉浮,使苏轼的创作态度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逐渐向淡泊旷达转变。早期初入政坛的苏轼饱有参政议政热情和政治忧患意识,常上书劝谏讽刺苛酷、批判时政。但神宗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却使苏轼第一次遭受重大打击。以这一事件为转折点,苏轼的创作态度发生了明显改变。这一时期的诗作绝大多数是寂寞无助、失意的,充满了对人生的悲戚叹惋。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说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又如《答李端叔书》中所表达的“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再如《西江月.黄州中秋》中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就体现了这种情结。

苏轼并未自此郁郁而终,很多诗词中虽带有孤高自诩、蔑视流俗的意味,但更多的渗透着受佛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而逐渐培养出的超然物外、淡泊旷达之情。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遇雨抒怀,用“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词句表达出自己在坎坷人生道路上泰然处之的心理状态和不畏惧不颓丧的旷达胸怀。又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抒怀,让读者感受到了大气磅礴、雄浑苍凉和旷达宏阔的词人形象。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比如《雨夜宿净行院》中“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食荔枝(其二)》中“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蝶恋花·春景》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等等,都体现了苏轼晚年随遇而安、淡泊旷达的态度,和对自然风物的热爱与超然物外心境。

1.3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

“辞主乎达”的意思是指文学创作应尽量减少甚至弃用浮华藻饰、假语空言,应以“表情达意让人理解”为最终目的来取舍文辞。这一主张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辞达”说,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辞达而已矣”,意为文辞能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就可以了。后世不少文人支持、继承了这一主张。比如汉代孔安国提出的“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宋代赵与时提出的“夫为文纪事,主於辞达,繁简非所计也”;清代顾炎武提到的“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等等都响应了辞主乎达的要求。

苏轼作为这一主张的继承者之一,也曾在诗文中多次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比如在《答虔倅俞括奉议书》中提到的“物固有是理,患不知,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而已”,强调为文者掌握辞达本领的重要性;在《答谢民师书》中提到“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用以说明虽然真正能做到辞主乎达的文人不多,但一旦文章能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达意,那么就是值得赞扬和推崇的。

苏轼不仅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而且在自身创作中也实践着这一创作理论。比如《记承天夜游》这篇笔记小品文,全文仅八十余字,但言简义丰,既表达了与张怀民的友谊、知音难觅的感慨,又寄托了被贬黄州壮志未酬的苦闷,更重要的是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也在这短短的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教战守策》等等,也是实践着这一理论的经典之作。

1.4推崇善用修辞的创作行为

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并不是说写文章、诗词就要弃用修辞手法。苏轼认为诗文创作是讲求修辞的,作者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同时也一定是讲求文采的。他曾在《答谢民师书》中就表达了这一觀点:“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同时,苏轼的作品也是善用修辞的典范。

1.4.1善用类比

苏轼的作品中大量使用类比的修辞手法,其中以理喻政、借古鉴今最为常见。这里所指的“理”是人情物理,即指日常生活中百姓常常表述、易于理解的一般道理,或者指人们常用的寓言、典故等,以理喻政可以化复杂为简易,化深奥为浅显。比如在《拟进士廷试策》中借以医理论证救弊之道;在《策别·省费用》中借小民之家的财物积散论证国家的收入开支。此外,苏轼很多政论文都是结合以往政坛人物的事迹和贡献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劝谏。比如《秦皇论》、《魏武论》、《周公论》、《管仲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诸葛亮论》、《商鞅论》等等,都体现了“酌古以御今”的方法。

1.4.2善用比喻

比喻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苏轼在自己的诗词中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增加艺术效果。比如在《百步洪二首》(其一)“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的诗句中连用多个比喻,来表现“长洪抖落”的快速和气势;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把西湖比作西子;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漂泊等等。

1.4.3善于用典

用典是文学创作的常用手法,但在词中大量用典苏轼到这里已经炉火纯青。比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孙权射虎、派遣冯唐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自己期盼重用的壮志豪情;在《张安道乐全堂》中借《晋书·阮籍传》的“步兵饮酒”之典构筑“步兵饮酒中散琴,于此得全非至乐”的诗句;在《临安三绝·锦溪》中借《史记·项羽本纪》中“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构筑“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的诗句。除了引用典籍中的典故以外,苏轼还常引前代、当代文人的作品为典。比如《次韵朱光庭初夏》一诗中“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消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白居易的《醉中对红叶》进行化用。

2 苏轼写作理论的成因

写作理论不是妙手偶得,或能在某一时期集中迸发,写作理论的形成和提出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沉淀,需要作者循序渐进、不断积累,逐渐揣摩。苏轼写作理论的形成与北宋时期的时代和文坛背景、儒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和自身的文学追求等不无关系。具体来说,包括议政风气与儒家济世精神的熏陶、宦海沉浮与佛道思想的影响、古文运动与自身文学追求的推动等方面。

2.1议政风气与儒家济世精神的熏陶

自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权力开始,北宋时期的文人地位就逐渐提升,文臣权力就不断加强。之后宋代的各个统治者也大都延续重用文人的政策,强化文治。比如宋太祖时期逐渐确定的文官执政原则、宋太宗时期推行的“崇文抑武”政策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要职的任用以为文者居多,成为重要的参政主体,而学武者逐渐减少。在北宋文人士大夫积极参政意识的带动下,议政风气日益浓厚,甚至议政成为当时自上而下,贯穿北宋始终的文人自主、自觉行为。苏轼自小思想敏锐,胸怀大志,进士及第后加入参政议政的队伍之中。尤其面对北宋中期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力量开始衰微,国家积贫积弱、内外交困,但仍有苟且者粉饰太平的境况,苏轼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不仅在自身的创作作品中针对北宋封建社会中留存已久的积弊进行酣畅淋漓的批判和抨击,而且主张文人要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参政议政要重实用。

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目的还与苏轼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和长期为官一方的经历有关。苏轼自小研读经史,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对儒家文化推崇备至,而且不断践行着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这种济世精神也影响了苏轼的创作目的和态度,他多次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他主张从百姓关心的问题出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比如亲自指挥民众在徐州筑堤防汛,在杭州筑堤架桥;在黄州为救治弃婴设立孤儿院,在儋州授馆、捐钱办学……同时仕途不顺、政坛失意、屡遭贬谪在某些方面也使得苏轼较其他官场得意的官员多了一份对底层百姓贫苦生活的切身体验。自乌台诗案后,苏轼的官场生涯就没有一帆风顺,他不断被贬谪到偏远地带,但这种基层体验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底层百姓,关注底层百姓的贫苦生活,更能体会百姓对地方父母官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这一经历对苏轼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文学写作理论上逐渐形成有为而作、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功用的创作目的,在这一目的的指引下,更多为民呼号请命的公务文书、更多体谅民生的诗词作品不断涌现。

2.2宦海沉浮与佛道思想的影响

宦海沉浮、政治失意是苏轼政论文创作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苏轼少有壮志,企望一展宏图,为富国强兵贡献力量,进士及第后不畏权贵、勇于直谏。在宋神宗执政时期,多次上书表达自己反对变法的观点,比如《议学校贡举状》、《拟进士廷试策》、《上皇帝书》、《再上皇帝书》等,但也因此挑战了当权派的权威被污入狱,遭受了人生中痛彻的打击,被释放后又遭政治倾轧,在黄州为官却无俸禄也不得签署公事。这一时期苏轼是苦闷的、寂寞的、无助的、悲戚的。其创作态度也在“乌台诗案”后发生明显转变。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后,保守派司马光为相,苏轼重回京都,但又因对新法选择“较量利害,参用所长”的态度,惹来保守派的抵制,苏轼不得已又请求到地方任职。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后,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一直远放到儋州。苏轼的政坛生涯是坎坷的,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屡遭排挤,苏轼看待官场和现实的心态、关注点在不断变化,文学创作态度和作品反映的内容也在不断改变。

这与苏轼在政治失意时选择接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其实早在苏轼青年就已受佛教影响,但并不强烈,直到被贬黄州,苏轼才寓居定慧院,真正研读佛家经典,吸收佛家文化,“焚香默坐,深自省察”以求达到“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超脱境界佛家思想讲求“出世”、“解脱”,强调利用佛教觀念观照人世万物,而道家思想则讲求“忘世”、“逍遥”,强调顺其自然之道和辩证之法。官场失意的苏轼借以佛家思想从苦闷中解脱,借以道家思想纵情山水,寄胸中之志、心中之情于自然之景。比如《临江仙·夜归临皋》中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前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等等。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使苏轼以随遇而安、超脱淡泊的状态来面对一切挫折,以洒脱豪放的文风、超脱淡泊的创作态度关注民生、关注自然,探寻人生真谛。

2.3古文运动与自身文学追求的推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一词由韩愈最先提出,他将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倡导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强调文以明道。到了北宋,古文运动便是指诗文革新运动,以石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秦观等人为主力,反对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反对追求声律骈俪的形式主义,反对用华而不实、浮华虚假的文辞来夸赞太平盛世、歌颂圣主功德,遮蔽现实矛盾和流弊的文学创作行为。自欧阳修死后,苏轼便成为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推崇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观点,重视欧阳修“吾所为文必与道俱”的主张,在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之上,提出有为而作的创作理论,强调文章应注重实用、积极干预生活,发挥“疗饥”、“伐病”的作用。

同时,苏轼提倡辞主乎达的表达要求、推崇善用修辞的创作行为,这与其自身深厚的文化积累和不懈的文学追求不无关系。苏轼自幼受到家庭文学氛围的熏陶,接受良好的庭训,饱读了浩瀚的文史著作。为官期间又广泛地接触人民群众,感受百姓生活,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也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这为苏轼学以致用、落笔行文随意生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也为苏轼引经据典、运用类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找到了依据。深厚的文学积累和生活体验让苏轼更加体会到了文辞精炼、辞主乎达的必要性,善用修辞的形象性。同时,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苏轼不忘对文学创作的精进,在以意为主的前提下,逐渐能够信手拈来地表达思想感情,达到随物赋形的艺术境界。

苏轼不仅是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文学家,而且也是唐宋以来写作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创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有关创作目的、创作态度、文学表达和创作行为等独到的创作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和写作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旷达苏轼理论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旷达者
旷达者
旷达者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苏轼吟诗赴宴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