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助推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的路径策略研究
2018-05-14王辉郑惠云张建欣
王辉 郑惠云 张建欣
〔摘要〕 助推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自身的职业选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也有助于实现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标。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重庆市4个创业园区和5所高校,开展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调查,从政策有效落实、创业者能力提升、创业体系供给侧改革视角提出大学生微型企业应对策略,为重庆市及全国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可续成长提供思路和参考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微型企业 创业 供给侧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3-0099-08
〔作者〕 王 辉 讲师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郑惠云 助理讲师 四川省工业贸易学校 成都 610081
张建欣 讲师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元 628017
一、问题提出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微型企业概念,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类型划分标准。在新时代,促进微型企业发展逐渐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助推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自身的职业选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也有助于实现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标。
近年,重庆市非常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并积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促进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助力大学生微型企业可持续成长。目前,全市所有高校均已开设创业类课程或讲座,重庆市教委也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合作,每年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送创业政策和咨询服务进校园等活动。截至2017年6月,全市累计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8.63万人次,为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亿元,直接扶持超过5000名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带动就业2.3万人。〔1〕全市目前建有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并先后建成28个市级和39个校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一是位于沙坪坝区以重庆大学为依托,同时整合周边部分高校资源的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二是位于北碚区以西南大学为依托的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市级示范性微型企业孵化园:沙坪坝区有基于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的重庆市大学城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合川区有基于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江津区有基于重庆交通大学的书香小镇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和基于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的微企孵化园,璧山区有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微型企业孵化园,永川区有重庆文理学院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等。2017年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2〕重庆金凤石墨烯楼宇产业园、重庆科创小企业创业基地、重庆猪八戒小企业创业基地、重庆空港小企业创业基地等都名列其中。
然而,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跟踪调查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群中,三年后超过一半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市场。〔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就业处对六年来的160个创业团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也显示,2/3的创业团队都以失败告终。〔4〕“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而言,不存在消不消亡问题,只存在何时消亡的问题”,似乎成了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的“魔咒”。为此,课题组调研了重庆市沙坪坝区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巴南区科技文化微型企业创业园、两江新区微型企业创业园、重庆大学生实践孵化中心4个创业园区,并走访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5所高校了解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政策有效落实、创业者能力提升、创业体系供给侧改革3个视角,提出助推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的路径策略,为促进重庆市以及全国其他区域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提供有益思路和参考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经过充分讨论设计《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调查问卷》,并通过电子邮件和面对面交流方式邀请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家对《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调查问卷》从问题表达、问题设置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确定《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调查问卷》二稿,然后再随机选择20名学生进行试测,从语言表达、问卷结构等方面进行修改,确定最终版《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本次调查的简短说明和问卷的主体部分。问卷主体主要包括微型企业盈利情况、微型企业经营者月收入情况、微型企业税收负担情况、微型企业雇员规模情况、微型企业员工工资水平、微型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客户来源、调查对象所认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利政策以及瓶颈制约、微企融资渠道障碍等。第二部分是了解調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创业年限、创业类型、创业团队人数、学历、从事行业、从事行业与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问卷发放对象为所走访的微型企业工作人员,课题组共发放《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调查问卷》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980份,有效问卷896份。
三、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现状
1.大学生创业者性别、年龄和创业年限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从性别看,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占总样本的比例为69%,而女性创业者较少。其原因在于女生在最初创业意愿上没有男生强烈,倾向于选择较为稳定、压力较小的工作;从事创业过程中的能力和阻力与男生不同。从年龄看,97.1%的创业者在20岁以上,而20岁以下的创业者组成的创业团队基本没有。21~30岁和31及以上的创业者各占49.3%和47.8%,较为均衡。其中21~30岁的创业者的创业年限也普遍较短,在0~3年内的占88.2%。创业年限在九年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18.1%,且创业者全部是31岁以上,这可能与我们所调查的区域、创业企业有关。
2.创业开始时间存在差异
毕业后若干年再创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达到68.2%。这与创业者所积累的经验、资金和社会关系有关,也符合所调查的创业者年龄。读书期间创业的仅占9.5%,且多是研究生或是与其他已经毕业的成员一同创业,较少作为创业者主体。这与读书期间社会经验不足、创业能力不够、学习压力较大、空闲时间少等有关。另外,22.3%的创业者为毕业后立即创业,访谈这类创业者得知:48%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27%是由于自身想创业,25%是受家庭、同学的影响选择创业,且有60%以上的毕业后立即创业者在读书期间就已经制定了完备详实的创业计划并于毕业后很快实施。总体上而言,这与大学生意愿影响因素中“打算何时创业”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绝大多数创业者对“一时兴起”的创业目的持反对态度,认为有一定经验阅历后再开始创业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3.创业者从事的行业较广
调查显示,选择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房地产和农林牧渔业的极少,仅占4.3%,且都不是第一次创业。这与这些行业的性质、规模、进入门槛有关,创业者初期难以有效进入。从事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占9.7%,批发和零售业占9.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29.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28.8%,其他服务业占18.1%,其中大部分为餐饮业。从事工作与自己专业相关领域所占比重达79.7%,仅5.8%的人选择与自己专业领域完全不一致,且多为批发和零售业或其他服务业中的餐饮业。简而言之,创业者比较倾向于与自己专业相关、擅长的领域来进行创业规划和实践。对未知领域保持谨慎态度,对风险较小或较为了解的创业方向感兴趣。
4.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近半数处于盈利状态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处于盈利状态的占46%,基本持平的占36%,18%的微型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创业年限在0~3年的处于经营初期的亏损企业居多。微型企业经营者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12%,5000元~1万元占18%,1万元~3万元的占37%,3万元以上占33%。微型企业员工的工资(不含五险一金)水平:3千元以下占63.7%,3千元~8千元占28.8%,8千元~2万元占6.4% ,而2万元以上仅有1.1%。访谈中还得知,不少微型企业经营者目前盈利状态处于低利润状态,维持现有状态尚可,但对如何进一步取得更多利润没有头绪。以及因微型企业结构单一、发展模式单一,难以发展为中小企业或更高层次,导致部分微型企业创业者存在一定“小富即安”的惰性思想,不追求更进一步。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激情被创业繁杂事务消磨殆尽,没有更高更远的追求;另一方面,微型企业利润不高,很难找到契机做进一步发展。
5.创业者更多将网络作为其主要销售渠道
调查显示,大学生微型企业销售渠道主要是自营门市的占33%,主要集中在实体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网络销售占59%,主要是批发零售行业和信息传输、虚拟服务和软件业;通过独自推销销售仅占8%。具有一定规模的技术性的微型企业基本都会在网上创建自己主页、百科知识、地图标点简介等;并且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创业者,通过网络销售的比例高达八成以上,其推销产品、寻找雇员、客户来源等都主要是通过网络渠道。
6.超过六成创业者认为税负较轻
调查显示,近66%被调查者认为税收负担较轻或无负担,26%被调查者认为税负压力一般,8%被调查者认为税负较重。总体上而言,大学生微型企业税收负担情况都在微型企业创业者的可承受范围内。这与国家、重庆市出台的一系列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相关。据笔者统计,201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73项创业就业关键环节税收优惠政策,先后四次加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将应纳税所得额优惠上限从最初的3万元调整至目前的50万元。笔者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创业年限超过九年以上的创业者谈及对微型企业税收政策时,认为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微型企业创业减税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微型企業的发展。
7.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融资渠道主要是民间借贷
调查显示,69.3%被调查者选择自有资金和民间贷款,比例较高。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这与微型企业创业初期自身资本积累不足相关。被问及为何不寻求商业贷款时,被调查者认为商业贷款耗时长手续多的占33.2%,尝试申请商业贷款的创业项目中,未成功的占54.3%,申请贷款成功率不高。另外,部分访谈对象认为微型企业因投资规模较小而容易吸引民间借贷(主要为熟人),从而不选择手续复杂、要求较高的商业贷款。
四、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未来盈利前景不乐观。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实现盈利的企业近半数,但创业期盈利较难,一些微型企业只能保持持平状态,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出现亏损乃至严重亏损现象,未来盈利前景并不乐观。这对创业者的信心影响较大,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2)企业类型较为单一。大学生更倾向于现代服务业,其中餐饮业、娱乐行业、计算机信息业等所占比例非常高,而问卷中出现的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等极具专业性、规模性的行业在创业中微乎其微。
(3)创业者年龄偏高、学历偏低。创业者的整体年龄略高,几乎没有单独的二十岁以下的创业团体,且创业者中本科生仅占9.5%。
(4)企业规模较小。调查显示,重庆市大多微型企业的从业人员在0~5人之间,约占49%。说明微型企业创业还在成长之中,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的创业还比较少见。
2.原因分析
(1)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相关社会经验。大学生长期在校学习,对社会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社会经验不足,缺少判断商机的眼力和所需的人脉。由于没有任何创业经历,大学生很容易将格局“越做越小”,那些可看可控的环节都只是产业链里的最后一环,经验不足、视野狭隘、想法单纯,产业链的中游和上游的大量商业机会都流失了,最后导致一腔热血付诸东流。此外,大部分失败的微型企业主要在于创业者对自身定位不准,企业发展规划不明确等。
(2)大学生创业者综合素质不高、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当代大学生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理论方面,与实践相脱节,很难打通理论与实践两个模块,不能够体现出较高的竞争力。另外,对于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而言,团队建设尤为重要,这决定着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高度。团队合作意识差,导致无法高效地、紧凑地打通创业过程中的创始、运营、周转、销售、投资、节流等多个环节,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3)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为鼓励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各级政府在融资渠道、税收减免、申批程序简化、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许多微型企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足、落实率不高。一方面,大学生对微型企业创业激励政策知晓率较低,宣传力度不足。调查显示,69.33%的大学生对微型企业创业和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表示不了解,说明许多大学生对相关创业激励政策并不熟悉,不能很好地主动去关注和利用政策优势来帮助自己实现创业梦想;另一方面,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激励政策的落实率不高,75.3%的创业大学生明确表示未享受过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50.6%的创业大学生因受各种条件限制无法享受政府为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制定的小额贷款优惠政策。
(4)大学生微型创业氛围不够浓厚。一般而言,高校鼓励学生主要依靠签约(含公务员等)、继续深造(专升本、读研、读博)两种途径就业,较少鼓励学生创业,并未创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氛围,导致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社会对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的推动力度仍然不大,多数人仍旧认为大学生毕业之后抓紧时间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理念。
(5)创业教育系统整体性缺失。在创业教育系统化方面,高校创业项目与教育项目相孤立,二者创业相关信息通道不畅通,不能有效整合高校创业教育资源。在创业师资队伍方面,创业类专任教师比例不高,相应创业培训、实习、实践教育配套措施不到位。据不完全统计,尽管大部分高校均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有效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但因其运行机制不健全、保障措施不完善,致使多数高校的创业孵化项目流于形式,难以转化成真正的创业实践活动。
五、助推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的路径策略
1.以政策有效落实为导向,完善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政策是有关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的集合体,包括国家级、省市级、地市级、县级及以下行政级、高校等部门出台的有关创业政策。而这些政策有“国家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具有一惯性和国家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侧重点不同”等特点。〔5〕“徒法不能以自行”。正如美国学者艾莉森认为:“政策方案对于政策目标的贡献率只占10%,其余90%则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6〕因此,为有效实施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笔者认为还应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政策内容涵盖完善度、政策实施主体落实度、政策受益对象满意度、政策实施效果等方面完善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人才流动等激励政策,健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体系等”,〔7〕助力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可持续发展。
2.以创业者能力提升为导向,优化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培育体系
在“双创”时代,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是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政策服务的对象,其能力决定着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政策实施效果。而提升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能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一方面,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从课程设置、教育途径、队伍建设、效果评价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的理论素养,培养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将理论素养内化为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的心性。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平台,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模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创新创业项目跟踪、创新创业项目评价等方面提升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运营能力、评价能力等外化为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的行为。另外,以创业者能力为枢纽,将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意识、知识和能力等理论素养与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者组织、协调、运营和评价等实践能力有机融合,固化为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可持续发展制度。
3.以创业体系供给侧改革为导向,打通从上至下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体系
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不仅包括政策支持体系、企业管理体系、融资体系、产品创新体系、文化体系、激励体系、高校创新创业体系,还包括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而“供给侧改革就是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分别從发展政策、供给制度、法律法规和服务方式等政策层面,从经营理念、经营模式、风险控制等金融机构层面,从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管控等企业层面进行改革,继而完善供给体系和优化供给结构,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8〕进而打通从上至下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体系。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一方面能够起到创业带动就业,淘汰“僵尸企业”,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增长,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微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能效率,增加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最后,“优化企业内部的创新结构,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完善创新企业的技术链,健全自身人力资源体系,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收益率,加强企业与高校、政府的协同”。〔9〕
参考文献:
〔1〕李 澈,张显峰.重庆:合力主推大学生就业创业[N].中国教育报,2017-09-24.
〔2〕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的通告(工信部企业〔2017〕229号)[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527/n3057529/c5820637/content.html.
〔3〕大学生创业存活率如何?毕业3年内过半数退出创业[EB/OL].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70612/2111616.shtml.
〔4〕高 薇.大学生创业项目2/3不幸“夭折”[N].南方日报,2015-01-21.
〔5〕张建欣,罗江华,王 辉.“5·12地震”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政策分析及其意义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02).
〔6〕Allison C T.Essence of Decision[M].Boston:Little Brown,1971.
〔7〕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创新水平的量化评价与分析[J].中国西部,2018,(01).
〔8〕韩晓庆.重庆中小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J].现代企业,2017,(06).
〔9〕王 理,廖祖君,李后强.区域协调视角下产业创新系统评价研究[J].中国西部,2018,(01).
(责任编辑 博 农)