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是规范教学行为的基石

2018-05-14余立峰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体育教师课程标准

余立峰

教研员是通过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基本职能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标准的实践,并与教师合作推动他们的专业成长。而研究、指导、服务的内容必须坚持以规范教学行为作为出发点,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研究结果正好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依据,有利于省一级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课程内容系统化。课程内容选择的规范化和系统性是教学行为规范的前提,在现行课程标准理念下,以目标引领课程内容是区域和学校建设开发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什么”。这个问题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一直困扰着一线体育教师,表现为课程实施内容的随意和混乱,从而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不匹配的现象,同一个内容在各学段低级重复或拔高教学要求也时常出现,不仅影响教学效果,更为严重的是课堂教学无技术含量和要求的“放羊”現象日益增多。如果有了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结果,就给一线体育教师开发课程内容提供了清晰明确的内容参考,从而规范各个年段应该教什么。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怎么教,特别是同一个运动项目中同一个运动技术,在各个年段出现时,因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怎么教就会有比较大的可能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如前滚翻,假设一年级确定教学内容是多种向前滚翻的动作,五年级是前滚翻运用方法,如此一来就不难发现前滚翻的教学在一年级和五年级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按动作规格施教了,而需要采取不同的练习方法设计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这样的“教什么”的研究才会更有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评价的统一性是教学行为规范的保障,日常体育教学中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通常有看课与评课、教学质量监测等,在以往的各级各类评价中,由于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存在评课时因对教材分析处理意见有分歧,即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同的现象,存在教学质量监测因测试内容不一致使得结果无可比性现状。因此,教学评价虽一直在做,但对改进教学引导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的作用远没有达到预期。如果有了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结果,会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看课与评课时对教什么就有了统一的依据,有利于评价视角集中到“怎么教”上,进而使评课趋向一致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更为有利的是,内容的一体化为开展教学效果的评价打下坚实基础,让评价结果具备可比性,操作性也会不断增加。

总之,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将大大促进省级教研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科学性,提高效率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体育教师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