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丝砚的演变及艺术风格探究

2018-05-14黄新远

天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红丝青州黑山

[摘 要] 红丝砚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其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因此被称为“无价宝”。在这种形势下,探究红丝砚的技艺及制作风格具有实用价值。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在此对红丝砚的演变及雕刻风格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红丝砚;演变;风格

“一方红丝砚、几代颤栗心。”这句话真实阐述了红丝砚的价值。在中国砚台记载中,红丝砚属于传统名砚之一,这种砚护毫发墨、质地嫩润、瑰丽多姿,被列为唐宋四大名砚之首。红丝砚是雕刻红丝石而成,其中以鲁砚为代表。红丝石材从山东青州黑山所采,因材质较少,可谓是价值连城,如此宝贵的石材,对雕刻者也是挑战。因此,对于一名雕砚艺术者而言,首先要熟知红丝砚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创新雕刻思路,尤其是如今社会日新月异,雕刻者不但要练就自身丰富的“内功”,还必须提高“硬功”进行雕刻,才能让红丝砚具有更多新元素、新活力,才能真正体现出红丝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一、红丝砚的演变

在青州的西南邵庄镇有一座山叫黑山,黑山红丝石洞所产石材色如晚霞,刷发如丝,丝如鸡血。被称为红丝石。这种石材底色为红黄相参,有红黄纹理。在唐代中和年间,最早是在青州府益都县的黑山开采,后来陆续在临朐县的老崖崮开采,在歷史上益都与临朐都属于青州府所辖,是雕刻砚台极佳的材料。从唐代到现在,历代典籍中都对红丝石和红丝砚有记载,许多文人墨客写下各种诗、词、赋给予高度赞誉。尤其是唐宋时期,红丝砚被称誉四大名砚之首(四大名砚为红丝砚、歙砚、端砚、洮砚)。

最早的青州红丝砚无从可考。春秋时,孔子就曾经提出青州出怪石,有红丝,琼脂玉花。红丝砚为“温嫩而不滑,细润如玉,叩之有声,发墨不损毫”。因此历代采红丝石制作台砚者不断。在西晋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中就写有:“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第一。”由此来看,能够考究的时间显示制作红丝石砚是从西晋开始,距今最少都有1400多年历史。从记载来看,青州黑山的红丝石洞口墙壁上都刻着“唐中”两个残存字。同时后面还有比较清晰的凿字,有“大元至正二年”“洪武二年”“大清乾隆”等,这些清晰的字体大多是采石者当时所留。

从史料记载来看,尤其是唐朝对红丝石砚非常推崇。唐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就提出,蓄砚主要以青州第一,次之为绛州,然后始论端、歙。1926年,青州市出土了一方唐代的红丝砚(目前存放于山东省博物馆),属于箕形砚;后来陆续出土了唐代的红丝砚,主要是履式、莲蓬式、簸箕式等,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的工匠比较讲究采用以形施艺,简洁明了。

在红丝砚的制作中,宋代属于兴盛与繁荣时期。宋代的青州知府唐询,亲自参与到红丝石的开采和加工中,他所撰写的《砚录》中就列出红丝砚属于诸砚之首。杜绾编写的《云林石谱》是目前最具参考价值、最全面的权威性石谱,其同样将红丝石列在其中。宋代欧阳修在《砚谱》中就提出: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这些文献都给予红丝砚高度评价。通过历史名人的品评与推崇,奠定了红丝砚的地位。

在元明时期,青州的工匠继续雕刻红丝砚,但是从各种文献资料来看,这个时期与红丝石制作砚的资料不多,有一些论述红丝砚的资料文字均为引用宋代资料。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中国开采红丝石与制作风气处于低谷时期。从相关资料来看,在元、明两代,都没有开采红丝石。但是从青州黑山的石洞口壁上,还是留下元明时期所刻的文字。由此表明在元明时期人们依然比较重视红丝砚,采石与制砚依然没有间断,但是难以看到这个时期的实物。在这个时段,红丝砚主要为内相式、门字式、手抄式、双夔龙戏珠式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清代到民国,青州红丝砚在制作上进行传承。清朝乾隆四十三年《西清砚谱》中就记载三方红丝砚,对砚台的纹理、质地及产地都详细说明。到民国时期,因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但是日本商人与爱好者继续开采红丝石,让红丝石开采及制作再次掀起一个小高潮。

当代从艺者依据资料记载,全面调查后重新进行红丝石的开采与发掘。在1965、1977年,著名美术大师石可先生专程到青州考察红丝石,参与到红丝砚加工中。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红丝砚越来越受到爱好者的青睐,开采和加工红丝石,不断提高雕刻工艺。近些年,青州黑山附近陆续发现红丝石矿源,当地政府从政策角度进行保护和限制,对红丝砚制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二、红丝砚的雕刻艺术

按照唐询所撰《砚录》中记载,红丝砚与其他砚台相比较,不同主要有三:其一,红丝砚不仅具有其他石材的温润滑莹,还有滋液体出自其间,用手拭擦,黏着如膏。其二,红丝石与其他石材相比,具有体质坚美的共性,同时还有膏润泛浮墨色,其相凝若纯漆。其三,红丝砚与其他石砚相比较,数日墨色不干,隔夜经过上下蒸湿,犹如雨露。

(一)红丝砚的种类

在雕刻制作上,红丝砚与其他砚一脉相传,基本上差不多。但是因为石质、石品存在差异,与其他砚种、砚形相比,在雕刻上具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特殊性,而这种性质是红丝砚的收藏价值与独特观赏价值。红丝砚主要分为随形砚、规矩型砚及象形砚等,本文对几种常见砚进行探讨。

1.随形砚

这种砚形造型上自由,型制变化不定,没有严格的尺寸限制。这种砚极难造型,虽没有固定规矩,但是不能随意雕刻,看似无规律,但是制砚经验常常自然流露,实现人石间的默契配合。随着砚形的灵活变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适合制造成大中型砚。

2.规矩型砚

这种红丝砚外形上存在一定几何尺寸关系,主要为圆形与方形。圆形有椭圆形、正圆形;方形主要有长方形、正方形等多边形。规矩砚均称周正,简朴大方,造型相对较为简单,但是雕刻时就要求线条流畅、有力、挺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象形砚

雕刻砚的艺人就是依据物体的原始状态,重新实施艺术设计,或原相模仿,或夸张变形。比如钟形砚、箕形砚及琴形砚、各种吉祥动物形及瓜果形砚等。

4.自然砚

红丝砚外形浑然天成,自然为砚,巧制砚池,在古代就有天然骨砚、蚌砚等。

(二)红丝砚的雕刻风格

红丝石的丝纹比较漂亮,众人皆知。质地主要有黄地、紫地、红地等。丝纹同样较多,比如黄丝、红丝、灰丝、粉红丝等,还有无丝而纯黄、纯红者。因红丝石具有独特的丝纹及石材不易获取,因此在雕刻砚台方面历经各代艺人共同探索,红丝砚雕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其雕刻风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注重雕刻与丝纹相结合

在雕刻与丝纹进行有机结合,必须要依据红丝石的纹理进行雕刻,从前人的评论上就明确这点。即便有人不认可红丝砚属于天下第一砚者,但是都认可制作甚精,属于人间佳物,堪为几案上的最佳文房用品。

2.砚台形制具有多样化

从红丝砚形体来看,大多是随形雕刻。总体而言,红丝砚台随着时代发展,其形制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因一般上等的红丝石已经极少有大石,只能对小石进行就材下料,因此大多是小巧的随形砚。同时因红丝砚比较讲究雕工,雕刻精湛,即便为随形砚,常常雕刻为某种图样。

3.红丝砚多具砚匣

红丝砚种大多都有砚匣,尤其是精制红丝砚上均配有案台。在宋代,上好的红丝砚都是用银作匣,也有使用漆匣的。据传说,凡是砚就必须要用匣储,不用则将盖掩上,或者不掩,也没有什么损害;但是獨有红丝砚,不用就必须要掩上,这样才能确保墨色不干,如果不掩,不久就会干。由此可见,红丝砚采用银作匣,其一是表示贵重,其二是发挥其物理特征。在明清时期,上等红丝砚都配以案台及砚盒,而且这些部位也由红丝石制作。

总而言之,要雕刻出上好的红丝砚,就必须要提高艺人的思想素质与文化修养,才能具备技艺素养,才能从新的艺术角度去观察、传承及创新,从而有效发挥艺人的技艺,这样才能在红丝砚的领域创作出精品,才能体现出红丝砚的品味,雕刻出上等艺术品来。

参考文献:

[1]李贵玉.砥砺千年,雅逸终生:记青州红丝砚考察[J].青春岁月,2015(12)

[2]李宝垒,陈磊,王丽媛.砚兮归来之青州红丝石砚[J].东方收藏,2013(11).

[作者简介]

黄新远,1965年2月出生于中国红丝砚之乡临朐县冶源镇,自幼酷爱书画,1991年从事制砚及烙画至今,2016年被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砚雕界领军人物”荣誉称号,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现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编辑:王洁雅)

猜你喜欢

红丝青州黑山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黑山蚁的装死术
访青州李清照归来堂
飘着红丝带的路
浅述青州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华红丝带基金5年间用于健康包资金达4078.17万元
传说中的黑山玛瑙
史籍正误二则
“红丝带”——世界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