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2018-05-14段莉娟

科技风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评价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咸阳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且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措施,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大任务,贯穿于建设西部强市的全过程。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好环境;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开辟新局面的时代盛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十九大报告高度评价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报告中27次提到“美”,16次提到“美好”。美好的生活不仅仅要停留在物质层面,还需要更干净的水、更清新的空气、更优美的生态环境。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美丽中国的向往。报告中8次提到“美丽”, “美丽”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以“美丽”做引领,构筑“美丽”现代化强国,意味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不仅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提升,更需要生态文明的提升协同并进。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之一,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十九大报告赋予了美丽中国更深刻的内涵。十九大报告高度肯定了过去5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十八大以来,从省上到咸阳市,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严格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市累计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2411个,拆改燃煤锅炉4818台,关闭经营性露天储煤场155家,老式砖厂424个、取缔小白灰窑 157 家 331 孔;对市区141家建筑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126家通过“六个100%”验收;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4.9万辆;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135户;督促城区2759家餐饮单位完成治理;对530家单位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治理288家,全国首创建成了秸秆焚烧视频监控项目,秸秆、垃圾燃烧焚烧现象明显减少;全面完成了第一轮渭河三年行动85个项目,在省政府考核评估中排名全省第一。新一轮渭河三年行动安排的10大类54个项目已建成33个。新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5个,全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73万吨,基本实现了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四项污染物减排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提前2年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全市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庄515个,实施项目857个,受益群众85万人。建成生态示范区4个、生态镇71个、生态村315个、自然保护区3个;累计实施环保行政处罚案件544起,查封、扣押132起,限制生产、停产31起,移交拘留59起,约谈企业15家,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243个,否决不符合环境要求项目30个。

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城市空间布局还不尽合理。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一煤独大”、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这给生态环保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二是落实生态环保责任还存在上紧下松、逐级衰减现象。仍有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绿色发展理念树立还不够牢固,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环境保护是软指标,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放松环境准入门槛;三是环境监管执法还存在盲区和漏洞。部分企业环保法治意识不强,为降低经营成本无视环保法律法规,偷排超排等环境违法现象还时有发生;四是环境质量改善的任务十分艰巨。水环境质量方面,渭河、泾河个别断面个别月份还时有超标,泔河、清河按照水功能区划标准评价仍属于劣V=5*ROMAN*MERGEFORMAT类水体,总磷超标已成为影响我市河流水质的关键因子。

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和环境保护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和世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章节中,对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我们要立足咸阳当前的大形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切实加大大气、水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市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一是严格责任。认真贯彻《咸阳市环境保护工作“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切实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环保“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生态环保目标考核,严格生态环保“一票否决”,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促进各级知责尽责。切实强化相关部门“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行业监管职责,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抓环保的工作格局。二是严守红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强化“不要污染的GDP”发展导向,坚决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既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又坚持生态安全这条底线不松动。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把项目准入关,切实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是严格整治。强力推进铁腕治霾“1+14”专项行动,有针对性的治理防控,力促空气质量尽早得到好转;以新一轮渭河三年行动为载体,全力加快19个项目建设进度,抓紧制定《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办法》,切实提高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达标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是严格监管。着力提升环保队伍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工作水平。加快推进环境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环保工作部门联动机制,推进环保工作重心向基层一线下沉、向问题易发的环节下沉、向监管任务繁重的地方下沉。

参考文献:

[1]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2]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3]十九大报告.

作者简介:段莉娟 (196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大专,

初级职称,研究方向: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范畴越级翻译策略在纪录片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